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这对学习和应用经济计量模型无疑是一大利好。尽管越来越多的读者学过计算机,但对大多数读者来说,通过自己编程来完成经济计量分析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说不可能,是因为我们大多数读者不是计算机编程专业人士;说不必要,是因为目前已经有现成的定量(统计)分析软件。
事物总是要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变化过程。根据作者近30年的教学和研究体会,学习和使用统计分析应用软件的关键,不是操作步骤,而是方法应用和结果解释。《经济计量模型--方法与应用(以统计应用软件为分析工具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规划教材)》是在作者宋廷山、郝克宁、张占涛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归纳、提升的结果;是在对前人成果合理成分吸收的基础上,比较创新的结果。
《经济计量模型--方法与应用(以统计应用软件为分析工具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规划教材)》中编者宋廷山、郝克宁、张占涛设计了以下内容:第一章经济计量模型绪论;第二章线性回归模型:方法与应用;第三章非线性回归模型:方法与应用;第四章放宽假设的经济计量模型:方法与应用;第五章特殊变量的经济计量模型:方法与应用;第六章传统时序模型:方法与应用;第七章随机时序模型:方法与应用;第八章联立方程模型:方法与应用。
《经济计量模型--方法与应用(以统计应用软件为分析工具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规划教材)》的突出特点有三个方面:
第一,结合经济计量模型方法与应用介绍操作步骤和结果解释,避免了三者(方法、操作、结果)的脱节。从经济计量学和统计分析应用软件操作层面上讲,目前优秀教材举不胜举,但将三者很好结合的不太多。
第二,同时介绍了Eviews、SPSS两种软件应用,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用其特长。目前,市场上的统计分析应用软件书籍,大多是介绍单个软件应用,少数是将多种软件分别介绍的,同时介绍多种软件用其特长的并不多见。
第三,兼顾了普及和提高两个方面。本教材既考虑了普通读者对经济计量模型及其应用的需要(我们设计了经济计量模型绪论、线性回归模型、非线性回归模型、放宽假设的经济计量模型和传统时序模型五章内容),又考虑了较高层次读者对经济计量模型及其应用的需要(我们又设计了特殊变量的经济计量模型、随机时序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三章内容)。
本教材的定位是:计算机、英语和经济计量模型基础薄弱的读者群,旨在体现应用上。
第一章 经济计量模型绪论
第一节 经济计量学概述
第二节 经济计量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步骤
第四节 经济计量模型应用软件简介
第二章 线性回归模型:方法与应用
第一节 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假设
第二节 参数估计
第三节 统计显著性检验
第四节 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第五节 利用线性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第六节 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区分
第七节 残差分析与异常值检测
第八节 模型的结构稳定性检验:Chow检验
第九节 正态性检验:Jarque—Bera检验
第三章 非线性回归模型:方法与应用
第一节 可化为线性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应用
第二节 不可化为线性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应用
第四章 放宽假设的经济计量模型:方法与应用
第一节 违背古典假设造成的后果
第二节 异方差模型
第三节 序列相关模型
第四节 多重共线性模型
第五节 随机解释变量模型
第五章 特殊变量的经济计量模型:方法与应用
第一节 特殊自变量模型
第二节 特殊因变量模型
第三节 特殊数据模型
第六章 传统时序模型:方法与应用
第一节 时序平滑模型
第二节 趋势模型
第三节 季节模型
第七章 随机时序模型:方法与应用
第一节 随机时序模型ARIMA(p.d.q)(P.D,Q)5
第二节 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
第三节 ARCH模型
第四节 GARCH模型
第八章 联立方程模型:方法与应用
第一节 联立方程模型概述
第二节 模型的结构型
第三节 模型的简化型和递归型
第四节 联立方程的识别问题
第五节 模型识别的条件
第六节 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方法
第七节 联立方程模型的检验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