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引言
第一章 伽达默尔诠释学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古典诠释学的产生
第二节 哲学诠释学的形成及其理论特征
一、哲学诠释学的理论萌芽
二、现象学运动:哲学诠释学的源起
三、实际性诠释学(Hermeneutics of Facticity):哲学诠释学的问题
四、海德格尔后期的存在论:哲学诠释学的根基
五、哲学诠释学的形成及其理论特征
第三节 与先验诠释学和现象诠释学的区别
第二章 伽达默尔诠释学哲学的本体论
第一节 现象学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
第三节 伽达默尔诠释学哲学的本体论
第三章 哲学诠释学方法论
第一节 伽达默尔诠释学哲学的方法论基础:诠释学经验
第二节 诠释学经验分类
一、不以使用为目的的诠释学经验
二、以使用为目的的活动中的诠释学经验
第三节 伽达默尔诠释学哲学的方法论:对话
第四章 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艺术经验理论
第一节 游戏
第二节 图像
第三节 伽达默尔论艺术经验的时间结构
一、存在论的时间观
二、艺术经验的时间结构
第四节 哲学诠释学视野中的艺术创作与接受
第五节 伽达默尔艺术意义问题的争论与反思
一、艺术意义的标准
二、伽达默尔诠释学艺术意义问题的限度
第五章 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视野中美的本质
第一节 美的本质是一种站立在家中的经验
第二节 美是一种精神能量
第三节 伽达默尔美的本质问题的限度
一、伽达默尔美的本质问题的理论特色
二、伽达默尔美的本质的限度
第六章 伽达默尔诠释学的美与真
第一节 哲学诠释学真理观的理论资源
一、古希腊时期的真理观
二、认识论的真理观
第二节 哲学诠释学真理观
第三节 美对于探索真理的贡献
第四节 伽达默尔美与真问题的限度
一、伽达默尔诠释学真理观的限度
二、伽达默尔诠释学美与真关系的限度
第七章 伽达默尔诠释学的美和善
第一节 美和此在对善的判断力
第二节 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第三节 伽达默尔诠释学善的理念的限度
一、价值观的现象学改造
二、伽达默尔善的本质的限度
第八章 伽达默尔诠释学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一节 伽达默尔诠释学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美学对当代西方美学的影响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伽达默尔的美学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视野中伽达默尔诠释学美学思想的局限
第二节 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美学对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补充和启示
第十章 对伽达默尔诠释学美学思想基本问题的反思
第一节 反思伽达默尔诠释学对美的探讨方式
一、对诠释学经验概念的反思
二、对游戏和构成物概念的反思
三、对精神能量概念的反思
第二节 理解与创造
一、艺术创造与理解之间的差异
二、理解与创造之间的转化
第三节 语言与意义
一、西方逻各斯中心和语音中心的语言观
二、中国的天人合一与文字中心的语言观
三、基于语言与意义关系中的中西诠释学传统比较
第十一章 构建生态的诠释学美学思想
第一节 生态诠释学的本体论
一、生态诠释学的本体
二、生态存在论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生态美学的基本问题
一、对科技理性的反思
二、整体性思维
三、重新构建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生态视野中审美经验的本质
五、构建人类新的审美能力
第三节 生态美学的逻辑困境
第四节 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美学对构建生态美学的方法论意义
一、生态美学方法论问题的形成
二、对话作为生态美学的方法论基础
三、生态美学对话的过程
四、对话是克服生态美学困境的方法论基础
结语
附录 言辞与图像中的艺术作品——“如此的真实!如此的存在!”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