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兴集:闻道·播火·摆渡》汇集了资深翻译家何道宽的著述40篇,完整地反映了何先生学术轨迹和学术贡献。全书共8章,分别为:借火与播火,麦克卢汉研究,媒介环境学研究,伊尼斯研究,莱文森研究,其他传播学派研究,文化史、媒介史及人类学研究,心路与足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夙兴集(闻道播火摆渡) |
分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作者 | 何道宽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夙兴集:闻道·播火·摆渡》汇集了资深翻译家何道宽的著述40篇,完整地反映了何先生学术轨迹和学术贡献。全书共8章,分别为:借火与播火,麦克卢汉研究,媒介环境学研究,伊尼斯研究,莱文森研究,其他传播学派研究,文化史、媒介史及人类学研究,心路与足迹。 内容推荐 《夙兴集:闻道·播火·摆渡》是真正的“何道宽精粹”,也是“何道宽的学术人生”。面对30多年研究、40余种著译、逾1400万字的作品,何先生亲自挑选了40篇文章,集结成册,既是对自己学术生涯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对热爱其作品的读者的回馈。 全书分八章:借火与播火,麦克卢汉研究,媒介环境学研究,伊尼斯研究,莱文森研究,其他传播学学派研究,文化史、媒介史、传播史、人类学及其他,心路与足迹。何先生的学术轨迹和志向清晰可辨:夙兴夜寐,只为中西文化的沟通。 读《夙兴集:闻道·播火·摆渡》,相信读者诸君定有同感:一流的翻译家也是一流的学问家。 目录 序一 他为人类才智的地球村铺路/保罗·莱文森 序二 我看“何道宽现象”/吴予敏 序三 培本固基传诸后世/景海峰 自序:把学问做下去,直至永远 第一章 借火与播火 1 介绍一门新兴学科:跨文化的交际 2 比较文化之我见 3 比较文化的新局面:评国内首批跨文化交际学专著 4 《无声的语言》译者序 5《超越文化》第一版序 6 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中的崇“二”心理定势 7 和而不同息纷争: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调适 8 简论中国人的隐私 9 中华文明的生命力 10 论美国文化的显著特征 第二章 麦克卢汉研究 11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播种者和解放者 12《理解媒介》译者序跋 13 媒介即文化:麦克卢汉媒介思想述评 14 《机器新娘》译者序 15 《麦克卢汉书简》译者序 第三章 媒介环境学研究 16 “媒介环境学译丛”总序 17 异军突起的第三学派:媒介环境学述评之一 18 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命题、源流与阐释: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五 19 破解史诗和口头传统之谜:《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评析 20《技术垄断》译者序 21《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译者序 第四章 伊尼斯研究 22《变化中的时间观念》译者序 23《帝国与传播》第一版译者序 24《传播的偏向》第二版译者序 第五章 莱文森研究 25《莱文森: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立体型的多面手》 26《数字麦克卢汉》译者序 27《手机》译者序 28《软利器》译者序 第六章 其他传播学学派研究 29 《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译者序 30《传播学批判研究》译者序 31《传播学概论》译者序 第七章 文化史、媒介史、传播史、人类学及其他 32 游戏、文化、文化史——《游戏的人》给当代学者的启示 33 《中世纪的秋天》译者序 34 《17世纪的荷兰文明》译者序 35《字母表效应》译者序 36《与社会学同游》译者序 37 《裸猿》第一二版译者序 38《菊与刀》译者序 第八章 心路与足迹 39 学术小传:架桥铺路、沟通中西是我的梦想 40 奋斗与奉献 附录 一、山高水长:记何道宽先生 /郁龙余 二、传播思想史的先行者 /陈世敏 三、从跨文化研究到媒介环境学 /林文刚 后记 |
随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