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好学生是这样炼成的/好教育丛书
分类
作者 戴韦思
出版社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一天午休,一位老师气势汹汹地走进教室,提笔在白板上写下了一长串名字,并指出这些同学在门外集合,我细看一番,全部都是中国来的同学的名字,其中也有我。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便听话地跟着老师走了。几分钟之后,老师把我们带到校长室。要见校长干什么?同学们小声地议论着,却畏畏缩缩不肯上前。校长见到我们,微笑着打着手势让我们分一排站好,现在我才明白,那根本就不是什么友好的笑容,而是暴风雨的前奏。

立正站好,校长问我们是否知道被叫到这来的原因,我们一个个摇头。校长叹一口气,声色俱厉地告诉我们,寝室给学校发来了一些不光彩记录,校长认为情况十分严峻,这才召集我们,进行集中教育。就这样,我们几十个学生在校长室接受了长达半个小时的教育。校长是女士,声音虽不大,但说起话来分量十足,心理素质稍弱的同学经不住这么一说,都“啪嗒”掉下泪来。这次批评会结束后,本以为事情已经结束,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校长决定罚我们留校察看,惩罚的通知便交到了班主任手上。

班主任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便把我们都叫出来,语重心长地教育我们不要再犯错,或许是大家还未从第一次批评会中缓过神来,一时间都沉默了,班主任以为我们真的犯了很严重的错误,眉头紧锁,语气更严厉了,好半天才有胆大的同学站出来澄清事实。

起因要追溯到半年以前,我们初到新加坡的时候。那时我们还不太懂规矩,因此常常不经意之间打破了很多我们认为不起眼的小规定,比如每天要及时签到,不能在学习室放东西云云。有的同学还不只犯一次两次。两三个月后寝室集中惩罚了一批犯错次数过多的同学,到此大家正以为罚过了就完事,没料到一丝不苟的新加坡人可就不认为这是个“小错”,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举行批评会,教育我们不要因小错酿成大错,平日生活作风不可马虎。假如在中国,这类事情老师可能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在新加坡,一个小错都不可以放过,尤其是学生,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塑形阶段,不严格要求,习惯一旦形成便很难再改。

风波平息之前,所有被批评的同学无一不抱怨老师们太小题大做,大呼不公平,犯小错却得到了过重的惩罚。但事后想一想,这其中也能反映出新加坡人做事一丝不苟,而中国人做事总喜欢“差不多”的原因吧。

(2010年10月)

3

在新加坡学习和生活已一年半有余,回顾过去的这段日子,不禁感叹身边发生了如此多的变化,让人有些应接不暇。老人们常说时光是最好的良药,如今自己亲身经历了变幻无常的一段日子才领悟到,适应变化只能让最初的心情慢慢沉淀,才能更自在地面对新生活。  刚来到新加坡时,还不懂什么叫思乡,“想家”这种感情完全被在外界新鲜事物的刺激下所产生的兴奋感抑制住了,再加上每天的学习任务不轻,倒也不认为离乡求学是件多么痛苦的事。每天除了看英语书和背单词之外自己还跑去图书馆借阅了很多杂志、科学类书籍。由于英文水平的限制,看书速度慢,很多地方不理解,需反复查字典。我是个性格急躁的人,不出两下便失去了耐心,心思一下子飞到了九霄云外,望着窗外飞翔的鸟儿出神。不仅如此,学习语言是一门积累的过程,想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因此每天都要花相当时间在英语上,久而久之,我看到英文书就有想吐的感觉,学习效率也每况愈下。常常坐在桌前几小时的看书,合上书后大脑却一片空白,不知学了甚。现在想来,没有制定一个良好的学习计划,有条不紊地进步,还真是失策,浪费了多少青春!不过,感谢我得天独厚的记忆能力,几个月下来进步明显,这就是传说中的从量变到质变吧!老实说,学好英文除了多读、仔细读之外,还真没有其他捷径可走。在这条路上我摸爬滚打了很久,最终才发现做笔记比光看书重要,光看书比狂背生词本重要,拥有一个生词本也很重要。此外,看完书后一定要关上书,回忆刚刚看的内容。你的大脑愿意反复阅读上千次相同的内容,但一口气记住又是另一回事了。

一段时间之后,学习渐渐走上正轨,但我却在这时进入了情感的真空期。此时的我好似掉落在两个世界的缝隙之间,进退维谷。离开中国快一年,跟国内朋友的联系渐渐淡去,但在这边,除了同届一齐来的奖学金得主之外,很少关系亲近的朋友,更不用说和当地人关系密切了。

