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一生文韬武略,即使是放在古今中外的国家领导人当中来比照,也极为突出。着眼于学习造就人才的视角,曾珺所著的《毛泽东诗传(插图本)》对毛泽东自幼至老的所有文学习作作品及相关背景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汇编和梳理,尤其可贵的是其中不少毛泽东诗词手迹是第一次在档案馆之外现身。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毛泽东诗传(插图本)(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
作者 | 曾珺 |
出版社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毛泽东一生文韬武略,即使是放在古今中外的国家领导人当中来比照,也极为突出。着眼于学习造就人才的视角,曾珺所著的《毛泽东诗传(插图本)》对毛泽东自幼至老的所有文学习作作品及相关背景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汇编和梳理,尤其可贵的是其中不少毛泽东诗词手迹是第一次在档案馆之外现身。 内容推荐 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他既是杰出的现实主义者,又是纯粹彻底的理想主义者。有人评价他是“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国家”。 相比于政治家、军事家等身份,毛泽东的“诗人”身份才是凸显其“惊才风逸,壮志烟高”气质的不二标签;由此,他的诗词(书法)作品和读书笔记原稿就成了窥探其瑰丽人格和奇特命运的最佳锁匙。 《毛泽东诗传(插图本)》对毛泽东自幼至老的所有文学习作作品及相关背景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汇编和梳理。《毛泽东诗传(插图本)》由曾珺所著。 目录 第1章 乡村少年 第2章 师范生的诗情 第3章 奔向广阔的社会 第4章 心路的转折 第5章 明月寄相思 第6章 走向武装斗争 第7章 战地诗篇 第8章 苏维埃政府主席的心情 第9章 长征颂 第10章 抗日烽火 第11章 解放凯歌 第12章 唱和柳亚子 第13章 换了人间 第14章 伟人之情 第15章 “大跃进”年代里的诗作 第16章 在中苏论战的日子里 第17章 春秋吟 第18章 风流唱尽 后记 试读章节 一、诗人出世 韶山浓郁的乡土文化氛围为毛泽东成长为一名出色的诗人提供了肥沃的文化土壤,八岁的他写下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 北纬27度51分40秒至28度1分53秒,东经112度23分53秒至112度38分13秒。中国,湘潭,韶山。 这个地方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五千年前,舜帝从都城蒲坂(今陕西永济县西蒲州)出发南下巡视,一路渡过黄河,穿过长江,跨过洞庭湖,再顺着碧波荡漾的湘江一直往南,来到了湘潭。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舜帝深深为之吸引,遂命乐工奏起动听的“韶乐”助兴。美妙的音乐竟引来凤凰飞舞。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为“韶山”,它所环抱着的一块狭长谷地便是韶山冲。千百年来,韶山独特的传奇色彩引来无数文人雅士到此登临山水,作诗颂曲,更为韶山增添了几分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 纵览古今中外杰出的诗人,莫不是从小受到成长地的文化熏陶,然后从民间和前人处汲取文化素材,最终形成自己独特诗文风格的。韶山固有的地域文化,就对生长在这里的毛泽东日后的诗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93年12月26日,清光绪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后来成为一代诗文大家的毛泽东就诞生在这片诗乐山水之中。 韶山毛氏原籍江西。明代建朝之初,毛氏始祖毛太华随军远征云南,后又移居湖南湘乡县。他的两个儿子成家之后又迁移到毗邻的湘潭县韶山冲居住,在此定居务农。到毛泽东这一辈,毛氏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大约五百年。 毛泽东的父亲名叫毛贻昌,字顺生,号良弼。母亲姓文,在同族姐妹中排行第七,人称文七妹。文七妹的娘家在湘乡县唐家坨(后改为棠桂阁),距离韶山冲仅十余华里。毛贻昌和文七妹对毛泽东的出生非常重视。按照习俗,毛泽东出生三天以后才洗了澡。父母盼望他有一个好前程,还请了一个算命先生为他占卜。毛泽东的八字中缺水,父亲给他取名泽东,字咏芝(后改为润之)。 在毛泽东出生前,文七妹已经生过两个孩子,但都夭折了。出于毛泽东平安长大的期望,文七妹抱他到娘家那边的一座石观音小庙认了一块巨石作干娘,并给他取了个“石三伢子”的小名。据传,古时这里有一只孽兽为害孩童,观音移来巨石镇压之,从此安宁。当地人就将这块石头命名为“观音石”。文七妹这种朴素的做法多少是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吻合的,最终倒也颇显效果。此后,不但毛泽东平安无事地长大了,她还在1896年和1905年先后生下了毛泽民和毛泽覃,并将他们养大。 少年毛泽东生活的韶山,其现实情况远比美丽的历史传说要糟糕。和旧中国其他许多地方一样,这里也为贫穷、落后、愚昧所笼罩。这从当时流传在韶山一带的两首民谣就可以看出来:“韶山冲,冲连冲,十户人家九户穷;养女莫嫁韶山冲,红薯柴棍度一生。农民头上三把刀,税多、租重、利息高;农民眼前三条路,逃荒、讨米、坐监牢。”“农民苦,农民苦,打下粮食交财主;年年忙,月月忙,田里、地里、仓库里光。” 与寻常人家相比,毛泽东家里的经济状况算是很好的。毛贻昌年轻时在外当了几年兵,眼界较为开阔,也善于经营。到毛泽东出生时,靠着贩牛和谷米生意,他已经积攒下不少财富,算得上当地的一个财东了。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毛泽东成长为一名像他一样生财有道的精明商人。