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豪编写的《汉字树(2身体里的汉字地图)》共收集了680个与“人”有关的汉字, 作者常年浸淫于文学的天地,寻索字与字之间的逻辑关联,随着心得渐增,他引入电脑强大的汇编整理能力,有系统地梳理汉字的构件,试图找出解释力更强的说法。于是,作者巧妙地将汉字的部首作为汉字的构件之一,进行梳理整合,将其浓缩在“汉字树状图”中,通过清晰、简要的说明,可以让毫无文字学根基的读者,也能凭借自身的汉字使用经验,得到许多新奇的发现与乐趣。
英文字母只有26个,但是汉字部首却将近200个,“台湾行政主管部门”全字库系统所公告的汉字基础构件更超过500个,要认识这么多的汉字,谈何容易?就算认识了,不知道汉字背后的有趣故事,何其可惜?甲骨文有三千多个字符,而每个字符又有许多不同构形,与时发展之后,又有金文、篆体、隶书的分别。廖文豪教授在过去的十多年问,汇整分析了几万个古汉字,从中找出具有独立构形及意义的符号,融会历来各家说法,重新建构字与字之间的关联,所独创的“汉字树”既是图像的、也是逻辑的。
而且,汉字树的衍生路径也隐藏着汉字的发展脉络,由简入繁,由具象到抽象,因此,汉字树其实就是一部汉字衍生史,
不管是以中文为母语的学童或是中文读写不得要领的外国人,都可以从汉字树的衍生路径产生直觉的线性联想,望图生义,因而学习起来事半功倍。
廖文豪编写的《汉字树(2身体里的汉字地图)》是一扇门,一般读者从《汉字树(2身体里的汉字地图)》可窥见汉字构思之精、造字之巧,汉字绝对是最高明的“文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