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藕神祠》;《小城的香椿花》;《布达拉宫后面的书店》;《崇陵的白皮松》;《探菊问史小记》;《黄苗子和徐悲鸿》;《故居散碎》;《文人闲话之赵清阁》;《在黄宾虹故居》;《功夫在字外》;《文人的闲话》;《邓拓与苏轼的画》……《文人的闲话(精)》(作者何频)收录了这些文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文人的闲话(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何频 |
出版社 | 花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济南的藕神祠》;《小城的香椿花》;《布达拉宫后面的书店》;《崇陵的白皮松》;《探菊问史小记》;《黄苗子和徐悲鸿》;《故居散碎》;《文人闲话之赵清阁》;《在黄宾虹故居》;《功夫在字外》;《文人的闲话》;《邓拓与苏轼的画》……《文人的闲话(精)》(作者何频)收录了这些文章。 内容推荐 《文人的闲话(精)》收录了这写作作品:《旅游与旅行》;《己丑年之齐白石》;《南方雪北方雪》;《买降价书的快乐》;《迷人的桂花》;《布谷的声音》;《济南的藕神祠》;《小城的香椿花》;《布达拉宫后面的书店》;《崇陵的白皮松》;《探菊问史小记》;《黄苗子和徐悲鸿》;《故居散碎》;《文人闲话之赵清阁》等。 《文人的闲话(精)》的作者是何频。 目录 在黄宾虹故居 功夫在字外 文人的闲话 邓拓与苏轼的画 远去的董先生 看齐白石年谱 《文心雕同》和吴德铎 《顾颉刚书话》 丰子恺和《护生画集》 花落春仍在 嵇康与傅雷 开禁购得《金瓶梅》 情书里的图画 书票中的色情 施蛰存与李白凤 登封碑故事 漫游缘缘堂 老书虫金性尧 话说延安的厚重和包容 西南联大旧址访碑 不止于鸟兽草木虫鱼 闲话孙犁 明朝的一桩植物学剽窃案 那些年:我读胡适的书励志 旅游与旅行 己丑年之齐白石 南方雪北方雪 买降价书的快乐(之一) 买降价书的快乐(之二) 买降价书的快乐(之三) 吴蔼宸和《历代西域诗钞》 迷人的桂花 布谷的声音 济南的藕神祠 小城的香椿花 布达拉宫后面的书店 崇陵的白皮松 探菊问史小记 黄苗子和徐悲鸿 故居散碎 文人闲话之赵清阁(一) 文人闲话之赵清阁(二) 跋 试读章节 杭州的黄宾虹故居说是位于楱霞岭三十二号,其实就在门庭若市的岳王庙后面不远处。十月末的一天下午,快五点钟了,我风尘仆仆地赶到这座小院的月亮门前,守门人售了票又和蔼地对我说:“快下班了,请抓紧时间看吧!” 天灰蒙蒙的,仿佛已是黄昏,此时此地并没有别的参观者。我略微放松一下情绪,开始打量这座依山势而筑的庭院。四周环墙植着嘉木奇树,只见卵石铺就的地面上落满了桂花凋谢的金银屑;迎面居中的小花坛上,一株细叶红枫和几竿偃卧的筱竹轻指着黄宾虹先生的汉白玉雕像,那造型若真人大小,沉思中又生了出尘之势,颇得大画家暮年的风神。靠山的两层西式小楼就是纪念室了,它的一层为两进两问四室的格局,因为是老房子,今日看来,显得十分清简且逼仄。左边一半,四壁挂着展示画家生平的图片和说明,间或有几张书画作品的复制件。我有点失望。在我的心目中,黄宾虹先生晚年的山水画里,那种墨色淋漓,如古人所评“白摧朽骨龙虎死,黑人太阴雷雨垂”的意象才是他艺术生命活生生的显现呀!就在我彷徨的时候,右边的里间隔着一道纱门,闻声步出一个戴眼镜的文弱女子,看上去似已接近中年。当她听我说是郑州来的,刚住下就专程找到这里来,分明是真有诚意时,于是,她告诉我自己姓骆,是浙江省博物馆的专业研究人员,负责管理这个纪念室。她带我到里边参观,并耐心地解释我的提问。 右半部向阳的一间屋原是黄翁的画室。靠墙的红木条几上,除了一尊青花瓷瓶。一长排摆着主人早年和友人邓实合编的《美术丛书》,这部四集一百六十分册的类书,集我国古代美术专著的大成,黄宾虹一生学问根基多生于此。居中是一个大画案,昔日黄翁作画的工具连文房四宝依旧,尤其是覆盖其上的那块一米见方的草绿色画毡,星星点点落满了涸沉的墨迹,仿佛可以嗅到佳墨的余香。一九四八年。八十五岁高龄的黄宾虹先生由北平南返,应聘做了国立杭州艺专的教授。遂居此直至最后。这座小楼原本是一位旧军人的别墅,淡泊自守的黄翁对此处环境十分满意,画室隔窗便可望见接霞岭绵延峰峦上的苍松和翠柏,隔着林木便是波光潋滟的西子湖了。墙上悬一帧摄于一九五三年冬季,黄翁身着厚实棉衣在挥毫作画,夫人宋若婴为之抻纸理墨的照片。是当年老骥伏枥的真实情景。 我们的话锋自然探及黄翁的艺术世界。作为一代国画大师和学术巨匠的黄宾虹先生,其“浑厚华滋民族性”的水墨艺术理论和高产的创作实践对后人影响巨大。