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绪论
1 “十次小组”初识——角色的转承
2 “十次小组”门阶认知——“内”“外”“内与外”
3 “十次小组”解析——“中介”理念之策略导入
4 整体关联:迷宫式的清晰
5 “社会对应物”:社会属性的内外辨析
6 “CIAM格网”:现实特质转向的分析工具
7 “大量性”恒定的动态陈述
8 “As Found”美学:现实的真实认知
9 批判性重建
10 启示性延展:“新毯式建筑”探究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索引
图片来源
致谢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现世的乌托邦(十次小组城市建筑理论) |
分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作者 | 朱渊 |
出版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目录 0 绪论 1 “十次小组”初识——角色的转承 2 “十次小组”门阶认知——“内”“外”“内与外” 3 “十次小组”解析——“中介”理念之策略导入 4 整体关联:迷宫式的清晰 5 “社会对应物”:社会属性的内外辨析 6 “CIAM格网”:现实特质转向的分析工具 7 “大量性”恒定的动态陈述 8 “As Found”美学:现实的真实认知 9 批判性重建 10 启示性延展:“新毯式建筑”探究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索引 图片来源 致谢 内容推荐 “十次小组”是20世纪中叶在CIAM之后出现的具有革命气质与实践追求的城市与建筑设计的年轻团体。本书不仅是关于“十次小组”的专题研究著作,还是一部由此延展的相关城市与建筑关联的探索性专著。全书始于“十次小组”与CIAM的决裂与继承,将“现世的乌托邦”的核心论题逐步引入“十次小组”特性的“中介”之解。其中,“整体关联”“社会对应物”“CIAM格网的分析工具”“大量性”“As Found”美学等,表述了研究的核心内容。最后,基于批判性重建,本书以“新毯式建筑”理念的提出,对未来城市与建筑之间的发展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 《现世的乌托邦(十次小组城市建筑理论)》由朱渊所著,《现世的乌托邦(十次小组城市建筑理论)》适于城市设计及理论、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历史等相关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阅读,还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与研究生的教学参考用书。 编辑推荐 《现世的乌托邦(十次小组城市建筑理论)》由朱渊所著,朱渊博士学位论文的主要贡献是填补了国内学界在“十次小组”研究领域方面的理论空白,使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世界现代建筑运动发展的历史脉络得以完整系统地呈现;其次,该书抓住“中介”的特定视角,对十次小组进行了较为整体的探析,并主张对现代城市呈现的多维、编织、流动、建筑城市化、城市网络化、“迷宫式的清晰”,以及形态构成等进行多方位的剖析,突破了传统编年史体系的研究常规,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书中关于“大量性”、“毯式建筑”“批判性重建”等理论概念的研究则对我国当今的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
随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