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人必读的300个哲理故事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王迪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王迪编著的《中国人必读的300个哲理故事》以古代哲理性故事为依据,对原有故事进行了重新撰写和编排,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充满乐趣,让读者在阅读和领悟的同时,可以举一反三,从而明智、益心。本书所选事例很有代表性,且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和学习价值,各篇故事之后的哲理感悟犹如点睛之笔,使中华民族的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和育人道理得以传承。

内容推荐

王迪编著的《中国人必读的300个哲理故事》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哲理故事中精选300篇,每一篇故事都将人生哲理以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读者,精辟独到的哲理点评更是直抵心灵深处。精辟的文字、经典的故事、深邃的智慧,一个简单的故事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人生启示。真理往往简单明了,也许一群蚂蚁,就诠释了生命和团结的伟大;也许一个微笑,就包含着自信和善良的力量;也许一抹云彩,就彰显着生活与自由的美好。《中国人必读的300个哲理故事》收录的这些故事中蕴藏着人生的哲理,犹如一扇扇虚掩的门,从那门缝中透漏一束光,等待着你推开,进入豁然开朗的境界!

目录

第一篇 读历史可以明心智:那些历史故事中蕴含的哲理

 伊尹巧做错事

 不辨假相就难明真相

 金壶妙计,难救亡政

 踊贵鞋贱的故事

 不要让外行领导内行

 墨子巧言劝鲁班

 管仲辨忠奸的启示

 卧薪尝胆才能东山再起

 庖丁解牛重在规律

 防微杜渐,避免灾祸

 毛遂自荐抓住机会

 纸上谈兵害人害己

 秦惠王巧计灭蜀国

 心细才能理乱丝

 吕不韦囤积居奇

 蹈水之道在于顺乎自然

 欲速则不达的故事

 郑人做伞越人种稻

 伯乐的儿子按图索骥

 用人应当根据实际能力

 商鞅立法搬木赏银

 项羽破釜沉舟败秦军

 姜太公具体问题具体办

 袁安卧雪为他人

 孔融慧眼识英才

 诸葛亮治南中

 以不变应万变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王述性急而能容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陈子昂摔琴成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韦诜择婿有主见

 御史巧计察奸人

 郭子仪为官之道

 李师古送礼

 刘晏不因小失大

 不以一眼废双眼

 老仆说为政之道

 王安石还藤床

 李纲起用张所

 宋太祖巧索钱

 入乡就要随俗

 利剑须磨,好弓须矫

 王守仁巧收弟子

第二篇 读人物可以知得失:那些历史人物告诉我们的哲理

 项橐难孔子

 管仲的“鹿之谋”

