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欢喜腾(中短篇小说集2013年卷)/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周李立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欢喜腾(中短篇小说集2013年卷)》收录近十五万字作品,十篇中短篇小说。周李立笔下的主人公多是女白领。她借助个体的独立体验上升到整体的生存思考,在看似轻松的调侃反讽中蕴含着自己的沉重压抑。《欢喜腾》中的果欢欢,《孤岛遗忘症》里的苏小力,《落地》中的施小也,《并非没有故事》中的韩畅,《会期》中的姚小桃,无不是这样的年轻女白领,既有孤寂的痛苦又有沟通的渴望,充满心理的迷惘行动又很清醒,她们在现实与想象中穿越,在灵魂与肉体中徘徊,她们的苦闷是生存的苦闷,她们的愉悦短暂而轻浅……也许李立笔下的主人公有她自己的影子,也许“80后”的一代人就是这样地存在着、生活着,同时也快乐与悲伤着。

内容推荐

《欢喜腾(中短篇小说集2013年卷)》作者周李立对女性这一性别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写出当代知识女性面对的困境与挑战,以及由于社会变革的加速化带给女性的诸多窘迫与无奈。借助个体的独立体验上升到整体的生存思考,在看似轻松的调侃反讽中蕴含着自己的沉重压抑。

《欢喜腾(中短篇小说集2013年卷)》中的主人公多是女白领,她们既有孤寂的痛苦又有沟通的渴望,充满心理的迷惘行动又很清醒,她们在现实与想象中穿越,在灵魂与肉体中徘徊,她们的苦闷是生存的苦闷,她们的愉悦短暂而轻浅。

目录

总序:袁鹰

序:学生腔中有沧桑高洪波

孤岛遗忘症

会期

临别时分

欢喜腾

落地

记忆的下午

红晚礼服

并非没有故事

沉沙

时间线

试读章节

孤岛遗忘症

从黄老汉家里出来之后,苏小力果然有一种重回世界的奇妙感觉,她好像已经完全不记得自己刚才是怎么走进这幢楼的,但眼前的一切却又那么的似曾相识。“孤岛遗忘症……”耳边又响起黄老汉半认真半玩笑的话,但苏小力此刻其实仍然不解,她在想,记得却不是真的记得,遗忘却还真的有印象,这样的情况到底算是记得还是不记得呢?

这么想着,也这么观察着周围,仿佛是做确认一般。楼梯口有一个光着上身在做铝合金门窗的男子,刺啦作响的电焊,电光火石的流转,星光四溅,如此场景,刚才是否出现过?想不起来了,苏小力倒是突然意识到自己在这里的出现,就像一个笑话。彼时苏小力正穿着紫色真丝的旗袍,灰底玫红暗花的丝巾,暗绿色缎面的高跟鞋——除去手上上万元的名牌包,她几乎就是从张爱玲的小说里走出来的。

这么一来,突然就觉出尴尬了,在这条仿佛都是卖建材的小店面的小街上,苏小力觉得自己仿佛穿了歌剧的华服站在了二人转的台上,四肢躯干都错了位,那唱念作打全都成了煎熬。

苏小力硬着头皮走,每一步都走得充满疑惑,此时她还瞥见男子旁边的小板凳上,坐着的一位黑壮的老板娘。老板娘手里端着一碗稀饭,兜里是个半大小子,该是母子俩,同样的眼色,目不转睛地逼迫着苏小力,完全遗忘了稀饭这档子事儿。那小子如果看过《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那此时苏小力也许就是他的莫妮卡·贝鲁奇,今天就是他的成人日。

但苏小力却没有莫妮卡·贝鲁奇的坦荡不羁,恰恰相反,她被这逼视的目光灼伤。她跑了起来,暗绿缎面的高跟鞋在水泥路面上铮铮作响,倒不像自己的脚步了,而像追赶着自己的他人的脚步,不长的一段路于是像一生一世般漫长。

