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敢不敢活到100岁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韩)朴尚哲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如果你害怕年龄的增长,那么就先为你的百年提前准备!随着百岁人现象的出现,全世界老龄化革命已经拉开了序幕!就算在老年也不想放弃自己生产性生活的超级老人们,通过他们的实例打破了我们对于百岁老人的偏见。但是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那么从容的面对自己的老年生活,对于自己年龄的增长充满了恐惧感。

《敢不敢活到100岁》就是世界知名长寿科学家朴尚哲专为四五十岁快要面临退休的中年人们的烦恼做出了正面的回答,介绍了拥有百岁人生的各方面生活智慧。百岁时代,为了得到长寿的力量,就要从现在开始准备!

内容推荐

全世界老龄化革命已经拉开了序幕!从日本102岁高龄的医生,韩国98岁高龄的cE0,到百岁的诗人,百岁的画家,这些不放弃自己生活追求的超级老人们,打破了我们对百岁老人的偏见。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那么从容地面对自己的老年生活,大部分人对于自己年龄的增长感到无奈和恐惧。

世界知名长寿科学家朴尚哲编著的这本《敢不敢活到100岁》通过对长寿老人的调查、分析,从身心、运动、营养、交往、学习、分享等方面,总结了健康、长寿之道。百岁时代,为了得到长寿的力量,从现在就开始准备吧!本书帮助您拥有一个自信满满的金色人生!

目录

在“百岁时代”生活的智慧(代序)

第一部 设计你的百年人生

 第一章 年轮胜过青春

现在的80岁等于过去的50岁

老化是为了生存而发生的变化

过你的真品人生

 第二章 不要再拿年纪当借口

你可以活到100岁

疼痛,是重要的感觉

长寿,可以减少医疗费

更加积极地迈向年老

 第三章 最好的理财,是一生“现役”

一帆风顺的人生,真的有那么好吗?

不要抵抗,学会接受

真正的人生,从退休后开始

40岁开始,为自己的黄金人生做准备

第二部 像百岁老人一样,坦荡地生活

 第四章 身体与心灵需要经常活动(运动)

男人早死,是因为不愿意动弹

越活动,越健康

喜欢还是不喜欢,要诚实地表达

更加积极地对待身体与内心

【百岁老人的运动法】年过八旬开始走路练习

 第五章 一天三顿饭,一顿不能少(营养)

我们的传统饮食就是最佳选择

一天三顿准时吃

食物的灵魂

【百岁老人的饮食方式】随着年龄的变化,味觉也会发生变化

 第六章 朋友多了,人生自然畅快(关系)

孤独是心病的根源

遇到真正的伴侣,才能更好地生活

以情联结的关系,才是最好的关系

【百岁老人的人际关系】白头偕老是最大的幸福

 第七章 不学习的大脑会变老(学习)

让自己变得有用

大脑活动从来不会停

活到老,学到老

【百岁老人的学习法】挑战自己,与年龄有什么关系?

 第八章 积极参与,乐于分享(参与)

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比钱更有意义的事情

索取之前,先付出

【百岁老人的参与精神】分享,会让幸福变得更大

第三部 永远精彩,永远有滋有味

 第九章 对于生命,也有需要遵守的礼仪

遵守身体的三纲五常

不管做什么,做起来!(Do it)

毫不吝惜地给予(Give it)

不断学习(Prepare it)

 第十章 苍天之下最可贵的是生命

活着就是一种恩赐

100年人生,请不要暴殄天物

享受生命的姿态与滋味

活得好,才能走得好

结束语

试读章节

画家伦勃朗一生留下来数不清的自画像,甚至有人称这些作品是“画出来的自传”。他的作品从十几岁一直画到60多岁,记录了人的一生中所有的变化过程,让时间的变化一目了然。也就是说,伦勃朗用自己的画作亲自记录了自己的老化过程。这既是对自我的一种探索,也是对老化的一种正面接受。正是因为他不排斥自己老后的样子,才会提起画笔画出来。

适应与成熟的过程

我们总是过多地强调老化的负面影响。这是因为,一提到衰老,人们的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依赖、疾病、无能、抑郁等消极的一面。不可否认,随着年纪的增长,人的身高、体重、肌肉等都渐缩,骨骼变得更加脆弱,运动量减少,记忆力减退。这些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些远不是老年生活的全部。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接受这个状况以及如何改变我们的意识。

人从生下来的那一瞬间开始就在慢慢变老。我们的一辈子都是在向着衰老极速狂奔。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死去”的过程,而是“适应”的过程。不是衰退,是“成熟的”的过程。人在从生到死的过程中,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成熟。所以,即便慢慢衰老,也并不应该自暴自弃。不要因为老了,就觉得应该被淘汰了,应该被“更新换代”。放弃这种“替换法则(Replace Principle)”,转而应该抱持的是“修缮法则(Restore Principle)”。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积极地验证了细胞的“集团”——生命组织是具有复原可能性的,也就是说生命组织的基本单位——细胞,并不会被替换,而是会通过修缮变得更加年轻。由此可见,衰老的过程是完全可以延缓的。“复原”与“变化”便是其方法。

