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世界杯期间,唯一成系列的世界杯专题书籍。品类齐全,包括七本冠军队的专集以及一本球星漫画集,还有一本1930年以来的全套彩图世界杯纪实。
由内地第一大体育媒体集团全程参与——体坛还是国际足联中国唯一合作平面媒体——由周发行量500万份的第一大体育媒体《体坛周报》的资深编辑与记者联合打造,保证了专业水准,独家的深度解读和剖析历届世界杯,使本书具有更强的权威性、广泛的认可度以及足够的可读性。
体坛传媒的《世界杯冠军志之西班牙》由神奇教练米卢与CCTV张斌作序,还有国际足联副主席维拉,著名球星、2014年巴西世界杯全球形象大使罗纳尔多,西班牙著名球星伊涅斯塔等等数十位国际足球名人的联袂推荐。足球评论员刘建宏、詹俊与苏东全力支持。内地的各界关心足球的名人《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作者老榕与自媒体联盟盟主青龙老贼纷纷点赞。
本系列图书有大量正版珍贵照片,随书赠送著名球队夺冠具有纪念意义的大幅海报,物超所值。
体坛传媒的《世界杯冠军志之西班牙》能让你读懂西班牙队如何走向荣耀之巅的书籍。
《世界杯冠军志之西班牙》以西班牙的政治变迁为引子,介绍西班牙足球在坎坷中前行,断续参加了从1934年到1978年间的5届世界杯。随着民主改革的深入和成功,西班牙足球以一届成功的世界杯回归欧洲主流行列,成为世界强队。皇马五鹰在上世纪80、90年代为西班牙足球树立了偶像般的标志,随后崛起的劳尔、瓜迪奥拉则通过西甲转播和几届世界杯大赛成为西班牙足球的代表人物。经历了几届大赛的挫折和困惑,凭借优良的青训传统和对传控足球的诠释和发展,西班牙夺取了2010年世界杯冠军,让这个饱受经济危机折磨的国家在足坛寻得荣耀与自信。
12比1的奇迹
就在这样的环境里,西班牙队开始征战1984年欧洲杯预选赛,这次西班牙队与荷兰队、爱尔兰队、冰岛队和马耳他队分到一组。碰巧的是荷兰队和西班牙队最后一场打的都是马耳他队,西班牙队不过是在4天之后打比赛。荷兰队在打马耳他队之前对西班牙队有5个净胜球优势,荷兰队认为这次出线定了,最后一轮只打了马耳他队5比0,这意味着西班牙队最后一轮对马耳他队要最少有11个净胜球才能出线。
1983年12月21日,西班牙队和马耳他队的比赛在塞维利亚进行,穆尼奥斯让西班牙队的球员们相信他们可以做到,球员们都很自信,但西班牙球迷们却没那么自信,特别是西班牙队直到比赛第15分钟才打进第一球,而9分钟后马耳他队居然将比分扳平了,上半场结束后,西班牙队只以3比1领先。这就意味着西班牙队要在剩下的45分钟内打进9球,平均5分钟一球,球迷们无法相信西班牙队能完成这个奇迹,但西班牙队做到了,在第83分钟时就完成了,西班牙队以12比l战胜马耳他队,进军法国世界杯。这场比赛成为至今被西班牙球迷们纪念的奇迹,是西班牙足球史上最重要的比赛之一。荷兰队气急败坏,一直在指责这是一场被操纵的比赛,但直到今天也没有证据支持荷兰人的指责。最终欧足联修改了竞赛规则,最后一轮比赛改为必须同时开踢,就像1982年世界杯在西德队和奥地利队达成默契以1比0携手“做掉”阿尔及利亚队后,国际足联将世界杯小组赛最后一轮改为同时开踢一样。现在的国际足球规则已经相当完善,但并不是制定规则的人有远见什么事都能预料到,制定了完美无瑕的规则,而是有太多案例出现,导致足球规则的发展,足球规则是出自实践而不是想象的规则。
门神的污点
西班牙队在1984年欧洲杯上和世界杯亚军西德队、葡萄牙队和罗马尼亚队分在一组。西班牙队在头2场比赛中分别被葡萄牙队和罗马尼亚队以1比1逼平,这意味着西班牙队必须战胜西德队才能晋级,而西德队只需要打平即可晋级。西德队上半场利用2次角球击中西班牙队横梁,一次沃勒尔的小角度射门击中门柱,西班牙队也由卡拉斯科罚丢了一个点球。下半时是西班牙队队长阿科纳达表演的机会,他扑出克劳斯·阿洛夫斯的2次单刀球和鲁梅尼格一次近在咫尺的禁区内转身射门。直到比赛最后一分钟,西班牙队中卫马塞达头球打人一球,西班牙队以1比0战胜世界杯亚军西德队,这也是西班牙队首次在正式比赛中战胜西德队。
西班牙队淘汰了西德队,半决赛对手是年轻的大劳德鲁普领军的丹麦队。那场比赛丹麦队先进球,然后马塞达将比分扳平。丹麦队一直狂攻,又是阿科纳达高接低挡,直到比赛第120分钟还挡出了对方连续3脚射门。比赛进入点球决战,大劳德鲁普第3个出场,点球被阿科纳达扑出,但裁判要求重罚,大劳德鲁普这次将球打进,丹麦队最后一个出场的埃尔克耶尔将点球打高,而萨拉维亚将球打进,西班牙队挺进决赛。
