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英格兰在世界杯、欧洲杯的辛酸血泪,你未必有切肤之痛,却无法不感触良多。如果体坛传媒的《世界杯冠军志之英格兰》只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段子的汇总,那就辜负了刘川一番苦修,希望中国足球的管理机构也能拨冗通览,借鉴一二,少走些弯路,也不枉吾辈一番努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世界杯冠军志之英格兰 |
分类 |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规则 |
作者 | 体坛传媒 |
出版社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回顾英格兰在世界杯、欧洲杯的辛酸血泪,你未必有切肤之痛,却无法不感触良多。如果体坛传媒的《世界杯冠军志之英格兰》只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段子的汇总,那就辜负了刘川一番苦修,希望中国足球的管理机构也能拨冗通览,借鉴一二,少走些弯路,也不枉吾辈一番努力。 内容推荐 《世界杯冠军志之英格兰》是迄今为止最尖锐剖析英国足球的一本专著。 说起英格兰足球,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足球起源、英超和无数超级球星,而说起英格兰国家队,球迷们通常会无奈伤心。 英格兰是现代足球发源地,其足球的发展对世界足球百余年的嬗变产生过根源性的影响。其历史上诞生过马修斯、博比·查尔顿、博比·穆尔、莱因克尔、贝克汉姆等世界级球星,定义了不同时代的球员形象。英格兰队曾在1966年捧起本土世界杯冠军奖杯,是不可忽视的豪门。然而,这样一个足球历史悠久,拥有世界上最富有联赛——英超,诞生无数顶级球星的国家,国家队在1966年之后就再也没有染指过冠军。 为什么?为什么英格兰队总是输? 体坛传媒的《世界杯冠军志之英格兰》对英格兰队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深刻分析,还球迷一个真实的、不夸大的英格兰队。 目录 一、肇始岁月(1870—1900年) 前国际比赛时代 苏格兰队VS英格兰队:世界上的首场国际比赛 风格之争 柯林希安精神 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球员:科博尔德 不列颠锦标赛 二、英足总的分庭抗礼(1901—1930年) 埃布克罗斯球场坍塌事件 加入国际足联 两度退出国际足联 低迷的20世纪20年代前期 1929年首败于外敌(西班牙) 鼻祖落伍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英格兰队(1931—1939年) “特约主帅”查普曼 恶战海布里 纳粹礼事件 柏林罗生门 四、战时岁月 温特伯特姆挂帅 英才辈出 无冕之王 五、初战世界杯(1950年) 预选赛风波 世界杯上仅有的退赛潮 不靠谱的备战 更不靠谱的对手 离谱的比赛 外界哗然 再败于西班牙队 不以为然 六、英足总的黑斯廷斯之役(1950—1954年) “维也纳雄狮” 足球界的“黑斯廷斯之役” 遍地哀鸿 回访再战 出征瑞士 七、慕尼黑之殇(1954—1958年) 改弦更张 约战诸强 世界杯预选赛 慕尼黑空难 1958年世界杯 八、温特伯特姆的谢幕(1958—1962年) 告别老将 公关危机 否极泰来 远征智利 将帅谢幕 九、拉姆齐掌印(1962—1966年) 选帅风波 身兼两职 查漏补缺:更换队长和守门员 蜜月期终结:贿赛丑闻的打击 “六君子”事件 不断试验 十、温布利荣耀(1966年) 金杯失窃 最后的备战 开局不利 小组出线 余波难平 恶战阿根廷 杀入决赛 金杯荣耀,决战疑云 十一、盛极而衰 1968年欧洲杯 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 波哥大珠宝店疑案 墨西哥风云 帅印易手 十二、艰难复兴(1980—1990年) 重返大赛舞台 墨西哥世界杯 1990年世界杯 十三、厕所里的辞呈:闹剧年代(1990—2000年) 格雷厄姆·泰勒,“最好被我们遗忘的时代” 本土欧洲杯 霍德尔风波 厕所里的辞呈 十四、67个月的埃里克森时代 慕尼黑大捷 日韩迷梦 2004年葡萄牙欧洲杯 酋长丑闻 鏖战德国 十五、“救世主”卡佩罗和本土教练的逆袭(2010—2014年) 麦克拉伦插曲 “救世主”卡佩罗 何去何从 节外生枝 蝴蝶效应 太公挂帅 附 录 试读章节 一、肇始岁月(1870—1900年) 前国际比赛时代 英格兰队理应是世界上第一支国家足球队。