复原的真正意义在于——修缮的法则。它要求的是人们对于机体恢复抱有绝不动摇的信心以及决意改变所有生活习惯的决心。拒绝被替换,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修复自身,是对生命尊严的一种守护。或者说,变化的起点在于积极地接受。接受变化的态度,是为了让你的人生更加合理地适应姿态,将让你对衰老、老年、长寿、死亡等命题产生全新的认识。所以说,只要能够抱有积极的心态以及不怕改变的决心,我们完全有可能一直处在“年轻”的状态。

衰老细胞与年轻细胞

继开始做老化研究,我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是不是真的老了就一无是处,就等着死了?”我甚至怀疑,也许衰老的来临,不过是为了我们更顺利地死去。为了证明我的这个想法,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实验——也就是给年轻细胞与衰老细胞同样的刺激,然后观察这二者的反应。我们尝试过照射紫外线、添加化学物质等各式各样的实验。

一开始,在进行低强度刺激的实验的时候,年轻的细胞有所反应;但衰老细胞无反应。但令人吃惊的是,当我们进行高强度刺激的时候,年轻细胞很多在有所反应之后纷纷死掉,而衰老细胞虽然反应程度低,但是却最终存活。之后我们又在个体水平上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在一个向小白鼠腹腔内投入毒性化学物质,然后观察其肝细胞损伤程度的实验中,年轻老鼠的肝细胞死亡程度远高于老老鼠。

我当时对于这样的实验结果感到很吃惊,甚至还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实验过程中弄错了什么,所以在之后的两年内一直在反复做这个实验。但每次见到的都是一样的。这项研究成果,彻底颠覆了以往科学界对于衰老的概念。老化,不一定是死亡的预演。老化的细胞与老化的生物体在遭遇外界强刺激时所激发出来的高度的生存能力极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老化,是生存战略

我们对于“年纪大了,浑身都是病”这句话非常熟悉,这是很多老年人的口头禅。难道真如这句话所言,年纪大了就应该生很多病吗?这是正常现象吗?年纪大了,就应该哪哪都不舒服,这是理所当然的吗?那么岂不是意味着在当今的高龄化社会,绝大多数人都应该成为病号?事实并不一定是这样。

从1950年到现在,美国因为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比例大幅减少了60%。与此同时,老年人发生认知障碍,日常活动能力障碍的比例也有明显下降。这个研究结果表明,即便进入了高龄化社会,也不代表患有疾病的人数会增加。反而,出于我们的意料,这个社会中的健康人数的比例将会越来越高。

那么,这样的统计结果意味着什么呢?也就是说,从生物学意义来说,老化并不一定是死亡的前一阶段,反而是机体为了更好的生存所作出的适应性变化。也就是说,老化是生命体为了适应外界的变化与刺激所作出的‘明智’的适应性变化,而并非人之将死所要面临的宿命中不可避免的凋零。老化,是我们为了生存而作出的最棒的努力。

所谓生命,并不是为了“死”才有的存在,而是为了“生”而盛放的状态。老化,是进化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想要活下去,就一定要付出真挚的努力以及积极适应环境刺激与压力。时时刻刻积极应对着环境的变化与刺激,同时减少阻力——这才是老化过程的真面目。所以,我们需要做的事情真的不是想着如何拒绝衰老,而是全面地接受它。P9-12

序言

在“百岁时代”生活的智慧(代序)

“百岁时代”已经成为了现今社会的流行语。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只要稍稍努力,成为百岁老人并不困难。实际上,在韩国,每年百岁老人的数字正在逐年递增。遥想20世纪60年代,那时韩国的平均寿命才勉勉强强刚刚过50岁。这么看来,这变化还是相当惊人的!本书作者将如此快速增长的老龄化称为“老龄化革命”。但是这种过快的变化,却并不完全是好事。因为老年的时间越长,我们越是需要为此作出更加完备的准备。

在这本书即将面世之际,作者想得最多的便是,如何让更多的人更加健康地、更加生机勃勃地迎接自己的“百岁”的到来。一本书虽然不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但是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哪怕是读者们能够通过这本书对老化与长寿有了新的见解,也算是尽其所用了。

以下我们选取了几段对朴尚哲校长(作者)的采访:

您算是国内正式进行百岁人研究的第一人。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对老化与长寿有了不同的见解呢?