不仅是山水画和花鸟画,而且他的书法艺术成就也很高。我想起来了,陈天然先生很崇尚黄翁的书法,他曾经专门集黄字用以借鉴。骆女士眼神为之一亮。我又说,河南画家李伯安作过一幅晚年黄宾虹的水墨头像,可谓形神兼备。骆女士兴奋地说:“原来先生在中原同样有知音,存在巨大的影响呀!” 接下来,她指着画室里一对磨得布面泛白的沙发,分别讲述了陈毅将军和傅雷、李可染先生当年专门来此拜访黄翁的情景,我顿时产生了和先贤围炉共话的暖洋洋的感觉。最后来到用做陈列馆办公室的里问,因为依山又背光,白天还开着电灯,看到桌上摊着各种有关画家资料。我仔细询问黄翁交友的几个细节,骆女士如数家珍,一一作答。她又特别提示我应该注意黄宾虹和广东人的关系。我们仿佛一道穿行在中国近代艺术史的长廊中。黄宾虹不仅是位承先启后的大画家,青年时期还是一位激进的爱国者。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艺林和国画界关于重新认识黄宾虹的呼声趋高。今年,国家专门发行了纪念黄宾虹的邮票,黄宾虹研究会在沪杭等地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他的文集也在全面整理出版之中。说到这些,骆女士脸上洋溢起了职业的自豪。 秋天的岚气在山上和水面弥漫着,天色越发显得昏暗起来,我们不得不中断交谈。独自赶回我居住的饭店,西子湖畔早已华灯初放。饭后饮着茶水,打开浙江美院出版社出版的《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四大家研究》一书,这是一本论文集,骆女士名坚群,她有文章选录其中,是就黄宾虹先生和弟子的一组通信谈画家学术思想的,文章的题目极有韧性和诗意,日《三眠三起,穿茧而飞》。是夜,黄宾虹先生和骆坚群的文章,把我的思绪扯开很长,很长。P1-4 后记 夏天,花城出版社的文珍女士来电话邀请我共襄文事——参加其主持编辑、正在陆续面世的一套随笔小品丛书。此前,我没有见过文珍,可久慕她的大名。因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红杏枝头春意闹”,当文化随笔和读书小品于国内文坛刚流行起来的当口儿,文珍她就策划出版过一套有名的“人间书话”系列。那个由大家与新锐一并组成的文化方阵颇有气势,该丛书漫谈新颖而有趣的读书话题与做学问的方法,启迪智慧,扬清激浊,助推了方兴未艾的读书文字的写作。因为那套书特色鲜明,惠及多人,至今仍常常为众人提起。我本是她的丛书的读者和受益者,而这次,她提出也为我出书,加盟由她策划的文化新方阵,却是我设有料到的,顿时有了一份意外的欣喜。 我和花城本也有缘。因为《看草》于正式出版前,书的部分章节与片段,最初是由花城出版杜旗下的《随笔》和《文汇报·笔会》分别提前选登的,这对我的书和我的文字能够吸引读者关注是很重要的。正由于《看草》的问世,随之便结识了在广州编副刊的戴新伟先生,斯人则南国“小盂尝”是也!经不住戴君的诱惑和催促,四五年来,绵延有了我在《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上的“看草之余”等专栏文字,不仅提升了我的写作能力与产量,也结识了更多的文字朋友。本次由文珍来操持,在花城出版社出我的读书小品文集,说文字认可或不敢当,但它将是我于羊城文苑一份可珍的文字纪念,却是真切真实的。 百舸争流,我居下风头。百无一用,只是不能忘情于闲读和杂写而已。而且编此书于我,实乃人生的游读小笺之一。虽然所辑文章不多,但依时间顺序排列,写作的跨度却不算短。它包括了新世纪前后,十多年间,我在写作《看草》和《杂花生树》前后,间隔发表的部分杂文s书话。再往远处说,从一九七八年开始,读大学四年,我是学政治理论的,一度拟高头讲章作文。而我的中学阶段,完全是在“文革”十年之间开始并结束的。悲夫不遇,知识韵原始吸纳与积累成长时期,说青黄不接和先天不足正是。年份和社会的外在因素拘束在前,天分与境界视野的限制于后,制约我读书无章,不古不广;写作的眼光和趣味不能脱俗,立意不高,语文亦难臻雅驯。勉强编成此集,文珍和我再讨论书名,翻来覆去,总不恰当,只好日《文人的闲话》。 想一想,从一九九七年我初辑读书小品《羞人的藏书票》,一九九九年在大象出版社出版至今,弹指十五年过去,如蚕与蛇之蜕皮,刻下新出《文人的闲话》小集,展读文稿,顾影自怜,犹觉羞人而已! 何频 二○一二年十二月十六日早上于郑州甘草居 时在壬辰龙年冬至节前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