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孝经(彩色插图版)/读好书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唐)李隆基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十四孝”是元代郭居敬辑录的千百年来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动人故事。为了方便孩子们自主阅读,《孝经(彩色插图版)》特别加注了汉语拼音,并配以神形兼备的插画。小朋友在阅读时只可理解其中的含义,掌握学校和家长教给的基本礼貌常识,切不可盲目去模仿故事中的一些细节。本书由李隆基编著。

内容推荐

《孝经(彩色插图版)》是“读好书系列”之一,由李隆基编著。

《孝经(彩色插图版)》简介:“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它主张珍视生命、不从非议、敢言直谏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超时代意义,与时下倡导的“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处。

目录

孝经

开宗明义章第一

天子章第二

诸侯章第三

卿大夫章第四

士章第五

庶人章第六

三才章第七

孝治章第八

圣治章第九

纪孝行章第十

五刑章第十一

广要道章第十二

广至德章第十三

广扬名章第十四

谏诤章第十五

感应章第十六

事君章第十七

丧亲章第十八

附:古代二十四孝图文

孝感动天

亲尝汤药

啮指痛心

负米养亲

单衣顺母

鹿乳奉亲

戏彩娱亲

卖身葬父

刻木事亲

行佣供母

怀橘遗亲

埋儿奉母

扇枕温衾

拾葚异器

涌泉跃鲤

闻雷泣墓

乳姑奉亲

卧冰求鲤

恣蚊饱血

扼虎救父

哭竹生笋

尝粪忧心

弃官寻母

涤秽事亲

附:古代“二十四”孝别录

忠孝双全

望云思亲

上书救父

彩衣养亲

笼负母归

弃官奉亲

挨杖伤老

跪父留母

孝感继母

劝姑孝祖

兄弟争孝

试读章节

开宗明义章第一

原文

仲尼居,曾子侍。子日:“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日:“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日:“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译文

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参侍坐在旁边。孔子说:“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人们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什么吗?"曾参站起身来,离开自己的座位回答说:“学生我不够聪敏,哪里会知道呢?”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回原来位置坐下,我告诉你。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诗经·大雅·文王》篇中说过:“怎么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称述修行先祖的美德啊!"

天子章第二

原文

子日:“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译文

孔子说:“能够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以亲爱恭敬的心情尽心尽力地侍奉双亲,而将德行教化施之于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遵从效法,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呀!《尚书·甫刑》里说:‘天子一人有善行;万方民众都仰赖他。’”

诸侯章第三

原文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译文

身为诸侯,在众人之上而不骄傲,其位置再高也不会有倾覆的危险;生活节俭、慎行法度,财富再充裕丰盈也不会损溢。居高位而没有倾覆的危险,所以能够长久保持自己的尊贵地位;财富充裕而不奢靡挥霍,所以能够长久地守住自己的财富。能够保持富有和尊贵,然后才能保住家国的安全,与其黎民百姓和睦相处。这大概就是诸侯的孝道吧。《诗经·小雅·小曼》篇中说:“战战兢兢,就像身临深水潭边恐怕坠落,脚踩薄冰之上担心陷下去那样,小心谨慎地处事。”

卿大夫章第四

原文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译文

不是先代圣明君王所制定的合乎礼法的服饰不敢穿戴;不是先代圣明君王所说的合乎礼法的言语,不敢说;不是先代圣明君王实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不敢去做。所以不合乎礼法的话不说,不合乎礼法道德的行为不做;开口说话不需选择就能合乎礼法,自己的行为不必着意考虑也不会越轨。于是所说的话即便天下皆知也不会有过失之处,所做的事传遍天下也不会遇到怨恨厌恶。衣饰、语言、行为这三点都能做到遵从先代圣明君王的礼法准则,然后才能守住自己祖宗的香火延续兴盛。这就是卿、大夫的孝道啊!《诗经·大雅·争民》里说:“要从早到晚勤勉不懈,专心侍奉天子。”

士章第互

原文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译文

用侍奉父亲的心情去侍奉母亲,爱心是相同的;用侍奉父亲的心情去侍奉国君,崇敬之心也是相同的。所以侍奉母亲是用爱心,侍奉国君是用尊敬之心,两者兼而有之的是对待父亲。因此用孝道来侍奉国君就忠诚,用尊敬之道侍奉上级则顺从。能做到忠诚顺从地侍奉国君和上级,即能保住自己的俸禄和职位,并能守住自己对祖先的祭祀。这就是士人的孝道啊!《诗经·小雅·小宛》里说:“要早起晚睡地去做,不要辱及生养你的父母。”P1-11

序言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经》则是孔圣儒学的一部经典,它将“孝”界定成为做人子者对父母“报恩”的天经地义的事情。在强调“居敬”、“养乐”、“病忧”、“丧哀”的基础上,《孝经》为上自君臣、下至庶民的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制订出了不同的行孝原则,它主张珍视生命、不从非义、敢言直谏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超时代意义,与时下倡导的“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处。

“二十四孝”是元代郭居敬辑录的千百年来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动人故事。它所表述的是儿女对父母必尽的义务,是对父母的理解和报答。故事或娓娓动听,或余音绕梁,或催人泪下,极具教育意义。能让小朋友从中懂得:父母给你生命,所以你要善待父母的生命,“孝”不是骗人愚民的把戏,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回报方式。所以,我们把“二十四孝”不同时期版本的内容一并收录进来,用以加深对孝经的理解和掌握行孝的原则、方法。为了方便孩子们自主阅读,本书特别加注了汉语拼音,并配以神形兼备的插画。当然,“二十四孝”中的有些故事已不符合现代观念,且存在一些“天地神灵”、“因果报应”等封建糟粕。小朋友在阅读时只可理解其中的含义,掌握学校和家长教给的基本礼貌常识,切不可盲目去模仿故事中的一些细节。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7:5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