记得那是1990年年中的一天。中午休息的时候,我偶然走到钟路二街附近的公园,那里聚集了很多老人。我当时就被眼前那一幕震惊了。数百名老人蹲坐在长椅或公园草地上,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因为不常运动的原因,大都患有关节炎,连正常站立都很困难。一到中午时间,大家为了获得免费的午餐,便开始在免费供应点前面排起长长的队。队伍中的一多半是老爷爷,个别也有几个老奶奶。老奶奶们大多会做饭,至少不会饿着自己,但是老爷爷们大多一辈子没怎么进过厨房,无法自己解决吃饭的问题,只好来申领免费的午饭。

在一旁看着这一幕的我,心中油然生出一股使命感。当时身为首尔大学医学院老化研究所所长的我,决心一定要为这些老年人做些什么。在此之后,便开始正式研究人们在老化的过程中会经历的过程。随着年纪的增长,首先,人的身体机能会慢慢下降。那么我便开始对人们在老化的过程中身体机能会在哪些方面发生哪些变化产生极大的好奇。以此为开端,我开始了百岁人的研究。

您不辞千辛万苦走遍全国各地去拜访了很多百岁老人,甚至还出国去会见一些百岁老人。不知您从这些百岁老人身上体会到了什么?

我本来想当然地以为,百岁老人们一定已经是那种临近死亡的状态,想必处境都会非常悲惨。并以此为前提,开始了百岁老人的研究。哪知道,在真正见过了这些百岁老人之后才发现他们的生活状态与我想象的正相反。谁能想象得到,102岁的老人见到我之后还要跟我比仰卧起坐呢?令人吃惊的是,他竟然能够轻松做三四十个,而我连二十个也做不了。有一次也是去见一位百岁老人,正值这位大爷扛着锄头从田间回来,见到我就问:“你是从首尔来的?你可知‘温故而知新’这句话?”然后便开始了一场激情澎湃的演讲。啊,这些百岁老人们不仅仅一个个体格健硕,而且还意识清晰,思维活跃,每当这个时候,我都深受感动。我见过的很多百岁老人都常常说这样的话:

“天天躺着不动有什么意思?得动起来,得干活!人死了才会躺在床上不动。那样懒懒散散地活着有什么意思?”

不管是除草,还是编篮子,抑或是种树,写字读书,他们总是乐在其中,让自己忙活起来,不愿意每天躺着没事干。曾经有位95岁高龄的老人还申请了我的授讲课程。看着我一脸惊讶的表情,老人问道:“怎么,难道我不能申请您的课程吗?”我当时就惊讶于老人家一把年纪了还能有这样的精气神,此后每当跟一些国际学者一同探讨的时候,也常常说起这位老人。人到了生命的最后一瞬间,还能有想要做什么的意志和想要学什么的热情——这才是长寿的力量所在。

“百岁时代”已经来临。但是相关调查却显示,大约有40%的国民认为,长寿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那么,社会上对于长寿型社会形成的忧虑,您是怎么看的?

这种忧虑也是理所当然的。人上了年纪,就容易得病,在经济上难免要依靠子女,或多或少会给子女带来一些负担。所以,当然不能不担心。但是,我们实际去拜访的百岁老人们的生活状态,却完全是另外一番模样。老人家们从来没有想依靠谁,几乎所有事情都亲力亲为,尽可能独立完成。如果我们都能够像这些老人家的生活模式看齐,依靠自己的力量,优哉游哉地活过百岁的话,那么——长寿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我们如何能做到像那些百岁老人,独立而有尊严地生活呢?其中的秘诀,我们可以总结为五个词——运动,营养,关系,学习,参与。适当地活动身体;适量地饮食;维持与配偶、子女、邻里间的友好关系;不断地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不管是志愿活动还是什么活动,都是多多益善的。在这里,我最想强调的是“关系”。韩国自杀老人的比例在所有OECD(经合组织)国家中处于首位。造成这种局面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孤独。随着年纪不断变大,尤其是年纪超过百岁之后,身边的朋友、家人都会相继离开人间。朋友越多,越有利于长寿。所以说,越是人到老年,越需要可以共同分享喜怒哀乐的朋友和邻里。为此,老年人们一定要努力让自己融入到周边环境,更加积极地与人打交道,虽然这并不容易。越早开始实践这五条长寿秘诀,越能更快乐地享受自己的老年生活。

百岁时代,意味着退休之后至少要多活30年。这漫长的时间该如何度过呢?  退休后,如果光靠着一点点退休金过日子的话,该有多么担惊受怕啊。很多人在退休之后,为了日后生活有更好的保障,往往会考虑投资理财。但是,即便你有10亿韩元,就能保证可以度过幸福的老年生活吗?生命,在于运动。那么现在,你活着的当下,是否也竭尽全力“运动”了呢?时刻自省自己是否过得很好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只要竭尽全力过好每一天,退休之后的生活一点也不可怕。

社会学家彼得·拉瑟列将退休后的健康生活称之为第三人生。这个时期是自我收获的时期。50多岁退休并不意味着人生的结束。退休后的50年如何度过,能活出怎样的精彩,才能成为全盘评价人生的考量。所以,退休是走向新的人生的一个全新的起点,也是人生中一段极其重要的时期。为了更好地迎接这新的开始,我们需要接受人生中的第二、第三度教育。所以,一刻都不能怠慢,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说实话,我们的人生历程中并没有“退休”一词。只不过是在人生的各个阶段,赐予你全盘改变生活轨迹的几个机会。

作为知名长寿学家,您是如何规划自己的老年生活的?

