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绪新所著的《资本主义文化悖论的后现代走向与回救》在对西方文明及其道德谋划作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规定和区分的基础上,归纳和揭示出资本主义精神的几个特征性要素,即:“天职”观念与工作伦理、财富观念与金钱伦理、禁欲主义与幸福伦理。
透析韦伯悬设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内在生成发育关系,进而剥离出新教伦理内在预制的悖论和两者生成发育关系本身在理论和现实层面的悖论,这就为后现代思想家反思韦伯等人的现代性主张及其道德谋划提供了契口和理论根基。
《资本主义文化悖论的后现代走向与回救》简介:在对西方现代性及其道德谋划作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规定和区分的基础上,归臬出韦伯式命题的文化语境、核心要义、基本立场以及资本主义精神的几个特征性要素,诸如天职观念与工作伦理、财富观念与金钱伦理、禁欲主义与幸福伦理、科层制与资本主义结构范式等。透析资本主义发展的文化冲动力,剥离出资本主义精神内在预制的和外部生成的文化悖论,解读知识或技术、财富或经济、官僚或政治三位一体、共同打造的“牢笼式的”现代社会基本结构范式,窥伺资本主义结构范式主导下的现代性之隐忧,规避后现代歧义,辩解后现代精神,阐明资本主义文化悖论的后现代强化(质料上的)与超越(形式上的)。与“回到古希腊”或“走出现代性”不同的是,我们需要重铸一个“对话的视野”,从“非此即彼”的现代思维范式中走出来,持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希冀中国传统文化的新作为,“国救”现代性,“规劝”现代人,“重构”现代社会,进而达致美德从有用复归人性、理性从个人复归公共、文明从竞争复归共生、历史从断裂复归持续、行为从最优复归合宜。
《资本主义文化悖论的后现代走向与回救》由陈绪新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