英格兰足球总会①[1](简称英足总)成立于1863年。直到1870年3月,英足总才开始组建第一支英格兰代表队,看上去已经有拖沓之嫌。不过即便如此,英格兰队的生日还是被定在了1873年11月30日,那时距离英足总第一次组建自己的代表队已经过去了整整44个月,英格兰代表队也已经征战了5场比赛。然而,由于对手苏格兰代表队的组建方式一直和国家队的规则和级别不相吻合,因此这前5场比赛在国际足联那里还够不上国际赛事的标准。国际足联的规章制度非常清楚:参加第一场国际比赛的两支国家队会同时成为世界上最早诞生的国家代表队。因此,这也意味着必须有另一支球队和英格兰队分享国家队的首创之功。 1870年,已经成立7年的英足总开始筹备英格兰代表队和苏格兰代表队之间的比赛。主要的筹办人为时任英足总秘书的阿尔考克。当时年仅27岁的阿尔考克同时也是效力于流浪者队的一名前锋。由于苏格兰地区还没有足协之类的组织可以联络,所以阿尔考克只能联系几家苏格兰报馆,以刊登广告的形式招募苏格兰球员组建球队。 对于这一史实,足球史学家现在所能找到的最早资料是1870年11月3日由阿尔考克投寄到《格拉斯哥预言者报》报社的一封信件。那已经是英足总联络报馆筹备英格兰队和苏格兰队第二场友谊赛的信函:“请贵报为我刊登数行招募苏格兰球员的广告,比赛将在这个月10日,即下一个星期六举行,比赛将使用英足总制定的规则。我们的目标在于选择两个地区最为优秀的11名球员参赛。”英格兰队和苏格兰队进行正式国际比赛前的5场较量全部都是以这种方式招募队员的。阿尔考克在报纸上所刊登的广告既是针对苏格兰代表队的挑战书,也是英格兰代表队的招募令。不过,考虑到公平竞赛的原则,阿尔考克本人不便同时包办两支球队的组建工作,因此广告在报纸上刊出之后,有兴趣应募的苏格兰球员将申请寄到阿尔考克的朋友——亚瑟·金奈尔德勋爵那里。身为苏格兰人的金奈尔德勋爵只负责收集球员名单和资料,首发阵容的遴选工作则由另一名苏格兰人詹姆斯·科克帕特里克负责。而这两人和阿尔考克一样,也是远近闻名的球员。那个时代,足球管理机构的不少工作人员仍然由热心公益的球员兼任,因而官僚气息并不浓重,英足总的组织和执行力与现在相比,可以称得上是惊人的高效。 英格兰队和苏格兰队之间的首场比赛原定于1870年2月下旬举办,由于是首次尝试,因此那场比赛的筹办相当仓促,而且初春严重的霜冻天气也让场地迟迟无法达到比赛状态。当时温布利球场还未兴建,阿尔考克将西伦敦肯星顿的一座板球场——椭圆形球场选定为英格兰队的首秀场地。这座球场也成了英格兰队成立早期的主场。1870年2月,一场霜冻来袭,并足足持续了两周时间,直到3月10日,该座球场才解除了“不宜比赛的危险状况”警报,两支不同地区的代表队这才终于首次对阵。 作为组织方的筹办负责人,阿尔考克不仅亲自出场,而且还担任了英格兰队队长。而苏格兰队则由詹姆斯·科克帕特里克领衔。这支苏格兰队中的所有球员都是居住在伦敦的苏格兰人,因此大多身份显赫。负责球员报名的金奈尔德拥有勋爵爵位,队长詹姆斯·科克帕特里克在不久之后也继承了家族的从男爵①[2]爵位,成为第八代科克帕特里克从男爵。而另一名球员格莱斯顿,则是当时英国首相威廉·格莱斯顿的长子。光是苏格兰队内的这些显贵人物,就已经足够吸引各家报馆的注意了。 两支球队上半场互交白卷。中场休息后交换场地(据当时的《体育公报》记载,中场交换场地是当时刚刚制定的新规则之一)再战,苏格兰队的克劳福德首开纪录,而英格兰队的贝克在终场前扳平比分,两队最终以1比1握手言和。《曼彻斯特卫报》对首相公子小格莱斯顿的表现格外关注,在次日的报道中称小格莱斯顿“表现出色”。 这是英格兰队的首场比赛,但是如前所述,国际足联却并未将其视为世界上的首场国际比赛。其原因是苏格兰队的组建并未通过类似苏格兰足协一类的机构,这支苏格兰队的源头发起人其实也是英足总。 之后在筹划人阿尔考克的努力推动之下,英足总从1870年11月到1872年2月又先后组织了四场性质相同的友谊赛。