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寒晚上的精神头特别大,不管用什么方法,她都不去睡觉;早晨呢,非得睡到很晚才能起得来。妈妈真的很无奈!
俗话说得好:“睡眠是最好的休息。”的确,睡眠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求,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通过睡眠,人体的大部分器官都能得到休息,这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十分重要。如果孩子的睡眠质量不好,或者不规律,那么他的生物钟就会被打乱,从而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因此,父母要帮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导致孩子晚睡、晚起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夜间照明过亮,孩子难以入睡;受到电视节目或者电脑游戏的诱惑,孩子不想人睡;白天活动较少,晚上精神充足,孩子难以入睡;父母作息不规律,影响孩子入睡等。而孩子早晨不爱起床,一般来说就是因为睡得太晚,没有休息好,不想起床;当然,也有的孩子恋床,尤其是冬天天冷不想起床。总之,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让孩子按时作息,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方法指导:
方法一: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前面我们说,影响孩子睡眠的因素有很多,那么如何改善孩子的睡眠习惯,让他早睡早起呢?其中很重要的是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
妈妈发现,只要晚上临睡前让鑫鑫洗了热水澡,那么他就会特别兴奋,一点都不容易入睡,并且还爱做梦。尤其是这段时间爸爸爱看足球比赛,很晚才睡,鑫鑫虽然不看,但睡得也很晚,起得也就晚,为此多次被老师批评。
于是,妈妈不再让鑫鑫在睡觉前洗澡了,而是在吃过晚饭半个小时后就催促他洗,等他洗完了再安排一些安静、有趣的活动,比如,和他聊聊天,给他讲个小故事,等等。并且,妈妈还让爸爸看足球比赛时把电视声音关小一点,这样鑫鑫就不容易受到影响了。另外,每当鑫鑫回到自己的房间去睡觉时,妈妈就会帮他关掉灯,走动时也特别注意,避免打扰他睡觉。
没有了打扰,也没有灯光刺眼,鑫鑫很快就进入了梦乡,睡得也很安稳。
需要特别提醒父母的是,孩子睡不着时,父母不应强制性地催促他“快睡!…赶快闭上眼睛!”,否则就会刺激孩子的叛逆心理,导致孩子更加睡不着。
方法二:控制午睡的时间,让孩子在白天得到充分的运动
孩子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期,每天的午睡十分有必要。然而,午睡多长时间合适呢?具体而言,应该以孩子的年龄、个性及气候的变化而定,太长或者太短都不好。时间太长,孩子已经进入了深度睡眠状态,不易叫醒,晚上就会变得精力充沛,迟迟不睡觉,从而导致早晨不起床,中午接着睡,如此一来形成了恶性循环。假若时间太短,那么孩子的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对其成长不利。相关研究表明,孩子中午的睡眠最好以半小时为宜。
另外,孩子在白天活动量的大小,也会直接影响到他的睡眠。让孩子在白天充分地运动,可以有效地促使孩子早点入睡,因为他玩累了就会不知不觉地睡去。
习惯2:“我就是改不掉随手乱放东西的习惯。”——用过的物品一定要放回原处
典型案例:
鸿鸿今年7岁了,他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总是把用过的东西随手一丢或者到处乱放。
这天早晨,鸿鸿起床后收拾好了书包,可他怎么都找不着自己的文具盒了,于是大喊:“妈……快来帮我找找文具盒,我找不着了。”正在准备早餐的妈妈听到鸿鸿的喊声,急忙跑到他的房间,边帮忙找边数落他:“你看看你,总是这样,自己用过的东西都不知道放到哪里了,经常乱扔乱放。以后啊,东西用完要放回原处,晚上要准备好第二天早晨需要的东西,把它们放到床头柜里,便于找到。”“我知道了,妈妈。”鸿鸿答应着,可是他随手乱丢东西的习惯仍然改变不了,经常动员全家人一起帮他找。如此一来,不仅给自己添了麻烦,也给家人添了不少麻烦。
为此,妈妈很无奈,怎么样才能让鸿鸿改掉随意乱丢东西的坏习惯呢?
