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翻译是一种神秘的血液循环。词语从诗人的身体里流淌而出,通过茫茫黑夜,抵达到另一个人的内部,他的灵魂在接受这些讯息时会发抖,在震颤中,他设法理解它们,探索和解释它们,并用自己的母语说出它们的意思,于是,词语再度飞翔,穿过茫茫黑夜,试图返回原点。《来自时间的大海(英美名诗100首新译)》:伊沙、老G再度联手,让诗歌重返文字的征途。
《来自时间的大海(英美名诗100首新译)》是作者伊沙、老G以其独特的视角精选的100首世界名诗的全新译本,与之前的各种译本相比,《来自时间的大海(英美名诗100首新译)》有很鲜明的差别,有很强的个人特色。就像伊沙自己说的:“在我之前的译者干的是漆匠的活儿,我干的是木匠活儿。我希望自己能成为让中国的一部分诗人真正热爱西方诗歌的那个人。”
【托马斯·怀亚特】
《勿忘我》
@无敌铁猪:看到这首诗的时候就感觉是在写与爱人之间的事情。
@老乌鸦555:此时读这首诗,潸然泪下。感谢伊沙老师译的好诗。
【威廉·莎士比亚】
《十四行诗集之二》
@李思思886:通过译莎翁的诗,您能否将他那些不为人知的谜揭开?
@脚步声声:自由奔放,富于想象的风格,莎翁范儿。
《十四行诗集之十二》
@哪吒李异:我乐意如此想:诗歌和小说相比,莎士比亚就该是一个谜,一个上帝故意设置的谜,莎士比亚就是诗神的意思,诗歌就是
上帝灵魂附体。完全没必要弄清楚是否确有莎士比亚这个人及他的一切。诗歌的浪漫性与神秘性让这个问题根本不是问题。而小说,就该是由人来写的,所以托尔斯泰确有其人,我们能找到托尔斯泰在地球上生活过的印记。
《十四行诗集之十五》
@najIepsi:译得好,才更让人有看原文的欲望,而不是反之。
@格木登:语言凝练、措辞精妙、句式奇警、语意含蓄,比喻清新绝巧。
《十四行诗集之十八》
@中南海363:灵魂之作要由灵魂之刃来破解。
【约翰·弥尔顿】
《失明》
@月色冷:此诗让我想起伊沙老师说的“文化就是要刺激你的身体和生命力990失明,等于要了半条命。对此,是思忖、质问还是抱怨?诗作给了答案。不要去抱怨命运的不公,贵在选择人生的态度。“忍受他温柔的束缚。”于是“谁最能够/忍受他温柔的束缚,便是为他提供了最佳服务”。让人想起陶渊明“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此诗当为座右铭。
@很疲惫的候鸟:诗里的政治味道很浓厚,或许是我的错觉吧,古代诗人的确能曲线救国。
@鸡蛋炖牛奶:突然想起一句话:若不能忍受我的坏脾气,你就看不到我完美的那一面。
【托马斯·格雷】
《墓志铭》
@依然水一方:从男人的角度去看世界,能看到女性看不到的粗犷线条。
@怪蜀黍耐小萝莉:这些美丽的诗句终于汇成一部美丽的书。
【威廉·库泊】
《致玛丽》
@破碎的优雅:是挺浪漫的,每一次喊玛丽的时候在心底都能有一丝颤动。
@忧郁的蔷薇花:玛丽是他心中的最爱,他知道她的所想所思。
【威廉·布莱克】
《伦敦》
@彦一狐:我读过他的插图和诗,几乎每一个都是精品。他是一个孤独天才,远离尘嚣,在不朽的思想中狂欢。
@南煜:不一般,比我们的纳兰写得深刻多了。感觉是世纪之交的作品。诗歌是时代风貌的铁的见证。
《婴儿悲歌》
@丢失了铅笔:这就是一个孩子刚刚出生时的感觉吧。
《夜晚》
@李勋阳:布莱克刚烈时如脱兔,比如《老虎老虎》;静谧时如处子,比如这首诗:这个诗人真迷人!
【威廉·华兹华斯】
《她住在杳无人迹的道路之间》
@死一次看看:不愧是名诗,真的是写出了那个意境!
@一酒解千愁:有时候孤独反而给人一种沉醉的美。
《夜晚》
@华尔兹舞鞋:人生若能时时处处有此等心境,倒也不错。
@游若昕:有唐诗的味道,然而“填补了天空的窟窿”又现代感十足。P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