每次都是通过苏格兰报馆刊登广告招募队员的。由于时间紧凑、旅费昂贵,因此每场比赛苏格兰队的球员总是由那些居住在伦敦的苏格兰人组成。这四场比赛,英格兰取得了三胜一平的战绩。英足总的数据显示,1870年11月的那场比赛,上座的观众人数约为650人。这是一个让人略皱眉的数字,而两支球队在最后一场比赛中都排出了1-1-8阵型,即1名后卫、1名中场和8名前锋。 总体而言,阿尔考克对这5场比赛的效果和影响并不满意。媒体和球迷都对伦敦当地的苏格兰人组成的苏格兰代表队不以为然。他们渴望看到的,是能够代表两地足球真实水平的较量。而阿尔考克也因此开始期望能够率队北上和真正由苏格兰人组建的代表队一决高下。 P1-4 序言 不仅仅是谈资 林良锋 写书是件苦差事!我早就领教过了。数年前为《足球周刊》写连载《德、荷史话》,各连载六期,每期不过七千字,尚且不得不暂停为《体坛周报》撰稿,专心研究史料方才勉强完成。此后但闻编辑邀约长文,必然头皮发麻,辗转失眠。刘川埋首案头月余,写成这本十几万字的《世界杯冠军志之英格兰》,其焚膏继晷,更百倍于鄙。 骆明嘱我为其作序,不过千把字短文,我却不知从何说起,今日推明日。非不愿也,实不擅也。更有珍重同行力作,唯恐遭拙文辱没之患。每逢大赛,《体坛周报》循例有应景之作问世,今年逢巴西主办世界杯,球场能不能按期竣工不得而知,而这套《世界杯冠军志》系列丛书却不会错过佳期,刘川的这本书借此机会也填补了国内研究欧美足球发展文献之空白,善莫大焉。 撰史艰难,仅搜寻原始记录一件便让人通宵达旦,四处奔波,更难的是将原始材料咀嚼揣摩,化作腹中故事娓娓道来,刘川不辱使命。撰史另一挑战,乃多方求证,将史料去伪存真,以绝传讹。鄙人为《足球周刊》写“德、荷史话”这个连载,遇材料不齐,无奈取巧妄断,错漏频频,同行读者没有计较,实在是很给面子。英格兰队乃史上第一支国家队,彼与北邻争斗系国际赛事之滥觞,一百四十多年过去,多少史实湮没在故纸堆里,又有多少故事随风消逝,未有片言只语留下?刘川史海钩沉,代你我读书,省去大家多少宝贵光阴以供花前月下!字里行间可见刘川核对史料缜密,破解疑窦欣喜,颇有“明月”、“潇水”之风,令人莞尔。 英格兰队的身世值得研究,成绩和场面就不敢恭维。多年蹉跎,“洋相”百出,是“三狮军团”留给世人的印象,球迷戏谑其为“欧洲中国队”,一语而辱两家。可见,中英在足球上同病相怜,沉疴难愈。 普通人对英格兰在大赛频频折戟一笑置之。刘川却在分析史料的过程中,洞悉大英足球半世纪的没落,实乃国祚不昌,统嗣不济之折射,管营颟顸,教习落后的写照,将两者联系起来,别有一番启迪和触动。 读者发思古之幽情,不难推测大英的国运与球运互为对照,难觅经天纬地之领袖,必然屡屡错过上天赐予的发展良机,诚非大英天然不产旷世奇才,屡为官僚所误罢了。英国人以现代足球始祖自居,于传播布道有累世之功,若非英足总傲慢无知,何以错过战前三次大赛轻松折桂的绝佳机会,以至于劳斯爵士从国际足联卸任,英格兰队从此屡遭一干肖小鱼肉?中国以四大发明为荣,发明火药不过是做民间节日喜庆驱鬼之用,再无尺寸跟进,反倒被英国人的坚船巨炮敲开国门,被迫进入现代社会,何其相似乃尔? 回顾英格兰在世界杯、欧洲杯的辛酸血泪,你未必有切肤之痛,却无法不感触良多。如果此书只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段子的汇总,那就辜负了刘川一番苦修,希望中国足球的管理机构也能拨冗通览,借鉴一二,少走些弯路,也不枉吾辈一番努力。 (本文作者系《体坛周报》英超主笔,资深国际足球记者、国际足球评论员) 书评(媒体评论) 世界杯是一个传奇,其本身正是一套厚重的图书,记录了太多的精彩。 ——国际足联副主席、西班牙足协主席维拉 让我们一起读懂世界杯,更加了解巴西! ——前巴西著名球星、2014年巴西世界杯全球形象大使罗纳尔多 世界杯,总有别样的精彩,我们在球场上享受这一切,也由衷地希望你们可以在这套丛书中享受这一切。 ——西班牙著名球星伊涅斯塔 因为四年的周期,它令人期待;因为足球的民族性,它令人心动;因为最强的不可预知性,它令人疯狂。世界杯来了! ——CCTV“足球之夜”制片人刘建宏 一书在手,宝典我有!世界杯功课做起来! ——著名足球评述员詹俊 一部世界杯的“足球通鉴”,让你更加了解冠军是怎样炼成的。 ——著名足球评论员苏东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