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上海最有腔调、最有人气的咖啡馆;
多家杂志频频拍摄报道、《小时代》剧组独家拍摄取景、广大文艺青年常聚此地;
……
一百个文艺青年,有一百个咖啡馆的梦想。而,哪个才是属于你的现实?
资深文青老麦,曾是银行高管,却辞职开了这间咖啡馆。
不久,老麦咖啡馆就成了上海时尚文化的聚集地,老麦在《老麦咖啡馆》的书中,首次披露独家经营之道,告诉你如何打造独立咖啡馆的灵魂所在;此外,你还会在老麦的《老麦咖啡馆》中读到那些人来人往藏匿的老故事。
桃江路25号。
这里有家咖啡馆,老麦咖啡馆。
这里的地砖来自旧时代,桌椅改自老床板,浴缸里却种满了小雏菊。
它让名流慕名而来,让媒体频频选景,让路人停留在这复古时空之中。
流浪歌手、失意模特、赌场大哥、摄影师和老特工在这里穿梭登场,《小时代》剧组前来拍摄,欧阳应霁也曾垂青……
你或许知晓,停留,驻足而过。但,你不曾知道这里上演过怎样的人来人往,创始人老麦有着怎样的神秘经历,这里藏匿着怎样的好时光和老故事。
在《老麦咖啡馆》中,作者首次讲述这家咖啡馆的前世今生,披露独家经营细节,描绘出一家独立咖啡馆的灵魂。《老麦咖啡馆》作者老麦用文字和手绘,将藏在这里的传奇、疯狂、炙热、暧昧、迷失故事,还原出逝去的时光。
【一百个文艺青年,有一百个咖啡馆的梦】
我多想和你
摇摇晃晃
坐上有轨电车
漫无目的地游荡
或者,找一家小小的咖啡馆
就坐在阳光细碎的街旁
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
把一切都遗忘
多少的帝王将相
早已尘土飞扬
只有那些云上的日子
永刻在我的心上
望着后退的街景
涌起无名的忧伤
我们是否就这样老去
在一程又一程的旅途之上
这是我在E城的一家咖啡馆,用餐巾纸写下的诗句。
近景是来来往往的有轨电车和匆匆忙忙的红男绿女,而远景是起伏的山坡与大海,以及如积木般点缀在山坡上的房舍。天空中有棉花糖样的云朵在移动,清真寺的传音塔在天边此起彼伏,勾勒出一幅线描水彩画……此时此刻,良辰美景,我本应举杯畅饮,但是在美景的衬托之下,我的思念反而愈发泛滥,一种叫隐痛的东西渐渐浸透了我的全身。我不得不说,只有在咖啡馆,我才有这样的感受,只有闻着咖啡的醇香,我才能写出几行歪诗,似乎,也只有在咖啡馆,我的思念才来得特别真切。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咖啡馆里昏黄的灯光?还是咖啡的香味本身就是一种催化剂?是咖啡馆墙上老旧的招贴画?还是咖啡馆的桌椅早已积满了前世文人骚客的微分子?是侍者脸上似有还无的微笑?还是空气中飘浮的喃喃音符?似乎都是,又都不是。
自咖啡馆几个世纪前在欧洲流行开来,咖啡馆从来就不仅仅是个喝咖啡的地方。音乐家在这里谱曲,文学家在这里构思,哲学家在这里冥想,情侣在这里亲吻,诗人在这里吟哦,游客在这里看风景,失恋者在这里徘徊,失业者在这里发呆,连革命党人也在咖啡馆里谋划。
咖啡,一种经由咖啡树的果仁烘培,磨成粉末后,经过冲泡,会散发出令人陶醉的香味的饮品,轻咽一口,也会刹那间让人神采飞扬,魅力四射。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咖啡的起源只有(那个著名的牧羊人之说),但大部分人都承认,埃塞俄比亚才是咖啡真正的故乡。在那里,喝咖啡的历史远到无法考证,而后才传到阿拉伯世界,再后来风靡欧洲,再之后流传到全世界。咖啡流行到哪里,那里的文化和经济都会受到影响。人类的历史似乎也可以分为无咖啡的历史和有咖啡的历史。有咖啡的历史才充满色彩、浪漫和欢愉,小小的黑色豆子似乎有灵魂附体,冲着你微笑,让你迷醉。
……
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