20年后,西班牙队再次进人决赛,面对的是普拉蒂尼领军的东道主法国队。第57分钟,普拉蒂尼在禁区外主罚任意球,他的射门质量并不高,但之前一直神勇的阿科纳达却将球从腋下漏人网内,此后西班牙队狂攻不得要领,法国队最后时刻又进1球,第二次欧洲冠军与西班牙队擦肩而过,直到24年后才实现。很多年后,阿科纳达回忆说:“当时我正处于状态巅峰,被提名为最佳门将,但最后感觉残忍的事实把我拉了下来。”很多年以来,球迷们忘了西班牙队能打人决赛阿科纳达有很大功劳,只记得西班牙队丢掉冠军是因为阿科纳达的失误,直到24年后,西班牙队夺得第二次欧洲杯冠军,替补门将帕洛普身着当年阿科纳达的球衣从欧足联主席普拉蒂尼手里领取了金牌,他说想还阿科纳达一个公道。
P78-80
推荐序一
只有足球可以
张 斌
我们大多数人没有能力追赶时间,只是被时间推着向前而已。四年,要多快有多快,又是一届世界杯即将开赛了。我脑海中不断有一个场景蹦跳出来——清晨,巴黎街头,我快速地奔向国际电视报道中心,还有个片子等着我去编辑。这就是1998年法国世界杯期间我的工作。当时几乎每一天都是这么过去的。对了,还有一个场景——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在中央电视台的世界杯系列节目《豪门盛宴》的演播室中,同事告诉我,阿根廷队和德国队比赛的那一晚,北京长安街上的车格外少。大约半个月之后,我们拿到的收视材料显示,那一晚进行的阿根廷队与德国队的比赛是南非世界杯在中国大陆地区收视率最高的一场比赛,而且比赛开始的时间为北京时间22∶00,时间好得不能再好了。
每当这时,就会有很多记忆的碎片被我在脑海中拼凑起来。但总执拗怀旧不是事,会让人嬉笑为老人家的。可是,世界杯不就是不停地怀旧嘛,谁是冠军一定那么重要吗?我们要的不就是传奇嘛。
国际足联说,在南非世界杯期间,全世界最少有60亿人次坐在电视机前老老实实地看了比赛,国际奥委会也会有类似的数据证明奥运会的收视率之高。其实,世界杯与奥运会,不必争个高下,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庆典。但是,足球作为一项运动很有必要与同类不断比肩,那么,足球这个“第一运动”的称号还有意义吗?闷头发展挣大钱不就成了吗?“第一”的称号其实啥也换不来,不过是我等热爱足球的人的心理感受罢了。这一刻我想起了前皇家马德里俱乐部主帅穆里尼奥的最新格言——“足球,就是人类情感的总和。”
我的这篇推荐序的题目一定会遭到其他运动热爱者的不屑,“只有足球可以”,到底可以什么?坦白讲,我并非回答这个问题的最佳人选。但我知道,世界杯是唯一可以搅动世界,让其在一个月之中为之持续沸腾的比赛。看着欧洲冠军杯比赛深夜里的欢腾,我一直在比对其与世界杯的异同,我依然不是回答这个问题的最佳人选,但我知道那份强大的情感关联的存在感。
读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太多的书,需要我们去选择。我羡慕《体坛周报》的世界杯系列图书的出版,更羡慕他们旗下那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足球观察者们,他们身处异乡,在那里足球已是国家、民族的精神血脉。我很少在江湖走动,见识渐少,行万里路的想法总被自己牵绊。我买过英国人写的几个版本的世界杯史话,文字密密麻麻,有些排版很古典,但是坚持每四年更新版本,我想那几乎是英国足球迷们的国民读物了吧。
我期待着,《世界杯冠军志》未来也能有此功效。此书尚不得见,期待它很扎实、很精美,让我们随时可以从某一页翻起就进入一段历史岁月。谢谢所有作者,安静地写段历史,该是很有意思的,你们如若满意了,我们读起来就会饶有兴趣的。在这个夏天,足球也可以让我们重新找回阅读的快乐和冲动,谢谢世界杯。
(本文作者系中央电视台赛事频道编辑部主任)
后记 西班牙队成功提供的经验
西班牙队能从一个总是不争气的足球病夫到今天建立一个时代,成为历史上最好的球队之一,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球队也走了很多弯路,找不到方向,每次离奇被淘汰都不知所以。西班牙队成功的历史不是一个像意大利队、德国队或者巴西队那样天生就懂得踢球、懂得胜利的历史,这是一部苦苦寻找出路,最终找到光明的励志历史。
实际上,西班牙队的历史和我们中国足球的历史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通过西班牙队成功的经历,我们应该相信只要我们找到正确的方法论是可以让中国足球挤进世界足坛舞台的。