P237-238

后记

现在再回头看自己以前那些不成熟的作品,读着便会不自觉地笑出声来,感叹那些不懂装懂、带着青涩气息的文字竟然出自我手,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当时的我浅读了几本哲学书,其中就有叔本华和尼采的文集。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哲学,开始思考人生、道德和幸福。叔本华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对他而言一切都是消极的,人们的善意隐藏着阴谋,光鲜亮丽的道德之下全是腐烂的淤泥,我觉得有道理,不过由于缺乏人生体验,多数情况下却又无法理解文章的意图,逐字逐句地读都能看懂,凑到一块去不知怎的就忽然变成另外一种语言了。我自以为理解了作者的想法,尝试着写点读后感,可是憋不出什么深刻的思想来,只能故作高深。

这几本书就像我的思想启蒙老师,将我的注意力从“表世界”转移到了“里世界”。我目所能及的范围不再是单纯的情感、物质和社会现象,而是他们之间若有若无、藕断丝连的关系。这些启发让我度过了一段相当抑郁的时光。每次做作业途中我总会停下笔,抬起头来,看着窗外漆黑的天空,自问为何要努力呢?为了家人,还是为了自己过得幸福?追求幸福的意义又何在?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而要去追逐缥缈虚无的幸福呢?这些问题困扰了我好一阵,直到初三中考,身边一个个像疯子一样学习的同学,还有父母看到我惨不忍睹的语文分数时的白眼让我明白了,我所有的发问只不过是无病呻吟,而哲学,对于我这种出生在非富非贵人家的孩子来说,也不过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侈品。在各方的压力下,我学会了闭目捂耳,一心只想圣贤书。

中考结束,我意料之中的拿到了全A的成绩。悠闲的暑假中,一个电话,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我被通知去参加新加坡奖学金生的考试。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完笔试和面试,考官发给我一个信封。我至今对当时兴奋的心情记忆犹新,我攥着那张纸,读了一遍又一遍,直至确定我考上后才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

就是这样我懵懂地出了国,漂洋过海来到远方的小岛求学。起初,周围环境的新鲜感压制了离乡的思念,与父母通话时我很少抱怨想家。但后来渐渐地没有父母的嘘寒问暖,没有朋友的嬉笑打闹,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扔到孤船上的婴儿,在寂寞中和风浪搏斗。由于上课和生活都是英文环境,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学习英语,那时几乎不碰数理化,一回宿舍就抱着英语书看,学习也相对枯燥。一年多后英语有了长进,我开始阅读其他书籍,比如讲黑洞和宇宙大爆炸的物理书,虽然看得一知半解,但在我不懈的努力下终于能无障碍地读完专业性较强的书了。就这样,一点点地向前爬着,我终于也能直起腰来了。看到大段英文不再皱眉,而是像读中文版流畅地扫完。不要以为去了国外英语就能有飞跃性的提升,如果自己不发奋努力,总是泡在华人圈子里不向外扩展,进步是难如登天的。

其实各位从书中可以看出,我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不仅如此,还有许多致命的缺点。村上春树说老去其实是一瞬间的事,我认为成长也是一瞬的事,这就好比奥特曼打小怪兽一样,噼里啪啦收拾完一个,并不能让奥特曼马上变聪明。成长,就是在无数的栽跟头后灵光一闪的那一刻,原来怪兽还可以这么打。而这样的经历,无论奥特曼再怎么费尽口舌传授给普通人类,他们也无法利用它来战胜怪兽。因为每个人的经历都有独特性,是其他人模仿不来的。但我们可以取其精华,一如战术,再如战场上的观察力,然后结合自己的方法战胜怪兽。

再过一个月就是我十八岁的生日,而这本书则是我人生中一个独一无二、意义非凡的礼物。它是我这十八年来生命轨迹的记录和描述,也是我启程朝向未来前进的基土。人生之路有太多诱惑,太多原则,每当我的孤帆小船偏离航道时,但愿回忆能及时将我拉回正确的道路。

最后非常真诚地感谢给予我大力支持的人们:我的父母和老师,还有出版社的叔叔阿姨们。没有你们的指点和教导,这本书或许还只是一个不着边际的幻想。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我的母亲,如果不是她不辞劳苦地为我保存和打印好这些资料,这本书也难以完成。妈妈在她撰写的《好家长是这样炼成的——一个“三心”妈妈的“歪打正着”育儿经》里也详细描述了我的成长经历。感谢妈妈!

