《第二语言语用能力研究理论与实践》作者李怀奎的论述不是基于个人拍脑袋式的经验思辨,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试举几例:在研究语用能力的性质时,作者列举了诸研究者们关于语用能力的八个定义,一一作出适当评论,然后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详细说明各个方面语用能力的性质;谈到学习者的语用发展特征和阶段,作者指出已有研究的缺陷,并根据充分的文献,提出了语用发展的四种理论假设:渐进型、瓶颈型、U型和Q型,并指出各个假设的适用环境。该书的亮点还有很多,比如作者除了利用传统定性手段评述国内外课堂二语语用发展的实验研究,还利用元分析的方法评估这些研究关于教学效果的总体的定量判断;更为难得的是,作者深入、详细地探讨了二语语用习得的实证研究方法和步骤,并利用它们在下篇中研究外语语用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可以说,此书既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又有全面的指导实际研究的实践。
李怀奎所著的《第二语言语用能力研究理论与实践》从理论和实践上研究与第二语言语用能力相关的课题,并从实证方面做出深入探讨。《第二语言语用能力研究理论与实践》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探讨二语语用能力的定义、分类、影响因素、理论基础、基本的研究课题和相关的研究方法,并对国内外关于二语语用能力的研究进展做出全面的评述。下篇从实证上研究中国学生的二语语用能力,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影响因素。
绪论
上篇 理论篇
第一章 基本概念
第一节 语用含意
第二节 语用能力
第三节 语用能力和其他的“能力”理论:联系和区别
第二章 语用可教性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语用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第五节 生理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第六节 测量学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语用能力的研究内容
第一节 语用能力研究的基本课题
第二节 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的理论假设
第三节 学习者语言的语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章 语用能力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实证研究的分类
第二节 实证研究的基本步骤和程序
第三节 实证研究的基本步骤的具体化
第四节 语用习得实证研究:从理论假设到变量的量化
第五节 语用测量的数据收集工具
第六节 语用测量的信度和效度的统计校验
第七节 语用测量信度和效度的逻辑说明
第五章 国内外关于语用能力研究的评述
第一节 国内外二语语用能力的探索性和描述性研究:对比与分析
第二节 课堂教学与语用能力的发展:国内外的实验研究述评
第三节 国内外课堂二语语用干预研究的元分析
第四节 国内的外语语用测量:现状、问题与应对策略
第五节 国内二语语用习得描述性研究工具的质量评估
下篇 实践篇
第六章 外语教材中对语用知识的编排: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简要文献综述
第二节 现行一些英语教材对语用输出编排的情况
第三节 修订版和全新版《大学英语》对英语语用知识输出的编排情况
第七章 少数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公外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调查
第一节 简要文献综述
第二节 研究方案
第三节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第八章 外语学习者的语用水平与影响因素
第一节 研究设计一
第二节 研究设计二
附录
附录1 问卷一:英语运用能力测试
附录2 Questionnaire 2:A test of English use
附录3 问卷三:汉语运用测试
附录4 英语语用水平问卷
附录5 英语知识问卷
附录6 国内外课堂二语语用干预研究元分析的原始表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