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中国20世纪初叶崛起的伟大的文化巨人。他冲出封建文化樊篱的束缚,吸纳着西方的现代文明,在新旧文化交替变革和世界文化的格局中,对绵延数千年的中国封建文化政治制度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开始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破旧立新的伟大工程。
英子编著的《中国新文化的旗手(鲁迅)/历史的丰碑》介绍的是鲁迅先生。鲁迅卓越的文学成就,不仅丰富了中华名族的新文化艺术宝库,而且也是对世界文学的巨大贡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新文化的旗手(鲁迅)/历史的丰碑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英子//立新 |
出版社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鲁迅是中国20世纪初叶崛起的伟大的文化巨人。他冲出封建文化樊篱的束缚,吸纳着西方的现代文明,在新旧文化交替变革和世界文化的格局中,对绵延数千年的中国封建文化政治制度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开始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破旧立新的伟大工程。 英子编著的《中国新文化的旗手(鲁迅)/历史的丰碑》介绍的是鲁迅先生。鲁迅卓越的文学成就,不仅丰富了中华名族的新文化艺术宝库,而且也是对世界文学的巨大贡献。 内容推荐 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英子编著的《中国新文化的旗手(鲁迅)》是历史的丰碑系列之一,《中国新文化的旗手(鲁迅)》讲解的是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主要内容包括:抗俗的抉择、跨越的积累、独异的尝试、激烈的呐喊、人生的导航、心灵的求索、思想的补益、挚爱的奉献、文明的呼唤等。 目录 抗俗的抉择 跨越的积累 独异的尝试 激烈的呐喊 人生的导航 心灵的求索 思,想的补益 挚爱的奉献 文明的呼唤 迟暮的光辉 试读章节 鲁迅的故乡绍兴,是一座著名的水乡城市。它地处杭州湾南岸,这里河网纵横,土地肥沃,素称鱼米之乡。2000多年前,越王勾践在此卧薪尝胆,艰苦复国。从而,不仅使绍兴成为治理江南地方的中枢要地之一,也留下了悠久的古代文化,被称为“江浙文人渊薮”。 1881年9月25日(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鲁迅诞生在东昌坊口的新台门周家。取名樟寿,字豫山,因“豫山”同当地“雨伞”发音相近,就改为豫才。 鲁迅诞生之时,正是古老的中华民族处于帝国主义的威迫,灾难重重的时代。风雨飘摇、社会动荡,给鲁迅的家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的祖先原来是个封建大家族,在当地以功名富贵著称,曾有过显赫的鼎盛期。太平天国攻占绍兴时,鲁迅的曾祖父携一家大小逃到了农村,周氏各家逐渐走向衰落,鲁迅一家也只剩下四五十亩水田,维持着“不愁生计”的生活。 时代的风云,家庭的窘况,并没给孩提时的鲁迅留下阴影。他无忧无虑,天真快乐。整日缠着祖母讲“猫是老虎的师父”、“水漫金山”等有趣的故事和民间传说。鲁迅童稚的心,随着这些美妙的传说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时而忧伤,时而高兴。他躺在小饭桌上,在夏夜的安宁和静谧中,听着这些古老而动人的故事,去感受植根于民间文化中美的力量和热情,并把它们长久地保留在记忆中。 生命初始体验有价值的东西,朦胧而又直接。幼年鲁迅从生活中的普通人身上,看到并感受出了人的自由情感和价值。在鲁迅不到一岁时,家人为了他能好养活,特意为他拜龙和尚为师。可这师父从不教鲁迅一句经,也不对鲁迅讲什么佛门规矩,总是和气可亲的。他自己也蔑视清规戒律,留须、结婚、养孩子。这都给鲁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有益的启示。 最使鲁迅难以忘怀的,是曾经同他朝夕相处的保姆长妈妈。这是一个勤劳、善良而朴实的农妇,她年轻守寡、孤苦无依,对鲁迅爱抚、体贴人微。