目录

第一章 发现自我

 我是谁

 我是“小书迷”

 胆小症

 我就是个“倔姑娘”

 小学时的我

 这就是我

第二章 聆听自然

 一年级日记

 二年级日记

 三年级一日一句

第三章 诗路花语

 送给妈妈的小诗

 如果我是……

 绿色天堂

 父爱

 看不见

 We're:fighting

 Don't understand

 奋斗的日子

第四章 触摸美丽

 可爱的小露珠

 水仙花

 君子兰

 我的家

 美丽的公园

 热闹的秋天

 看彩虹

 仙人掌的死亡

 车厢里的蚊子

 科学改变生活

 生活小窍门

 啊!美丽的春雪

 妈妈变了

 我发现彩虹出现的秘密

 我感受到的初春

 我眼中的色彩

 屋边的山

 一大片金黄

第五章 天马行空

 书

 钢笔和铅笔

 纸奶奶的生日

 童话王国里的故事

 左手和右手

 外星球历险记

 爱是什么

 刘二传奇

 心灵的恐惧

 永远的星

 渡渡鸟危机

 我们与周围环境——地球的自述

 蜘蛛之死

 成功的滋味

 课文续写

 地震来了

第六章 金色童年

 第一次坐飞机

 喂鱼儿

 游海南

 一张照片

 乡下的手工玩具

 爷爷

 快乐的班会

 下棋

 折纸鹤

 骑单车旅行

 烤红薯

 做“鬼脸”早餐

 做蛋汤豆腐脑

 我也“下海”

 做家务

 xN计划

 小八哥

 星期天真开心

 比赛

 “鬼”来了

 跳水

 国庆见闻

 大战老爸

 干洗床单

 感谢停电

 琥珀大比拼

 杀猪

 偷偷

 尴尬的一幕

 小学六年回忆之一——同桌老邓

 小学六年回忆之二——同桌老郭

 今天我一个人去上课

 趣事二则

 我和表弟

 我的萝卜不见了

 我的同学寿雅君

 同学孙杨

 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回家

 我成功了

 传达室的爷爷

 古典之行

 感受凤凰

 家有小喜初长成

 乡村游

 乡下生活二三事

第七章 放飞梦想

 我想发明“手表电脑”

 二十年后的沙漠改造

 我心中未来的长沙

 我要发明针筒式钢笔

 我想化做神

 文明的火种

 不存在的城市

第八章 烦恼如风

 “藐视小孩”让我烦

 拼图比赛

 中巴车司机,我想对您说

 教师节

 生活老师

 爸爸的脾气

 我所受的爱

 火宫殿一游

 “呸!呸!”

 食堂两大恶习

 妈妈的唠叨

 就这样辜负了我

 这个“包公”不好当

 苦尽甘“不来”

 天上掉下个“严”老师

 遇险

 两百字

 同学变了

 冬后是春天

 师生“斗”

 “老师来了!”

 抉择

 陌生人!陌生人?

 小偷别跑

 让期待走进心灵

 小贩

 我和爸爸

 借钱

 善心的“小偷”

 有时,我也想面对

 我相信人性还有善

 比

 舞殇

 闲暇

 明天的太阳是新的

第九章 边走边悟

 节约无处不在

 诚信很重要

 丢失钱包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学习来不得半点虚假

 东方与西方

 世上还是邻居好

 如此态度

 “聪明人”和“笨蛋”

 要如温水

 危机  ·

 那只狗改变了我

 笼子

 和勇气在一起

 震撼的真相

 分享

 那一次,我读懂了独处

 当人生失意的时候

 甜美的“良药”

 生命之花

 游戏人生

 纸上生命

 论狗

 别人摔跤你不要笑

 更多的选择

 奥运·梦

 生活让我懂得了忍耐

 直到失去才明白

 过年,我学会了承受责任

 论微笑

第十章 雨中随想

 发试卷的时候

 童年

 十四岁,我多了一份感悟

 我和朋友

 这个元旦有点“冷”