 晏子使楚

 优孟谏楚庄王

 范蠡急流勇退

 孟母三迁

 太公钓鱼

 师旷踏足

 合纵连横

 田忌赛马

 孙膑退兵减灶

 邹忌讽齐王纳谏

 西门豹治邺

 触龙巧说赵太后

 苏秦死后智擒凶

 甘罗十二做上卿

 张良进履

 韩信忍受胯下之辱

 外黄少年说服楚霸王

 陈平脱衣救己

 陈平智答文王问

 聪明的黄琬

 丘迟一书平息干戈

 徐童一字保古树

 孔融难上大夫

 曹操急中佯献刀

 曹冲称象

 少年华佗拜师

 诸葛亮妙计出庄

 孔明巧破断粮计

 杨修之死

 司马懿装病夺位

 司马绍智论远与近

 王僧虔巧说输赢

 石勒读汉书

 张邱建巧解百鸡

 牧童区寄杀二盗

 苏无名抓盗贼

 张巡两计胜叛军

 李光弼屡胜史思明

 郭子仪单骑退敌

 刘崇龟换刀断案

 包拯巧断牛舌案

 曹玮大败吐蕃

 杨延昭观天退契丹

 徐渭难窦太师

 康熙智擒鳌拜

第三篇 读传说可以知世情:那些神话故事中隐藏的哲理

 盘古开天辟地

 巨灵奉命治黄河

 女娲娘娘造人

 隧人氏钻木取火

 夸父追日

 祝融大战共工

 精卫立志填海

 神农氏为民尝草

 瑶姬为爱殉情

 象罔寻珠

 仓颉造字

 杜康因祸得福造酒

 黄帝造指南战车

 蚕神的传奇

 后稷的诞生

 尧帝让位于舜

 后羿射日的故事

 天狗吞月亮

 逢蒙拜师后羿学射术

 许由不想做接班人

 大禹因势利导治水

 雷公和电母的传说

 阴阳判官崔子玉

 灶王诞生的传说

 年兽的传说

 城隍老爷

 比干的七窍玲珑心

 关圣帝君

 沉香立志救母

 陶弘景佛道双修

 巫山神女瑶姬

 月老的传说

 鲁班造木鸢

 十二生肖的传说

 铁拐李成仙记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妙善公主舍身空门

 妙善朝圣成观音菩萨

 鱼篮观音点化百姓

 三面观音的传说

 龙女拜观音

 伯劳变鸟的传说

 伯牙子期,高山流水

 子贡索马

 孝子应小忍大逃

 孟女长城殉夫

 徐福为秦始皇求仙

 愚公移山的故事

第四篇 读寓言可以长见识:那些寓言故事中包含的哲理

 掩耳盗铃

 割肉相啖

 刻舟求剑

 挖井得人

 画蛇添足

 千金买骨

 不死之药

 唇亡齿寒

 画鬼最易

 讳疾忌医

 滥竽充数

 买椟还珠

 三人成虎

 守株待兔

 一鸣惊人

 曾参杀猪

 郑人买履

 自相矛盾

 东施效颦

 防冻药方

 邯郸学步

 轮扁论读书

 屠龙神技

 望洋兴叹

 狗猛酒酸

 拔苗助长

 楚人学齐语

 二人学弈

 日攮一鸡

 朝三暮四

 九方皋相马

 列子学射

 歧路亡羊

 杞人忧天

 施氏与孟氏

 郄雍捕盗

 燕人返国

 杨朱打狗

 疑邻偷斧

试读章节

第一篇 读历史可以明心智:那些历史故事中蕴含的哲理

读史可以明智。魏徵有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笑看史事,可以从中汲取到处理问题应该有的态度和方法,从而让自己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够镇定从容。

伊尹巧做错事

伊尹是商朝的建立者商汤的右相,为商汤攻灭夏朝、建立商朝出谋划策,出了不少力。但是,起初他并没有得到商汤的重用。伊尹本是商汤的家奴,平时负责种菜做饭。由于他十分聪明,又善于向别人学习,所以不仅成为种菜的好手,还有一手绝妙的做菜本领,因而颇得商汤喜爱,多次受到商汤的赏赐。虽然如此,伊尹还是不甘心做个种菜做饭的家奴,他有自己的抱负,想为国家出力,因而也十分关心时政,只是没有一显身手的好机会。

商汤是个很开明的人,能够知人善任,因此网罗了一批有识之士。为了引起商汤对自己的注意,伊尹想出了一个有点风险的好主意:有一段时间,他故意把饭菜做得不合口,不是太咸就是太淡,要不就把饭烧糊,总之,商汤吃的很不适口。终于有一天,在商汤宴请宾客的时候,伊尹又把饭菜做得很不适口。宾客们碍于商汤的面子,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勉强吃了一些。商汤看在眼里实在气愤,本来打算好好款待宾客,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好感,没想到却被厨师搞得这样不尽兴。于是就气冲冲地命人把伊尹带到面前查问原因。商汤生气地问道:“伊尹,你平常做菜很好,我也赏赐你了,并没有亏待你,对吧?”伊尹答:“是的,您待我的确很好,我很感激您。”商汤又问:“既然如此,你为何最近做菜那么不认真?不是太咸就是太淡?还在我宴请宾客的时候让我出洋相?你要是没有合理的解释,可别怪我对你不客气!”伊尹神态自若地说:“主人,做菜时不能放盐太多,太多了就咸得很不合口;可也不能放的太少,太少就会使菜变得没有味道。只有把盐和各种调料放的合适,做出的饭菜才色香味俱全。”商汤说:“是啊,你不是很清楚吗,既然如此,为何还要明知故犯?”伊尹答道:“做饭是这个道理,治理国家也是如此啊!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就比如您在最近处理的国事中就犯了操之过急的毛病一样。”商汤听到此处,知道伊尹是个难得的人才,左右的宾客也纷纷点头表示赞许,并给伊尹求情,请求商汤不要难为伊尹。商汤不仅没有难为他,还下令解除了他的家奴身份,让他陪在自己身边做谋士。不久又升任其为右相,终于成就了一番大业。

