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令仪和朱莉编著的《资治通鉴故事》内容介绍: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女娲造人、刻舟求剑、苏武牧羊、美人计、新亭对泣、割发代首、毛遂自荐……这些故事穿越历史、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它们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浓缩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智慧,同时还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揭示纷繁历史变迁的窗口。
陆令仪和朱莉编著的《资治通鉴故事》内容介绍: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女娲造人、刻舟求剑、苏武牧羊、美人计、新亭对泣、割发代首、毛遂自荐……这些故事穿越历史、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它们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浓缩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智慧,同时还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揭示纷繁历史变迁的窗口。为帮助当代读者了解中华五千年的辉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积淀,陶冶情操,并引领大家由此阅读古代经典,中华书局推出“中华经典故事”丛书。一起来翻阅《资治通鉴故事》吧!
赵家的族长赵简子的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无恤,赵简子想立继承人,却不知道立谁好。于是他把训诫的话分别写在两块竹简上,交给两个儿子,让他们认真记住上面的话。
过了三年,赵简子叫来两个儿子,问他们竹简上的内容。伯鲁支支吾吾说不上来,让他拿竹简出来,竹简也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再问无恤,无恤把竹简上的文字背得滚瓜烂熟,问他要竹简,他就从袖子里拿出来交给赵简子。于是赵简子就认为无恤能干,把他立为赵家的继承人。
赵简子派尹铎治理晋阳,临走时尹铎请示说:“我这次去是要搜刮民膏呢,还是要让百姓幸福安康?”赵简子说:“当然是要让百姓幸福安康。”于是尹铎到了那儿,减免赋税,百姓们生活富足。
赵简子知道了,就对无恤说:“一旦晋国发生祸乱,你不要嫌尹铎地位不高,也不要怕晋阳路途遥远,一定要去那儿投靠他,那里可以避难。”
智宣子去世后,智瑶继承父亲的位置把持晋国大政,史称智襄子。有一天,他和大夫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喝酒,宴席上戏弄韩康子,还侮辱他的家臣段规。智襄子的家臣智国闻听此事,劝说主公不要恃强凌弱,以免招来灾祸,智瑶说:“这晋国上上下下的生死祸福,都掌握在我手里,我不出手,谁敢兴风作浪?”智国又近前一步,说:“此言差矣,《夏书》说:‘一个人老是犯错,结下的仇怨都在暗处,应该在这些隐患还没显露的时候就防备着点儿。’贤德之人就因为平时谨慎处理每一件小事,才不会招来大祸。蚊子、蚂蚁、蜜蜂、蝎子,这些小虫子,都能害人,更何况是国君、国相呢?”但智瑶没把这事放心上。
这时赵简子也已去世,无恤继承家业,就是赵襄子。智襄子想侵占其他三家的土地,对三家大夫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说:“晋国本来是中原霸主,后来被吴、越夺去了霸主地位。为了使晋国强大起来,我主张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来。”
三家大夫都知道智襄子存心不良,想以公家的名义让他们交出土地。韩康子首先把土地和一万家人口割让给智家;魏桓子不愿得罪他,也把土地、人口让了。智襄子又向赵襄子要土地,赵襄子不答应,说:“土地是上代留下来的产业,无论如何也不给。”智襄子勃然大怒,带着韩、魏两家的军队去攻打赵家。
赵襄子见寡不敌众,形势不利,准备暂时避一下,就问身边的人:“我去哪儿好呢?”随从建议:“您大儿子的城堡最近,而且城墙坚固完好。”赵襄子说:“百姓刚刚花了大力气把城墙修好,现在又要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守城,谁还会跟我同心协力?”
随从又建议说:“邯郸城的仓库里,储存的粮食最为充足。”赵襄子说:“所谓粮食充足,还不是从百姓那里搜刮来的,现在又让他们打仗送死,谁还会替我卖命?”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