苏小力觉得这些事情里头有点天意的意思。

要不为什么就在她刚听完同事讲的关于黄老汉的传说之后,立即就有了来成都出差的机会。两件事契合得如此准确,势必有它的道理,处女座的苏小力喜欢这种精准。

其实如果算上苏小力的失眠症,这应该算是准确契合的三件事。

最初的失眠,只是三五个月偶尔来一次,苏小力大部分时候都睡不够睡不醒,白天脚不沾地地在写字楼里跑,.晚上脚不沾地地在酒吧里跳,睡得够那才叫奇怪了。那时三五个月偶尔一次的失眠,因为来得珍贵,在苏小力看来,不仅不是问题,而且还很有诗意。

事情在苏小力当上项目经理之后,渐渐起了变化。三五个月一次的失眠慢慢变成一个月一次,后来变成一周一次,一个月一次的时候,苏小力也没有对此太在意。她把此时的失眠看做例假的衍生品,上天曾经多少次在失眠的夜里给予了她生活工作的暗示。如今她失眠更多,有更多的机会得到这样的暗示了,苏小力说不清究竟该是忧还是喜,或许喜还更多一些。

失眠到了一周一次的时候,苏小力开始觉得这是个问题了。此时,苏小力已经是公司最优秀的项目经理,高薪更高,公寓更好,追求者更多……一切都在她的计划和掌控之中,她是大上海的苏小力,每每穿着旗袍在南京路姗姗而行,苏小力都无法抑制地为这座城市心醉神迷,她知道,这座城市宠爱她,是她的福地。但事情却还是这样毫无征兆地起了变化。待苏小力看着镜子里的两只熊猫眼的时候,她感觉到了一种凉意: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尽在掌握,她苏小力现在连自己的黑眼圈都掌握不了。于是她用了百度。偷偷摸摸地查失眠症。牛奶试过了,红酒试过了,阅读试过了,泡澡试过了,SPA试过了,数绵羊试过了……除了苏小力坚持没用的安眠药,其他该试的不该试的,苏小力都试过了。事实证明,一个星期一次的失眠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加顽固,比新闻联播还准时,每周三的那一晚,苏小力都必须经受它的考验,每一次,苏小力都是必然的失败。

还是睡不着。

苏小力根本没打算把失眠一事告诉同事,这本就只是她自己一个人的事,处女座的女子,从来都是一个人默默地解决问题。

但小陈还是知道了。那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P1-3

序言

袁鹰

中国现代文学发轫于本世纪初叶,同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共命运,在内忧外患,雷电风霜,刀兵血火中写下完全不同于过去的崭新篇章。现代文学继承了具有五千年文明的民族悠长丰厚的文学遗产,顺乎20世纪的历史潮流和时代需要,以全新的生命,全新的内涵和全新的文体(无论是小说、散文、诗歌、剧本以至评论)建立起全新的文学。将近一百年来,经由几代作家挥洒心血,胼手胝足,前赴后继,披荆斩棘,以艰难的实践辛勤浇灌、耕耘、开拓、奉献,文学的万里苍穹中繁星熠熠,云蒸霞蔚,名家辈出,佳作如潮,构成前所未有的世纪辉煌,并且跻身于世界文学之林。80年代以来,以改革开放为主要标志的历史新时期,推动文学又一次春潮汹涌,骏马奔腾。一大批中青年作家以自己色彩斑斓的新作,为20世纪的中国文学画廊最后增添了浓笔重彩的画卷。当此即将告别本世纪跨入新世纪之时,回首百年,不免五味杂陈,万感交集,却也从内心涌起一阵阵欣喜和自豪。我们的文学事业在历经风雨坎坷之后,终于进入呈露无限生机、无穷希望的天地,尽管它的前途未必全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

绿茵茵的新苗破土而出,带着满身朝露的新人崭露头角,自然是我们希冀而且高兴的景象。然而,我们也看到,由于种种未曾预料而且主要并非来自作者本身的因由,还有为数不少的年轻作者不一定都有顺利地脱颖而出的机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乃是为出书艰难所阻滞。出版渠道不顺,文化市场不善,使他们失去许多机遇。尽管他们发表过引人注目的作品,有的还获了奖,显示了自己的文学才能和创作潜力,却仍然无缘出第一本书。也许这是市场经济发展和体制转换期中不可避免的暂时缺陷,却也不能不对文学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因而也不能不使许多关怀文学的有志之士为之扼腕叹息,焦虑不安。固然,出第一本书时间的迟早,对一位青年作家的成长不会也不应该成为关键的或决定性的一步,大器晚成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及早地跨过这一步呢?