哲 理 感 悟

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得到别人的赏识,这似乎是每一个人都会问的问题。伊尹作为一名普通的种菜做饭的家奴,虽然有一腔热血,满身才华,但是却并没有被人发现。于是,他便给自己创造机会,把本来做得很好的饭菜,做得不适口,迫使商汤问明原因。伊尹就趁此机会,表达自己的高超见解,终于得到商汤赏识。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当然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只是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自身条件不同,实现自己价值,得到别人赏识的方式就会不同。只要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就一定能够成功。

不辨假相就难明真相

齐桓公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君主,他使自己的国家强盛一时,人民安居乐业,深受后代人的好评。他能够取得这样好的政绩,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知人善任,尤其是重用管仲,并拜其为相。管仲为齐国的强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有一天,齐桓公和管仲正在花园里闲谈。谈到高兴处,齐桓公竟兴高采烈地对管仲说:“丞相,我给你说件事,前几天,我去围场打猎,正当我骑马奔跑时,突然从树丛中跳出一只猛虎。我的马立时就停住了,我也吓得心惊肉跳,心想寡人不会就这样被老虎吃掉了吧。我还有好多政务没有处理呢。可是你猜后来怎样了?”

“大王没有被老虎吃掉,而是安全回来了。”管仲说。“是啊,可是你一定不会想到那只老虎怎样了。”齐桓公露出一脸神秘的样子。

“难道有人从老虎背后射了一箭,老虎死在大王面前了?”管仲问道。

“不是。”齐桓公更加得意了。

“那就是老虎跑了。”管仲说。

“是啊,那老虎与我的马儿对视了片刻,不知为什么就悄悄地离去了,你说怪不怪啊?我想上天一定是宠爱我,让我大难不死,我相信我一定能够完成祖传基业,把齐国建成诸多国家中最强盛的国家。这是上天的安排啊!”齐桓公深情地说。

“大王,您当时是不是背向着太阳啊?”管仲问道。

“是啊,这又有什么关系?”齐桓公反问道。

“相传,有一种专门吃老虎的猛兽,叫骏。这种猛兽的样子酷似马。既然您当时背向太阳,老虎就是面向太阳了。阳光刺眼,老虎看不清楚,就把马当成骏了,所以老虎就跑掉了。”管仲分析说。

齐桓公听到这里,刚才的兴奋劲都没了,而是有些沮丧,还以为这是上天眷顾他呢,谁知被管仲这么一说,根本不是,刚才那得意忘形的样子岂不是会让管仲笑话了,于是心中又泛起些许懊恼。

管仲看出了齐桓公的心思,就说:“大王,您不必懊恼,您应该高兴才对啊,这是上天给您的暗示啊。”

“什么暗示?”齐桓公追问道。“大王,上天是告诉您一个治理国家的良策!假相不辨,真相难明啊,正是因为老虎不明马和骏的区别才会悄悄溜走。自然界是这样,您处理政务也是如此啊!”管仲说。

齐桓公沉思片刻,深有体会地说:“的确如此,我不会再相信什么上天眷顾,而是要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把齐国治理好啊!”

哲 理 感 悟

生活中存在许许多多的假相,绝大部分并不是人为的,而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能否辨明假相,往往是成为通向事业成功的关键之路。

故事中老虎不辨马和骏,从而丧失了一顿美餐,而管仲却能以此引申到治理国家,值得我们现代人深思。如何才能辨别真伪?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是重要前提。只有如此,才能在关键时刻识破假相,取得成功。否则只能像那只老虎一样,白白错过一个好机会啊!