最开始便是要建立完善的青训体制,1982年西班牙本土世界杯上,西班牙队很失败,当时的主帅圣马里亚曾说:“15年前,我们根本不会怕荷兰人和德国人,一支荷兰球队来伯纳乌比赛最少被灌5个回家。但他们现在的工作做得很好,他们有训练场,会给照顾孩子们的教练发不错的薪水,而我们在这里什么都没干,一名球员往往到了二十一二岁身体素质还不行,技术上还有很大的缺陷。我们要慢慢收复失地,现在每天早上8点半去皇马基地都能看到有孩子们踢球,一直到晚上都有孩子们踢球,很多俱乐部都在搞青训,巴塞罗那、毕尔巴鄂、塞维利亚、拉斯帕尔马斯,等等。”
在整理资料的时候,笔者发现了圣马里亚这段珍贵的讲话,这反映出当时西班牙刚刚建立起青训制度,这为日后西班牙队创造一个时代奠定了正确的基础。实际上在20世纪70年代,西班牙各个俱乐部才开始认真搞青训,如今世界闻名的巴萨青训基地拉马西亚也是在20世纪70年代诺坎普球场刚修建好时创建的。一个国家的足球要发展首先要培养出优秀的球员,如果连合适的球员都找不到,那谈什么流派、风格都是白搭。
也正是在创立青训制度10多年后,西班牙近代足球史上第一批好球员出现了,那就是皇马的五鹰,尽管五鹰没能帮助皇马夺得欧冠冠军,也未能帮国家队有什么突破,但他们重视技术的风格已经深入人心。不过,五鹰只是自然出现的球员,并非是定向培养的。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克鲁伊夫执教巴塞罗那时,“巴萨教父”到队里首先去的是青训基地,从那一天起他统一了所有青训队的训练风格,在一个还认为足球是凭身体强壮度吃饭的时代,克鲁伊夫开创了技术流。从那以后,无论克鲁伊夫在不在巴萨,对俱乐部有没有影响力,球队都深深打上了他的烙印,巴萨走上了注重控球和技术的路线,这实际上就是今天的tiqui taca风格的雏形。
克鲁伊夫为西班牙足球设计了一条最适合的路。荷兰人本想把“全攻全守”足球嫁接到西班牙,但全攻全守足球对体能的要求非常高,荷兰终年多阴雨,气温低,球员们更喜欢奔跑,而西班牙则是欧洲阳光最充足的国家之一,在高温下,这里的孩子无法保持整场比赛奔跑,而是更喜欢斗脚下技术,所以这里的人更喜欢传球,而不是自己跑。全攻全守的精髓在于全队都参加攻守,这种精神嫁接在西班牙人爱传球的特点上便成了今天的tiqui taca。
克莱门特执教西班牙队期间,忽视了西班牙技术足球的发展,他认为当时世界足球的潮流还是防守,还是身体对抗,所以他带西班牙队也走这条路。实际上这是条歧路,是一条忽视了西班牙足球特点的道路。到这里我们才谈到球队的风格,因为西班牙队已经有了瓜迪奥拉等一批为“梦之队”拿下过欧洲冠军的出众球员。直到敏感的阿拉贡内斯察觉到西班牙队的传球和技术才是绝世无双的,今天的西班牙队才正式确定下了tiqui taca风格。西班牙队也一举连续拿下三次大赛冠军。
也许西班牙队夺得不了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毕竟要夺冠还是需要那么点运气的,但西班牙队在未来绝不会再度变成一个平庸的足球国家,因为西班牙的青训体系已经运转起来,停不下来。不要以为哈维、伊涅斯塔这黄金一代球员退役以后,西班牙足球就后继无人了,像蒂亚戈这样的年轻新秀已经在拜仁站稳脚跟,而伊斯科也在皇马阵中跃跃欲试。曾经的西班牙是球员进口国,如今巴萨和皇马还在进口世界上最好的球星,但西班牙整体上正在向球员出口国转变,内格雷多、纳瓦斯、卡索拉、阿尔特塔、马塔等都成为英超各支球队的重要球员,这是因为西班牙品牌的球员质量得到了业内认同。
中国队想请一位西班牙籍主帅的思路是好的,但中国足球更应该学习西班牙青少年足球培养的体系和科学的方法。也许巴西是出产天才最多的国家,但毫无疑问西班牙是最会后天雕琢球员的地方。
世界杯是一个传奇,其本身正是一套厚重的图书,记录了太多的精彩。
——国际足联副主席、西班牙足协主席 维拉
让我们一起读懂世界杯,更加了解巴西!
——前巴西著名球星、2014年巴西世界杯全球形象大使 罗纳尔多
世界杯,总有别样的精彩,我们在球场上享受这一切,也由衷地希望你们可以在这套丛书中享受这一切。
——西班牙著名球星 伊涅斯塔
因为四年的周期,它令人期待;因为足球的民族性,它令人心动;因为最强的不可预知性,它令人疯狂。世界杯来了!
——CCTV“足球之夜”制片人 刘建宏
一书在手,宝典我有!世界杯功课做起来!
——著名足球评述员 詹俊
一部世界杯的“足球通鉴”,让你更加了解冠军是怎样炼成的。
——著名足球评论员 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