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观念涉及人类社会生活之经济、政治、道德等重要领域,关乎天下、国家、社会、群体、个人等实体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分配关系,它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论域。《公私辨(历史衍化与现代诠释)》由陈乔见所著,本书立足于先秦经子文献,旨在对先秦公私观念做出完整梳理,辨析先秦诸子之公私观念的本质,着重深入阐发古典儒家的公私观念以及儒家式公共哲学的理论意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公私辨(历史衍化与现代诠释)/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陈乔见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公私观念涉及人类社会生活之经济、政治、道德等重要领域,关乎天下、国家、社会、群体、个人等实体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分配关系,它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论域。《公私辨(历史衍化与现代诠释)》由陈乔见所著,本书立足于先秦经子文献,旨在对先秦公私观念做出完整梳理,辨析先秦诸子之公私观念的本质,着重深入阐发古典儒家的公私观念以及儒家式公共哲学的理论意蕴。 目录 序 导论 一、现代视域下对传统公私观念的诊断 二、以今释古的正当性与必要性 三、本书旨趣与结构 上篇 中国哲学史上的公私之辨 第1章 前诸子时代的公私观念 一、公私考 (一)公私原义考 (二)《诗》《书》中的公与私 (三)《左传》《国语》中的公与私 二、封建制度与公私观念 (一)天下国家与公私观念 (二)公室与私家 (三)公忠与私忠 第2章 先秦诸子的公私之辨及其政治哲学的内涵 一、孔门公私观念 (一)公事不私议 (二)孔子贵公 二、墨家:举公义与尚贤 三、道家:道无私 四、法家公私观念 (一)商鞅:明分公私与任法去私 (二)《管子》:以法治国与废私立公 (三)韩非:公私对立的强化 五、稷下道家:天道无私与君王法天 六、荀子的公私之辨及其对法家的超越 (一)“公道通义”与超越性原理 (二)心术之公患与解蔽 七、《吕氏春秋》:贵公与去私 附:《说苑·至公》和嵇康《释私论》 八、本章小结 第3章 宋明理学的公私之辨及其道德哲学的转向 一、理气公私之辨 (一)公共之理气与个体之存在 (二)性理之公与形气之私 二、理欲公私之辨 (一)天理之公与人欲之私 (二)着意循理便是有我之私 三、义利公私之辨 (一)义利即公私 (二)有意为公亦是私 四、仁公之辨 第4章 明末至清末的公私之辨及其权利哲学的转向 一、为“私”“欲”正名 (一)李贽: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 (二)陈确:有私所以为君子 二、明清之际公私观念的重构 (一)黄宗羲:对“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的批判 (二)顾炎武: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 (三)王夫之:公欲即公理 三、戴震对理欲公私之辨的解构与新诠 (一)理者存乎欲者也 (二)以无私达天下之情,遂天下之欲 四、清儒对“大公无私”的批判 (一)程瑶田:遂其私而一归于公 (二)龚自珍:“三无私”的颠覆与公私关系的多元性 下篇 儒家公私观之重构 第5章 国民群己之间——儒家公私利益观 一、个体权益 (一)“小人喻于利”辨正 (二)仁义与人权 二、民生与民权 (一)富民与教民 (二)士庶百工之利 三、国家利益 (一)国家利益的必要性 (二)公私之间与藏富于民 (三)由“公”而“共” 四、社会福利 五、再论义利公私之辨 (一)义利之辨不等于公私之辨 (二)儒家与集体主义辨正 六、与诸子之比较 (一)墨子:兴天下之利,以自苦为极 (二)杨朱:为我与无君 (三)商鞅:强国与弱民 第6章 门内与门外——儒家公私领域理论发微 一、齐家与治国 (一)从“父子互隐”与“不隐于亲”说起 (二)事亲有隐无犯,事君有犯无隐 二、公法与私情 (一)舜负父而逃:公法与私情不可偏废 (二)周公诛管叔:公法胜私情 (三)舜封弟有庳:明分公义与私恩 (四)他者与寻求正义的不同方式 三、私域自治与公域法治 (一)无讼与私域自治 (二)门内之治恩掩义,门外之治义断恩 (三)法家的诠释及其与儒家的比较 四、儒家法治论 (一)礼的法学定性 (二)儒家的法治意识 (三)法治与人治辨正 (四)礼法、人情与人的尊严 第7章 合外内之道——儒家公德私德论 一、公德与私德辨正 (一)从“儒家公德阙弱论”说起 (二)公私领域与公德私德 二、仁之私己性与公共性 (一)为仁由己:仁与个体德性的完善 (二)仁者爱人:仁与群体价值的关怀 (三)从七位仁者看仁之公私性 三、恕与社会交往伦理 (一)恕的形式结构 (二)恕道之所以为金律 四、儒家忠德之真谛 (一)忠之一般义 (二)“与人忠”与社会交往伦理 (三)“君臣之忠”与公共事务伦理 五、儒家孝道与公私生活 (一)前儒家之孝的政治向度 (二)儒家之孝的家庭伦理转向 (三)家庭孝德的政治意义 (四)家庭孝德与社会公德 (五)家庭孝道与社会公义 六、从儒家看道德与政治之关系 (一)为政者之个人道德的公共性 (二)道德价值之于政治的范导性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