所以,除了让幼年毛泽东帮助干一些农活外,毛贻昌还让他学会记账并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做。 在旧中国,能靠着自身的艰苦奋斗积累下殷实家底的,性格上多有一个共同点:精明能干,克勤克俭。毛贻昌就是这一类人的典型代表,他还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也成为这样的人。所以,对家中的长子毛泽东,毛贻昌的要求自然更加严厉。以至于多年后毛泽东回忆起父亲的严厉时,还说:“他是一个严格的监工,看不得我闲着,如果没有账要记,就叫我去做农活。他性情暴躁,常常打我和我的两个弟弟。”然而,这种严厉的教育也使毛泽东受益匪浅。他后来也说:“他的严厉态度对我大概也有好处,这使我干活非常勤快,使我仔细记账,免得他有把柄来批评我。” 毛泽东母亲的娘家在当地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文七妹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文氏家族中却不乏一些通晓文墨的文化人。毛泽东更喜欢去文家消磨时间。除了能享受到大人们更多的疼爱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可以在当私塾老师的八舅文玉钦那里有一搭没一搭地旁听一些“子曰”之类的圣贤之书。闲暇时候,毛泽东喜欢和周围的小伙伴们玩耍,还常常惹出一些乱子。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对一个孩童尽情释放自己的天性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毛泽东的许多诗词作品,大多不拘格式。其实创作上的随性和毛泽东儿时的生活环境是有一定关联的。 1901年春节,八岁的毛泽东去外婆家拜年。看到了挂龙灯、耍狮子的庆新年的热闹场面,他随即作了生平第一首“诗”: 狮子眼鼓鼓,擦菜籽煮豆腐。 酒放热气烧,肉放烂些煮。 这与其说是一首“诗”,倒不如说是一首顺口溜。但对一个八岁的孩子来说,此时在他的思想中已经朦胧出现了一种诗意的感觉。“诗”中提到的“擦菜籽”,是湖南当地人自制的一种腌菜,用“擦菜籽”和豆腐一起煮,是一道十分美味的菜肴。短短四句,却也道出了过年时的热烈气氛和乡村少年的欢乐之情。 P1-4 后记 毛泽东既是伟大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时至今日,市面上关于毛泽东诗词的书已经是汗牛充栋,这些书大多是就诗词论诗词,或加以注释、或阐释写作背景,做成了诗词学习的普及读物。 毛泽东诗词不仅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他一生波澜壮阔的真实写照,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历史记录。因此,在解读毛泽东诗词之时,不应该止步于诗词本身,而应该通过这个媒介,进一步地把这个大人物和那个大时代完整地呈现给读者。这既是《毛泽东诗传》一书在取径方面与其他毛泽东诗词类书籍的不同之处.也是笔者希望通过这本书所要达到的效果。 读毛泽东诗词,不能仅仅局限于毛泽东为数不多的自创诗词,还应该关注他在不同场合下摘录、使用前人诗文名句的现象。一切诗词创作都离、不开继承前人优秀的创作手法和技巧。毛泽东也不例外。他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览阅一切伟大诗人的优秀诗篇。据统计,在毛泽东的藏书之中.他亲自圈画批注过的就有1180首诗、378首词。在他的诗词创作活动中.前人之作信手拈来的现象比比皆是。五言诗《挽易昌陶》中“悲叹有余哀”出自曹植诗作;《贺新郎·别友》首句“挥手从兹去”出自李白诗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尾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李贺诗作。在文章、书信、讲话和批示中,他也时常引用前人诗文名句,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运用之妙都可谓前无古人。因此,我们应该将这种摘录、引用同毛泽东的自创诗词一样看作他诗词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本书关注的一个重点。当然,由于数量繁多,本书只在部分章节中对其中一些作了阐释。 读毛泽东诗词,重点还要落在诗人的自创诗词上。在毛泽东逝世20周年之际,编辑、出版毛泽东著作最权威的单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重新出版了《毛泽东诗词集》。这部诗词集共收录了毛泽东诗词67首。其中,正编部分42首,附编部分25首。正编部分除《贺新郎·别友》、《七律.吊罗荣桓同志》和《贺新郎·读史》外,其他都是毛泽东生前公开发表过的。在《毛泽东诗传》中,除了介绍这67首诗词外,笔者还收录了一些依据于当事人的回忆但可认定为毛泽东自创的诗词。当然,这部分诗词无论在艺术上还是思想上,都逊色于已经公开出版的毛泽东诗词,而其中毛泽东少年时所作的“诗词”严格意义上来说只算得上是“顺口溜”,但毕竟是毛泽东诗词创作生涯的起步,读来倒也另有一番滋味。 由于时间仓促,个人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和偏差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曾珺 书评(媒体评论) 毛泽东不仅熟悉古代诗人,而他自己就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毛泽东的诗具有古代诗人的伟大品质。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共产党里门话文写得最好的还是毛泽东! ——胡适:《胡适口述自传》 正像毛自己所说的,他没有继承人……他的意思是,据他看来,伟大的领袖人物——丘吉尔、甘地、戴高乐——是世界上不会再出现的那种医治人类创伤的历史事件的产物。从这个意义来说,他认为他没有继承人。 ——安德烈·马尔罗(法国前文化部长、作家、政治家)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