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阜民编著的《犯罪论体系研究》定位于司法刑法学,遂引入“法契合性”为部门法学理论模型的价值评价标准,且以司法刑法学之立场,传承发展、兼容并包之理念,汲取“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之资源,而非“推倒重来”。本书亦借鉴英美法系、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之合理因素,以解读我国《刑法》总则的犯罪概念为逻辑起点,改造犯罪客体范畴、引入出罪机制,而构建了所谓“两要件二阶层”犯罪成立模型,进而重新建构犯罪论体系。
本书追求与传统刑法学理论资源最大兼容,而合理忽略自成体系的独立性抑或完整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犯罪论体系研究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作者 | 于阜民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于阜民编著的《犯罪论体系研究》定位于司法刑法学,遂引入“法契合性”为部门法学理论模型的价值评价标准,且以司法刑法学之立场,传承发展、兼容并包之理念,汲取“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之资源,而非“推倒重来”。本书亦借鉴英美法系、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之合理因素,以解读我国《刑法》总则的犯罪概念为逻辑起点,改造犯罪客体范畴、引入出罪机制,而构建了所谓“两要件二阶层”犯罪成立模型,进而重新建构犯罪论体系。 本书追求与传统刑法学理论资源最大兼容,而合理忽略自成体系的独立性抑或完整性。 内容推荐 于阜民编著的《犯罪论体系研究》旨在与中国现行《刑法》良好契合,而建构了“两要件二阶层”犯罪成立模型。传统犯罪构成理论自20世纪50年代初由苏联引入,当时我国尚未制定刑法典(新中国第一部《刑法》于1979年制定)。本书遂以1997年修订的现行《刑法》为标的,以《宪法》的保障人权条款、党和国家刑事政策为指导,构建新的犯罪论理论体系,为司法者评判犯罪提供了便捷的理论模型。“两要件”理论与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乃至国际刑法的犯罪成立理论吻合,因而新理论模型有利于中国刑法理论与国际社会的对话、交流。本书且以新视角评说“持有型犯罪”“期待可能性”“超规范出罪事由”等争论不休的刑法学命题。 《犯罪论体系研究》可为广大司法者、辩护律师抑或刑法学人研究、学习之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犯罪论当与时俱进/1 一、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的困惑/2 二、刑法契合性:评价犯罪论体系之标准/8 三、司法刑法学与犯罪成立模型/10 四、新旧理论体系之兼容/12 第二章 一般犯罪概念与犯罪成立理论/14 一、一般犯罪概念与具体犯罪概念/14 二、犯罪构成与犯罪构成理论/18 三、从一般犯罪概念到犯罪成立理论/22 四、犯罪论新体系概说/25 第三章 犯罪客观方面/31 一、犯罪的外在形式:客观要件/31 二、持有型犯罪之思考/33 三、犯罪对象之我见/36 四、行为人的特殊身份:客观的要件要素/41 第四章 犯罪主观方面/43 一、犯罪的内在根据:主观要件/43 二、“期待可能性”追问/46 三、复杂罪过与复合罪过/48 四、目的犯类型/50 第五章 犯罪客体范畴/55 一、犯罪客体范畴重构/55 二、实质判断出罪与排除犯罪事由/59 三、犯罪客体界定/63 四、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重述/72 五、“竞技行为”出罪新解/74 六、“义务冲突”出罪诠释/75 第六章 犯罪主体范畴/78 一、犯罪主体范畴重述/78 二、罪与责新解/80 三、原因自由行为新说/81 第七章 犯罪既遂:犯罪的基本形态/R4 一、犯罪既遂概念/84 二、“构成要件说”的困惑/88 三、重构犯罪既遂概念:犯罪既遂的混合概念/91 四、犯罪既遂认定:形式判断和实质判断/96 五、刑法分则的既遂模式/98 第八章 犯罪形态专题/102 一、法定一罪的新类型:累计犯/102 二、共犯类型辨析/106 三、情节犯之情节/115 第九章 刑法总论专题/120 一、国家刑事管辖权与国际犯罪/120 二、刑罚个别化:从理念到法律原则/122 三、犯罪概念与犯罪现象分野/127 参考文献/136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