于是,遂有这套“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的设想和举措。

中华文学基金会有志于发展文学事业、为青年作者服务,已有多时。如今幸有热心人士赞助,得以圆了这个梦。瞻望21世纪,漫漫长途,上下求索,路还得一步一步地走。“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也许可以看作是文学上的“希望工程”。但它与教育方面的“希望工程”有所不同,它不是扶贫济困,也并非照顾“老少边穷”地区,而是着眼于为取得优异成绩的青年文学作者搭桥铺路,有助于他们顺利前行,在未来的岁月中写出更多的好作品,我们想起本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期间,鲁迅先生先后编印《未名丛刊》和“奴隶丛书”,扶携一些青年小说家和翻译家登上文坛;巴金先生主持的《文学丛刊》,更是不间断地连续出了一百余本,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当时青年作家的处女作,而他们在其后数十年中都成为文学大军中的中坚人物;茅盾、叶圣陶等先生,都曾为青年作者的出现和成长花费心血,不遗余力。前辈们关怀培育文坛新人为促进现代文学的繁荣所作出的业绩,是永远不能抹煞的。当年得到过他们雨露恩泽的后辈作家,直到鬓发苍苍,还深深铭记着难忘的隆情厚谊。六十年后,我们今天依然以他们为光辉的楷模,努力遵循他们的脚印往前走去。

开始为丛书定名的时候,我们再三斟酌过。我们明确地认识到这项文学事业的“希望工程”是属于未来世纪的。它也许还显稚嫩,却是前程无限。但是不是称之为“文学之星”,且是“21世纪文学之星”?不免有些踌躇。近些年来,明星太多太滥,影星、歌星、舞星、球星、棋星……无一不可称星。星光闪烁,五彩缤纷,变幻莫测,目不暇接。星空中自然不乏真星,任凭风翻云卷,光芒依旧;但也有为时不久,便黯然失色,一闪即逝,或许原本就不是星,硬是被捧起来、炒出来的。在人们心目中,明星渐渐跌价,以至成为嘲讽调侃的对象。我们这项严肃认真的事业是否还要挤进繁杂的星空去占一席之地?或者,这一批青年作家,他们真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星吗?

当我们陆续读完一大批由各地作协及其他方面推荐的新人作品,反复阅读、酝酿、评议、争论,最后从中慎重遴选出丛书入选作品之后,忐忑的心终于为欣喜慰藉之情所取代,油然浮起轻快愉悦之感。“他们真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星吗?”能的!我们可以肯定地、并不夸张地回答:这些作者,尽管有的目前还处在走向成熟的阶段,但他们完全可以接受文学之星的称号而无愧色。他们有的来自市井,有的来自乡村,有的来自边陲山野,有的来自城市底层。他们的笔下,荡漾着多姿多彩、云谲波诡的现实浪潮,涌动着新时期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伤,也流淌着作者自己的心灵悸动、幻梦、烦恼和憧憬。他们都不曾出过书,但是他们的生活底蕴、文学才华和写作功力,可以媲美当年“奴隶丛书”的年轻小说家和《文学丛刊》的不少青年作者,更未必在当今某些已经出书成名甚至出了不止一本两本的作者以下。

是的,他们是文学之星。这一批青年作家,同当代不少杰出的青年作家一样,都可能成为21世纪文学的启明星,升起在世纪之初。启明星,也就是金星,黎明之前在东方天空出现时,人们称它为启明星,黄昏时候在西方天空出现时,人们称它为长庚星。两者都是好名字。世人对遥远的天体赋予美好的传说,寄托绮思遐想,但对现实中的星,却是完全可以预期洞见的。本丛书将一年一套地出下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之后,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作家如长江潮涌,奔流不息。其中出现赶上并且超过前人的文学巨星,不也是必然的吗?

岁月悠悠,银河灿灿。仰望星空,心绪难平1

1994年初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4:5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