金壶妙计,难救亡政

春秋战国时期,纪国因为朝政腐败,民不聊生,人心涣散,最终被强大的齐国所灭。齐国灭纪以后,齐国国王励精图治,吸取纪国亡政的经验教训,采取一系列有利于笼络人心的政策,使齐国出现了一段繁荣的时期。

一日,齐景公由宰相晏婴等大臣陪同到纪地视察,纪国的一位前臣为了讨齐景公欢心,给自己封个一官半职,就拿着偶然得到的一把金壶送给齐景公。齐景公拿着这把金光闪闪的金壶很是喜欢。这把金壶不仅做工精美,壶身上还雕刻着各种花纹,而且据说它还是纪国国君祖传的宝贝。

齐景公把壶拿在手中,仔细把玩。当他打开壶盖的时候,发现里面竟然有两个竹简。他打开其中一个竹简,只见上面写着这样一段话:不要吃翻转过来的鱼;而另一个竹简上则写着:不要骑走不快的马。齐景公低头沉吟片刻,对晏婴说:“我明白这两句话的意思,不要吃翻转过来的鱼是要告戒大臣不要贪财,而不要骑走不快的马是要告戒国王不要任用不能干事的人,对吧?”晏婴说:“大王说的很对,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个治理国家的良策啊!如果我们齐国的每一个大王都能够真正做到这两点,那么我们齐国必然长盛不衰啊!”齐景公点头表示赞许,于是又问:“既然纪国有这么好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怎么还是亡国了呢?”晏婴说:“大王,好办法是用来治理国家的,纪国的人把它装进金壶里,却不知道拿它来治理国家,这么好的办法不用岂不是太可惜了?所以,金壶妙计,难救亡政啊。”

哲 理 感 悟

遇到问题却没有解决的办法,是很难把事情办好的。同样,如果遇到问题,虽然有解决的办法却不用于解决问题,还是不能把事情办好。

在故事中,纪国有那么好的治理国家的办法,却不为我所用,把它装在金壶里,不加理睬,最终难逃灭亡的厄运。假设纪国面临困境的时候,能够采用金壶中的妙计,说不定就不会被齐国所灭。  当今,处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有丰厚的知识积淀,才可能取得成功。另外,学知识也不要死啃书本,做个书呆子,最重要的是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应用到工作实践中来,否则,脑子里装了一堆知识,无法用于实践,等于没有知识,自然也不会取得成功。

P1-6

序言

人生看似漫长,实则短暂,当我们走在这条路上的时候,时光已经随着我们的脚步或快或慢地悄悄掠过。回望走过的路,有些人会唏嘘,有些人会庆幸;面对未来,有些人信心满满,有些人彷徨茫然。那么,不妨这个时候驻足,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我们该如何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我们该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不可否认,许多人在实现理想的路上走了弯路,其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在孤独前行。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没做好自己,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那么,他们的孤独也就不足为奇!所以说,修身,我们才会告别孤单,携手前行!

当我们做好了自己,我们这个时候还需要深谙处世的哲理。当我们在为有人帮助自己洋洋得意的时候,我们已经忘记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可以说,生活中的每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都蕴含着值得我们思考的哲理,明理,我们才会把握自己前进的方向,让自己能够笑看发生在自己或者别人身上的种种不幸,亦或是种种万幸!明理,我们才能找准方向,踽踽而行!

前进的路上,没有了孤独,把握了方向,这个时候我们还需要一点智慧。所谓智慧,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一个人前进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开动脑筋,用我们的智慧来找到打开问题之门的钥匙!拥有智慧,我们才能解决问题,前行的路上才会畅通无阻!当我们有了别人的帮助,把握了前进的方向,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那么,理想对于我们而言,已经不再显得那么遥不可及!

正基于此,我们推出了《中国人必读的300个修身故事》《中国人必读的300个哲理故事》以及《中国人必读的300个智慧故事》。这三本书从三个方面为大家讲述了我们该如何修身、如何明理、如何拥有智慧,从而使我们在人生的路上能够少走弯路,使我们能够尽快到达成功的彼岸!

最后,用《大学》中的一段话与读者共勉: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编者

2013年10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2: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