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篇 羌源
文明初曦的彩霞
文明伊始的华章
时光倒流五千年
石棺葬的发现简史
扑朔的源流之谜
一切源于羊
改变历史的动物
西亚游走的精灵
华夏最早的牧羊人
破译羊与羌的密码
链接:甲骨文中的“羌”
高原峡谷中的来客
夷夏背景中的氐羌
乱世之中的危卵
气候的震荡与南行
岩画中远去的羌影
两江峡谷间的来客
链接:当代羌族分布概况
附录:“尔玛”称谓考辨
第二篇 羌城
辉煌千年的要塞
羌地的城市地理
羌绣之乡汶川县
九顶山下的凤仪镇
吉祥之地理县
千年历史的北川羌
链接:羌区行政沿革简史(至清代)
第三篇 羌寨
村落文明的基石
阿尔村的树皮鞋
蒲溪寨的古风
黑虎寨的孝帕
北川羌的龙灯会
东方的神秘古堡
羌碉的历史影纹
黄泥垒成的世界
深山迷宫桃坪寨
羌族建筑的博物馆
站在历史的歧路口
第四篇 羌俗
神秘的十月历
神秘的太阳树
历史记载的羌年
两个不同的年历
成都平原的推力
华夏远古的历法
《夏小正》的新解
一切向大山致敬
猴头帽的工匠
丰产崇拜的年节
阿尔村的“祭山会”
年节的“神羊愿”
崇山峻岭间的挂红
三回九转的定亲
男女有别的花夜
正席的送亲仪式
一个村寨的流水席
链接:羌寨婚礼的三种角色
附录:2006年直台寨余家婚礼主要费用清单
寻找牧神的乐器
寻找羌笛师傅
寻找羌笛技术
论证羌笛的雏形
颠覆已知的发现
人与仙女的对话
舞台下的两代传承人
羌族版本的“天仙配”
人与仙女的对话
结构与功能的辨析
变数与未知的路道
自然与生态的食俗
羌食对华夏的贡献
羌腊肉源于成都
独特的洋芋糍粑
每天有每天的金黄
云朵上的花蕾
羌族男子的“身份证”
鞋子的神话学密码
手工艺术的明信片
探密羌绣的源头
链接:羌族多彩的服饰
源自远古的艺术
华夏最早的舞蹈者
敲响神性的大门
民间歌舞的明信片
链接:羌族的歌舞
存亡之间的言说
生命换回的言说
历史遗留的窘况
语言自身的困境
时光会给出答案
第五篇 羌人
一日长于千年
食时之前的劳作
大有来头的晨饭
未时的田野生活
亥时的火塘
活态的百科全书
禹是一位巫师
释比身份的结构
释比的成长历史
深夜见证的踩红铧
链接:释比的法术
释比的时光简史
一个神秘的商贩
红色释比马成林
释比兄弟的梦境
链接:神圣的法器
桥梁史的博物馆
只有索桥让我着迷
文本追溯古羌的桥
莋人与他们的桥
桥梁史的博物馆
峡谷中的彩虹
逝于大地的叠溪
最早也是最后的记录
维歇尔式地震仪疯了
城隍庙前的悲剧
灾难并没有结束
第六篇 寻羌
深入禁区的中央
1898年的汶川影像
龙溪乡的托马斯
亲密接触北川禹迹
附录:西方人羌地探险简表(1949年前)
叩开陌生的大门
最早的边疆考察者
影像大师的羌地之旅
女民族学家的历险
附录:民国时期中国学者羌地考察简表
分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