生活中,有许多孩子都像鸿鸿一样,把用过的东西到处乱放,并且忘性比较大,经常找不到自己玩过或者用过的东西。这是因为孩子玩完或者用完东西后就随便一扔,不愿意整理自己的物品,喜欢依赖大人;有的孩子不知道如何整理自己的物品,甚至有时候会越整理越乱。因此,父母必须培养孩子将物品放回原处的好习惯,并教给他整理物品的方法。
家长要求孩子将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就是让他具有“归位”的意识,使其建立有条理、不紊乱的秩序感。良好的秩序能使人产生愉快、安全以及舒服的感觉,体现在个人的生活中,就是整洁、有序的生活状态。
当然,让一个孩子做到善始善终是很困难的,如果父母从小就要求孩子把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思维的有序性,也有利于其责任心的形成。P2-4
第一章 生活好习惯,让孩子幸福一生
习惯1:“快起床,要迟到了。”
——按时作息,早睡早起
习惯2:“你看你,用过的东西都不知道放哪儿了。”
——用过的物品放回原处
习惯3:“宝贝儿,这么晚了你怎么还在看电视。”
——正确看电视
习惯4:“给你买电脑,不是为了上你上网玩游戏的。”
——正确上网
习惯5:“有电,快放下!”——增强安全意识
习惯6:“你换下来的衣服怎么不收拾一下?”
——整理自己的衣物、被褥
习惯7:“儿子,把你的积木收拾一下!”
——收拾、打扫自己的房间
习惯8:“你看你,看电视都不好好坐着。”
——保持良好的坐姿
习惯9:“洗完手记得把水龙头关掉。”
——节约水电等资源
习惯10:“你帮妈妈干点活行吗?”
——帮助父母做家务
习惯11:“都9点了,赶紧写作业去。”
——做事主动、不拖拉
习惯12:“你怎么就不知道收拾得有秩序一些?”
——做事有计划,有条理
第二章 饮食好习惯,保证孩子营养均衡
习惯13:“妈妈,我不想吃早餐”
——每日早餐不可少
习惯14:“宝贝儿,一次不要吃那么多。”
——定时、定量进食,不暴饮暴食
习惯15:“别只吃羊肉,小心消化不良。”
——不挑食、偏食,保证营养均衡
习惯16:“宝贝,方便面要少吃。”
——不贪吃零食、甜食、泡面等
习惯17:“白开水不好喝,我才不喝呢。”
——少喝碳酸饮料,多喝白开水
习惯18:“我要吃肉,我不吃菜。”
——多吃水果、蔬菜
习惯19:“这些面包变质了,吃了会得肠胃炎的。”
——不吃变质食物
习惯20:“好了,别再笑了,小心呛着。”
——吃饭时不说笑、玩耍、看电视等
习惯21:“这么多的米饭都被你浪费掉了,多可惜呀!”
——爱惜粮食,不剩饭菜
第三章 卫生好习惯,保障孩子身体健康
习惯22:“走,赶快去洗手。”
——饭前、便后要洗手
习惯23:“不刷牙怎么能行呢?”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习惯24:“宝贝,以后不许用别人的毛巾!”
——不与他人共用毛巾
习惯25:“先去洗干净,削了皮再吃。”
——生吃瓜果一定要洗干净
习惯26:“不嘛,我不要洗。”
——勤洗澡,每天洗脚
习惯27:“又往地上吐痰,多脏啊!”
——不随地吐痰
习惯28:“你是不是把用完的纸巾随便扔了?”
——不乱扔垃圾
习惯29:“把你的脏衣服脱下来洗洗。”
——穿着整洁、衣物勤换洗
习惯30:“我喜欢抱着它。”
——不与宠物过分接触
习惯31:“不要离屏幕那么近,小心近视。”
——珍视眼睛,常做眼保健操
习惯32:“不要再留那么长的指甲了。”
——注意手指卫生,勤剪指甲
习惯33:“宝贝,不许抠鼻子!”