 没有月饼的中秋节

 溉会

 微笑

 让座

 消逝的时光

 雨中随想

第十一章 悦读空间

 读《南丁格尔》

 学习米罗

 参观博物馆

 《人性的光辉》读后感

 我读《假文盲》

 其实不是这样

 我和《儿童文学》

 我在阅读中得到的快乐

 谈背诵

 我相信我们会见面

 我手写我心

 看《亡命鸡礼花》

 观电影《让子弹飞》

 读《夜行的驿车》

 谈文学艺术

 《Monster》观后感

 我之鲁迅观

第十二章 且行且吟

 绍兴游记

 香港游记

 “佛光里的神秘西藏”游览小记

 寻雪记

 黄昏的断想

 在母校的讲演

 谈中新教育对比

 留学新加坡散记

后记

序言

最初得知要我写这本书的消息时,我是不大乐意的。在我短短十八年的人生中,几乎没有什么大风大浪,更谈不上什么成就。我和其他普通孩子一样,从呱呱坠地到独自上学,从认路边的店名到阅读中外名著,从扳着指头数数到挑战各种数学难题,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成长。出书在我看来就是一本荣誉记录手册,而对于一个没有任何事情值得吹捧的人,比如我,无异于扇自己耳光。 、让我改变心意的是母亲的一番话。她说出书是一种记录,是在某一时间、某一处境下对自己身边事物的感触和思考,并且将此与更多的人分享。所以在本书中,你不会找到那些泛泛而谈的学习秘诀或者捷径,有的只是我成长路上的点滴感悟和人生初体验,我对周遭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以及我在长大过程中的那些笑与泪、激动与失望。正如一位哲人说的:一个人就是他所周遭的世界。这本收录我从一句话作文到日积月累的日记、感想和随笔的文集就是我十八年来自由行走的生命轨迹。为方便阅读和理解一个人的成长密码,我按文体、主题和内容等将全书分为“发现自我”、“聆听自然”、“诗路花语”、“触摸美丽”、“天马行空”、“金色童年”、“放飞梦想”、“烦恼如风”、“边走边悟”、“雨中随想”、“悦读空间”和“且行且吟”等十二章。

对我来说,成长没有万能公式。并不是说你每天做~本题就能成为高考状元,每天练六个小时钢琴就能成为郎朗第二。在这一点上我非常感谢我的父母,因为他们从来没有逼我做我不愿意的事。有的家长看到其他孩子学舞蹈、学绘画等并取得了成绩,处于怕输的心理也逼着自己的孩子去学。我有一个朋友从小就被妈妈赶着去上钢琴课,学了六年,最后因为升学放弃了。后来她回忆说当时最害怕的就是周六,因为每次上课老师总会敲她的手指,作为练得不熟的惩罚。她本身也不喜欢钢琴,几年之后连一首完整的曲子都弹不出来。不是自己兴趣所在的东西,很难将其学好。

而我则恰恰相反,我对什么都有兴趣,也都想试一试,却难以坚持下来。现在细数一番我学过的东西也不少,但大都半途而废。小学时我一时兴起,去学了围棋和书法,后来又接触了钢琴和日语。钢琴在闲暇之时偶尔会弹一会儿自娱白乐,遇到难曲常常是望而却步。到现在,能够坚持下来的只有日语。因为经常接触日本动漫的缘故,我学起日语来并不那么费力,在初二时就拿到了日本语能力测试二级的证书(最高级为一级),现在看日语电影和综艺节目基本上毫无压力。

父母对我的这个毛病可谓是深恶痛绝,为此爸爸总数落我,保证书不知道写了多少次,可懒劲一上来又立马恢复原样。吃不了苦或许是很多人的通病,为此我也走了不少弯路。最严重的一次教训是我在新加坡读书的第二年,爸爸把妈妈单位新发的电脑给了我,那是我第一次拥有自己的笔记本,十分兴奋。之前我一直保证会好好学习,可是碰到电脑的我像吃了兴奋剂一样,把学习什么的都抛到了九霄云外,一门心思玩起来。结果几次大考都失误了,让我消沉了很久。

事后爸爸分析说,除了没有自制力这一重要因素,不知道自主学习也是我迷上电脑的原因之一。在新加坡上课时间不长,每天往往下午两三点就放学了,再加上我所参加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不多,很早便能回宿舍休息。自由时间增多,对于我这种管不住自己的人来说真是天大的喜讯,有时间就泡在网上看动漫,一看便是几小时,雷打不动,导致学习没有了精力。

后来父母将电脑回收,我也开始学着自觉的学习。为了锻炼耐性,我一次性搬好多书到自习室去看,规定自己不看完不能离座。为了提高效率、集中注意力,我给自己提了许多问题,复习时一个个去找答案,这样学起来才不无聊,不久成绩就上去了。

这之后我从初中升到了初级学院(相当于国内的高中),每天开始忙起来,有时一整周在七点半以前没有回过宿舍。吃过饭、做会作业就差不多该洗洗睡了,和我从前优哉游哉的生活大不相似。有时课外活动占据了较多的时间,回宿舍后不得不像按了快进键般行动,心情浮躁得难以学习。我这才猛然发现自由时间是那么美丽,能让我慢慢看完自己感兴趣的书,去河边跑步,写写日记。读了那么多年书,我发现自主学习是最让人获益的。没有时间、考试、升学的压力,一个人只为他的好奇和兴趣所读书,并且明白自己想学的到底是什么。这才是真正的学习,而非像幼小的动物一般吃母亲口中吐出的碎肉。

