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 关于“柳子戏”
二 山东柳子戏研究的现状
第一章 柳子戏地理人文生存环境
第一节 柳子戏生存背景与音乐文化语境
第二节 柳子戏的分布与方言特征
一 柳子戏的分布与方言区划
二 山东方言赋予柳子戏的本土性
第二章 柳子戏之多样性分布生态
第一节 原始型:鲁东南沂南县北沿汶村弦子戏剧团
一 鲁东南的地理与人文
二 剧团的生存与成员构成
三 剧团的传承关系
四 关于乐器——弦子
五 演出剧目与曲牌
第二节 中间型:鲁西临清田庄与德州夏津吹腔剧团
一 鲁西的地理与人文
二 剧团的传承与成员构成
三 吹腔戏剧本
第三节 发展型:鲁西南菏泽、郓城柳子戏剧团
一 鲁西南的地理与人文
二 柳子戏传承关系
三 柳子戏剧团现状
四 柳子戏剧本
本章结语
第三章 柳子戏音乐特质研究
第一节 词格特点
一 齐言体上下句式
二 长短句式
第二节 板式特点
第三节 旋律特点
一 框格、腔韵
二 结束特点
三 调式、调性
第四节 腔型特点
第五节 统一元素
第六节 曲牌扩充
本章结语
第四章 柳子戏与山东民间音乐交互性发展
第一节 柳子戏中的山东民歌元素
一 柳子戏中的山东“五更曲”元素
二 柳子戏与“聊斋俚曲”比较研究
第二节 柳子戏是山东曲艺音乐繁荣的音乐素材
一 柳子戏与莺歌柳书比较研究
二 柳子戏与山东琴书比较研究
第三节 柳子戏与山东鼓吹乐互动发展
第四节 柳子戏与山东戏曲腔系关系辨析
一 柳子戏与大弦子戏比较研究
二 柳子戏与柳琴戏比较研究
三 柳子戏与山东梆子比较研究
本章结语
第五章 柳子戏音乐之运河文化内涵
第一节 柳子戏与京杭大运河变迁互动关系
一 运河的繁盛与柳子戏的繁盛息息相关
二 柳子戏对客腔曲牌的吸纳
第二节 区域性柳子戏特点与运河互动关系
一 文风昌郁与区域性柳子戏剧本
二 尚武之风与区域性柳子戏唱腔特点
第三节 《金瓶梅》与柳子戏关系考
一 时间考证
二 地域考证
三 曲牌、剧目考证
四 伴奏乐器考证
本章结语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