——不抠鼻子、咬手指甲
第四章 锻炼身体好习惯,打造孩子健康体质
习惯34:“宝贝,每天早晨去跑步吧。”
——早晨要跑步
习惯35:“做广播体操多好啊。”
——坚持做广播体操
习惯36:“宝贝,咱们去散步好不好?”
——晚饭后散散步
习惯37:“乖,和妈妈一起去打球吧。”
——选择球类运动
习惯38:“乖儿子,陪爸爸一起下围棋吧。”
——培养棋类爱好
习惯39:“和同学一起参加比赛挺好的。”
——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比赛
习惯40:“学不会没关系,只当玩水好了。”
——在安全的前提下经常游泳
习惯41:“宝贝儿,出去活动活动,别老在家待着。”
——多参加户外运动
第五章 学习好习惯,让孩子拥有丰富学识
习惯42:“课堂上你没有记笔记吗?”
——上课专心听讲,认真记笔记
习惯43:“那么,你没有问老师?”
——课堂上大胆问答
习惯44:“去预习一下明天的功课吧。”
——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
习惯45:“让我抄抄吧,等抄完了我们一块去玩。”
——独立、按时完成作业
习惯46:“儿子,再不起床就要迟到了。”
——按时上下学,不迟到早退
习惯47:“你写的这是什么呀?一个个张牙舞爪的。”
——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习惯48:“儿子,你制订学习计划了吗?”
——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
习惯49:“不用问了,我的成绩是最好的。”
——虚心向别人学习、求教
习惯50:“看这些书有什么用啊?”
——多看课外书,开阔眼界
第六章 思维好习惯,让孩子充满智慧
习惯51:“我怕被人嘲笑,不敢问”
——善于提出问题
习惯52:“月亮在树梢上睡觉。”
——积极联想
习惯53:“妈妈,你来帮我一下,我有道题不会做”
——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习惯54:“苹果里怎么会有五角星?”
——横看成岭侧成峰,多角度考虑问题
习惯55:“我同桌怎么这么不讲道理?”
——学会换位思考
习惯56:“树上还剩几只鸟?”
——发散性思维
习惯57:“老师讲的能有错吗?”
——批判性思维
习惯58:“鸡蛋怎么能竖在桌子上?”
——思维灵活,善于变通
习惯59:“河流可以是银白色的!”
——创新思维
第七章 理财好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财富
习惯60:“没钱我就没面子。”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财富观
习惯61:“我要把零花钱存起来。”
——学会储蓄
习惯62:“这些东西我都要买。”
——理性消费,货比三家
习惯63:“儿子,你花钱得有个计划。”
——建立消费预算,学会管理金钱
习惯64:“儿子,你应该学会记账。”
——养成记账习惯
习惯65:“给我的压岁钱就是我的。”
——正确对待压岁钱
习惯66:“你的钱可以用来赚更多的钱。”
——尝试小型投资
习惯67:“我的小皮鞋是名牌。”
——勤俭节约、不攀比
习惯68:“做家务就能有零花钱。”
——通过劳动赚钱
第八章 交往好习惯,为孩子积累一生的人脉
习惯69:“你怎么一点礼貌都没有?”
——礼貌待人
习惯70:“臭老头,你听到没有?”
——尊重他人
习惯71:“你能不能听进去别人说的话?”
——善于倾听
习惯72:“不要和小朋友打架。”
——和睦相处
习惯73:“这孩子怎么这么势利呢?”
——平等待人
习惯74:“龙龙,帮妈妈接电话。”
——乐于助人
习惯75:“谁都不能吃我的好吃的。”
——学会分享
习惯76:“大家要相互配合完成实验。”
——善于合作
习惯77:“你自己倒水吧,我还要玩游戏呢。”
——懂得感恩
习惯78:“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快给我出去!”
——学会宽容
习惯79:“你那玩意有什么呀,我也会。”
——学会赞美
第九章 道德好习惯,锻造孩子的优良品格
习惯80:“你怎么说话不算数?”