她头脑中有不少迷信禁忌,和满肚子的麻烦礼节,她让鲁迅照她说的这一套做,常常使鲁迅感到非常厌烦。但是长妈妈又善于讲美女蛇和太平天国的故事,这又很招鲁迅喜欢。鲁迅曾听一位远房叔祖玉田老人讲,有一部叫《山海经》的书,上面有许多稀奇而好看的图画。鲁迅很想得到它,但不知到哪里去找,整天惦记着。这引起长妈妈的注意,她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鲁迅明知她不懂,说了也无用,但既然来问,也就对她说了。过了些日子,她回乡探亲归来,一见鲁迅面,就把一包东西递过来,高兴地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这是一个怎样出人意料的消息啊,它比过年还使鲁迅兴奋。他赶紧接过来,打开一看,是4本小小的书,里面果然有人面兽、九头蛇……,虽然刻印十分粗劣,但是其中的图画,尤其是那没有头却“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手舞盾牌、大斧进行战斗的神话人物“刑天”,他那死而不休战的精神,给童年的鲁迅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鲁迅从长妈妈手里接过的,不仅仅是自己渴望的4本小小的不平凡的书,同时接过的还有长妈妈那颗劳动人民诚挚炽热的心和无比深厚的情意。在她的身上,鲁迅最初,也是最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劳动者最可贵的淳朴品质和直率的个性。 和所有的孩子一样,鲁迅也憧憬着大自然,敬仰着心目中的英雄。周家老屋后面,有个将近2亩地大的菜园,叫“百草园”,虽然生长着杂草,却成了鲁迅的乐园。尤其是冬天,一下大雪,农民章福庆就带着儿子闰土来,除帮助大人干些零活,还和鲁迅一同玩耍。给鲁迅讲冬天里捕鸟的故事,夏天里看瓜的故事,广博的生活知识、乡野里的英雄形象,都使鲁迅走进了生命快乐的田野里,无拘无束。 书香门第的周家,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独特。祖父周福清,进士出身,为人耿介清高,颇有学问。鲁迅出生时,他正在北京做官。他主张孩子们读书要先从学习历史知识人手,并教育后辈做事要有恒心。这些都给鲁迅以一定的影响和启示。父亲周伯宜,是个始终没有考上举人的秀才,一直赋闲在家。他为人正直,尚有爱国心。他用封建的一套教育孩子,不许孩子欺负别人,但如果受人欺负,他主张不示弱,以强抗强。当多数人都追求科举考试、功名利渌之时,他却主张让几个孩子分别到西洋、东洋去学本领,好为国出力,实乃难得。母亲鲁瑞,善良、倔强,性格坚毅,她自修获得看书的能力,爱看弹词、小说,爱讲故事,深得鲁迅的依恋和尊敬。 跟孩子的生活兴趣相违背的是古老的封建教育。鲁迅7岁人私塾,12岁又到全城著名的三味书屋,受着纯粹的封建式教育:学启蒙的历史书《鉴略》,读《四书》、《五经》一类。鲁迅虽然不爱读,也读不懂,但他还是努力学习,成绩很优异,显示出过人的才智。他在后来回忆这段生活时说:“孔孟的书我读的最早、最熟,然而倒似乎和我不相干”,真实地表达出他对封建教育的厌恶之情。P12-18 序言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 回溯人类的足迹,人们首先看到的总是那些在其各自背景和时点上标志着社会高度和进步里程的伟大人物。他们是历史的丰碑,是后世之鉴。 黑格尔说:“无疑,一个时代的杰出个人是特性,一般说来,就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总的精神。”普希金说:“跟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一门引人入胜的科学。” 作为21世纪的继往开来者,我们觉得,在知史基础上具有宽广的知识结构、开阔的胸襟和敏锐的洞察力应是首要的素质要求,而在历史的大背景中追寻丰碑人物的思想、风范和足迹,应是知史的捷径。 考虑到现代人时间的宝贵,我们期盼以尽量精短的篇幅容纳尽量丰富的信息,展现尽量宏大的历史画卷和历史规律。为此,我们编撰了这套丛书。 编撰丛书的过程,也是纵览历代风云、把脉伟人心路、吸收历史营养的过程。沉心于书页,我们随处感受着各历史时期制高点上的人物和由伟大人物顺应时势体现、推动历史的人类征服力量。我们随着伟人命运及事业的坎坷与辉煌而悲喜,为他们思想的深邃精湛、行为的大气脱俗而会意感慨、拍案叫绝。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