说到活动,就不能不好好讨论一番了。这几年在新加坡,文化知识没有像在国内学那么多,见识倒长了不少。这并不是说新加坡的学校就不重视考试,相反,每次大考都相当严格,题目也难,让很多当地学生口U苦不迭。但是在他们的教育体系中,考试并不是唯一的学习和评价手段。学生们在课余有相当多的机会参加课外活动小组,比如田径、舞蹈、乐器等,使得老师常常在班上强调课外活动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忽视学习。我最初非常想参加体育小组,但由于运动员们需要长时间在户外训练,头顶火辣的太阳,最终还是放弃,选择了科技小组。这个小组有点类似科技和学习狂人的聚集地,大家在开会的时候会讨论各种科学实验和理论,学习写科学报告的方法,大多数人还在校外参加研究活动。出于对科学的兴趣,我非常喜欢这个小组。在暑假,各个活动小组都会有自己的夏令营,大家在一起玩游戏、吃烧烤,增进感情。在国外上学学习的东西比起国内有过之而无不及,学习之后会很累,但我甚少感到疲惫。

2012年暑假我回到长沙,和我同届的高中同学也完成了他们的高考。几年前的我根本想不到我能从高考的魔爪之中逃出,现在回想仍觉得自己万分幸运。高考之后初中同学举行了一次聚会,能见到久违的朋友们,我自然是兴高采烈地去了。曾经活泼、有生气的同学们似乎变了样,有的长高了,有的长壮了,有的晒黑了。不过变化更多的是他们的脸。我认为那是久经沙场的沧桑,看过照片的妈妈却说那是成长的痕迹,哪像你,看上去还和初中生一样。

或许这只是我的多心,但和新加坡的高中生比起来,国内的同学们确实要显得成熟许多。从前记忆中的纯真和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光芒从他们眼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残酷现实的接受和对未来的迷茫。高考太累了,看着他们我都觉得很累。同样是考试和做题,为什么在新加坡我感到越学越明白,越能看清这个社会和世界的运作方式,而相比之下大部分在国内拼搏的同学,越学越感到未来是一片迷雾,越不能灵活思考呢?我问过几个好友,她们的目标大学是哪所,将来想干什么?没有几个人能回答出来,有些人甚至反问我,分数还没出来怎么知道呢。这是多么的可悲!高考不是追求目标的工具,而是决定人生的一纸宣判!

记得我看过的一部动漫《Monster》,其中有这么一句话:“教育就是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新加坡培养出来的是一群有想法的科技创新人才,以此来维持亚洲四小龙的地位,而国内呢?难道我们的社会所需求的就是一群不会思考学习和工作的机器吗?这个问题我不说,大家也应该知道答案。

成长的路上,一帆风顺只是人们美好的心愿。我摔了很多跤,才学会如何绕过障碍。但事实上,我要学的还有很多,因为成长不仅是知识的增加和身体的增强,最为重要的方面是个人在不断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对一切不公平、错误事物的理解和思考。没有了解,就没有认识,当然更不会有改变。而成长,能把信息变成想法,把想法变成行动。希望我的书带给你的不只限于成长的经验和教训,更多的是被它激发的思考和深思。

苏格拉底说:“一个人的成长莫过于多跟有价值的人或书交往。”这其中隐含的主题就是:一个人的成长无非就是在平常交往中,追求超越日常生活之上的更高价值,由此而使得平常的生活成为好的生活,成为值得一过的生活。就这一点而言,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你生命成长中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

内容推荐

戴韦思、黄佑生编著的《好学生是这样炼成的/好教育丛书》是一本值得慢慢阅读和细细咀嚼的书。书中记录了一个孩子从一句话日记到18岁的生活作文,没有应试作文的教条与格式,有的只是孩子的亲身体验和心灵感悟,也许并不完美,但真实富有启迪。学生看了可以追问自己的成长经历,家长看后可以抵达自己的内心:孩子的世界原来如此!

编辑推荐

戴韦思、黄佑生编著的《好学生是这样炼成的/好教育丛书》汇集了作者从一句话作文到日积月累的日记、感想和随笔的文集,记录了其18年来自由行走的生命轨迹,包括“发现自我”“聆听自然”“诗路花语”“触摸美丽”等十二章,内容没有泛泛而谈的学习秘诀或捷径,有的仅是作者在成长路上的感悟与思考。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悯人之情怀,言行如一的操守尽在作者的笔下涓涓流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8: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