——诚实守信
习惯81:“老师,青蛙用嘴呼吸。”
——谦虚谨慎
习惯82:“不就是一只流浪狗吗?至于吗。”
——富有爱心
习惯83:“你怎么开老师的玩笑?”
——尊敬师长
习惯84:“这孩子怎么一点孝心都没有。”
——孝敬父母
习惯85:“不要插队,请到后面排队。”
——遵守公德
习惯86:“捡到东西要归还。”
——拾金不昧
习惯87:“你怎么把路灯给砸坏了?”
——爱护公物
习惯88:“这孩子,以后不要这样了。”
——不贪小利
习惯89:“用完了,就要还给人家。”
——好借好还
习惯90:“报摊是不是你踢的?”
——勇于负责
第十章 自我进取好习惯,激励孩子勇往直前
习惯91:“这孩子怎么一点都不用功?”
——勤奋刻苦
习惯92:“你怎么做什事情都有头无尾?”
——坚韧执著
习惯93:“你就不能专心一点吗?”
——自律自制
习惯94:“天呐,现在的孩子是怎么了?”
——自尊自爱
习惯95:“这孩子怎么没有上进心?”
——自我激励
习惯96:“小珊,你怎么这么残忍啊?”
——自我反省
习惯97:“这孩子怎么一点主见都没有?”
——独立自主
习惯98:“昊昊怎么这么悲观。”
——心态乐观
习惯99:“这孩子这点小游戏都不敢挑战。”
——挑战自我
习惯100:“孩子怎么一点挫折都经受不起呢?”
——抵抗挫折
美国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而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当代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老师说得更为直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可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在10岁前,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就能成就他的一生。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次,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一起聚会,一住西方媒体记者问其中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了对您来说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在幼儿因?”记者显然对科学家的回答感到诧异,但仍故作镇定地问:“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学到了与小伙伴分享,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物品要摆放整齐,做错事情要道歉,仔细地观察大自然……”科学家认真地回答道。
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竟然认为自己在幼儿园学到的东西对自己一生的影响最大。这说明了什么?难道是这位科学家在作秀吗?不是,他认真回答的态度说明这是他的肺腑之言。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呢?仔细推敲他说的这些话,我们就会明白一个道理:一个孩子在几岁时养成的习惯会深刻地影响他的一生。所以,10岁前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比什么都重要。
那么,为什么要在10岁前培养呢?因为这一阶段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也是孩子学习的关键期,无论好习惯还是坏习惯主要是在10岁前形成。法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经这样说:“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0岁。在这段时间中,如果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以至后来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是扎下了深根,永远无法拔掉和剔除了。” 所以,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父母一定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杜绝孩子的坏习惯。那么,孩子习惯的养成取决于什么呢?从根本上来讲,主要取决于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所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本书主要从生活、饮食、卫生、锻炼、学习、思维、理财、交往、道德、自我进取十大方面详细列举了决定孩子一生的100个好习惯,这些习惯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包括了孩子成长的各个方面。每个习惯都有生动的案例、深入的分析指导和实用的培养方法,期望能为各位父母提供有益的指导,让您的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
《10岁前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内容介绍:为什么要在孩子10岁前培养习惯呢?因为这一阶段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也是孩子学习的关键期,孩子在这个阶段接受什么样的习惯培养,决定其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科学研究证明,对孩子的习惯培养进行得越早,开发的程度就越高。只要父母抓住孩子10岁前,无论怎样的孩子,都能被培养成优秀的人才!
《10岁前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作者是岳贤伦。
用最通俗的语言、最实用的方法,指导父母培养出最出色的孩子。
教育的问题,一定要赶早不赶晚。10岁前,是孩子步入学习生涯的关键期,也是孩子身上各种习惯的成型期,孩子在这个阶段接受什么样的习惯培养,决定其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培养优秀的孩子千万不能错过这一关键时期!
《10岁前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作者是岳贤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