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则的讨论是当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主题。荷尔德林、海德格尔、德里达、施米特等人关于法则的讨论重新激起了广泛的兴趣。《法则(现代危机和克服之途)》作者葛体标呼应了这一重要的学术主题,是中国学术界关于这一主题最集中也是最深入的讨论,也是年轻一代学者试图回应当代西方学界思考的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具有很高的学术意义。
关于法则的讨论是当代西方人文学的蘑要主题。就当代争论所涉,其开端可以上溯到晶达与荷尔德林,而其末端可以关联到南希与阿甘本,中间有德(本雅明、海德格尔、施米特、陶伯斯、施特劳斯以及卡夫卡等)、法(薇依、利奥塔、布朗肖、德里达、南希等)两拨思想家卷人其中。《法则(现代危机和克服之途)》回溯到荷尔德林,揭示了现代性境况中法则的三个危机:“有无”危机、普遍性危机和正义危机。这三个危机都指向了法则的暴力。由此,本书提出:如何有一个法则,同时又不是暴力的。法则暴力的实质在于它是自我总体化和自我合法化的力量。
《法则(现代危机和克服之途)》综合当代思想家,提出了克服法则暴力的三条可能途径:法则的诗意、法则的例外、法则的正义。这三条途径最终可以归结为对荷尔德林法则观念的重新阐释,即法则是严格的间接性。法则不是一种自我总体化和自我合法化的建制,既不是法规也不是法权。法则作为至高者,不是直接的权力,而是严格间接的间隔。法则是神和人、人和人之间的分享和相遇,在法则中人们分享着世界的正义。本书由葛体标博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