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计划。其实,我已经很自然地走进了这一阶段。如果硬要说是一个计划的话——那便是每时每刻竭尽全力地好好生活。也就是,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尽可能投入地工作。而且,如果有机会接触到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领域,我会以非常愉悦的心情去尝试做一做,当然,要竭尽全力。还有一个与“工作”同样重要的事,就是让自己时刻保持“合群”。这是我这么多年来与百岁老人们频繁接触中体会最深的一点,随着年纪的增大,最重要的就是合群,与人接触。我更想通过我的专业知识,帮助更多的老人进行再教育,提升思想认识,让百岁老人们获得更多生活的勇气与意欲,让人们更多地彼此了解,更加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不管是在精神上还是在身体上都能更好地享受这段如黄金般珍贵的人生。

您想对本书读者说些什么?

千万不要因为年纪大了就放弃自己!这是这个世界上最让人鄙视的行为,也是最不应该有的心态。我希望大家不要这样。在对长寿、老化的不断研究和与百岁老人们的深入对话过程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便是“我还没有老!”这句话。这一句简短的话语中,富含了太多内容。让人们老去的,不是身体,而是自己的认知。如果你自己觉得你不老,你就是不老。如果你觉得自己可以做到某件事,不管年纪多大了,那么你就是可以做到。反而是怯怯懦懦的自缚心态以及错误的固有观念才是让我们生病,才是让我们变老的要因。竭尽全力让生命进发光彩是我们作为人类的高贵的义务。随性而美丽地活到生命最后一刻,是谁也代替不了的义务。如果你自己觉得自己没老,自己可以做到,那便什么都不是困难,任何事情都难不倒你。如果你想收获大放异彩的瑰丽人生,方法只有一个。竭尽全力活得尽兴!规律的运动与饮食,热爱学习的热情,与人相处与分享的快乐——让你的百岁人生比谁都更健康与活力四射!

后记

“我,还没有老呢!”

从去年开始,随着韩国政府“百岁时代到来”的宣言,社会各领域对于百岁人与超高龄社会的讨论络绎不绝。与此同时,各种书籍和媒体报道变得铺天盖地。为了响应这种现状,各大保险公司也立刻推出了各种未来保障型保险、退休计划等眼花缭乱的保险产品,助推着一种不安情绪,给很多老年人和全社会带来了混乱。但是,这种保险产品或新闻报道所推崇的并不是对于未来长寿社会的某种解决方案,而是全部都集中在“钱”上面。总而言之,就是鼓吹想要长寿就一定要有钱的论调,并煽动群众参与他们的理财计划。

每当看到这种场景,我们都诧异于他们怎么能在对长寿人群的生活状态毫无了解的状态下,仅靠个人臆测就这样大张旗鼓地煽动群众?仅靠看过几本书就以为掌握了真实状况而大胆作出各种判断的荒诞情景,时常让人痛心。难道有了几百万就真的可以解决长寿问题吗?以为只要有钱,长寿社会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他们甚至不知道百岁时代来临的当务之急,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看到社会上的这种混乱,总是让人郁闷。人活着,追求的是一种美满。尤其是对于长寿老人来说,什么样的生活才能被称之为美满?缺少对于真正幸福的思考,只知道鼓吹钱的重要性的社会现状,实在让人烦闷。

只要有钱,就可以解决吗?

生物化学专业出身的我,一定要用从生命现象的生命分子开始把这个事情说清楚才行。人们从20多年前就开始关注衰老,并通过各种实验对细胞的老化、动物的老化进行了诸多研究。但是从来没有想过对人的衰老做一番研究。直到后来,才有了研究人类衰老现象的“老化综合观察研究”,从而得出结论:人随着年纪的增长,人体各个机能都会下降。那么又产生一个问题:“如果年纪非常大了,会变得非常悲惨吗?”

老化的过程,是不可恢复的单向性损伤,所以形态势必会变化,各项机能也势必会下降,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宿命性的现象。所以,人们很自然地认为人到了百岁之后的生活状态,应该是临近死亡的状态。我们同样是带着这个假设,开始了这次大规模的百岁人群调查。但在调查的过程中,百岁老人们实际的生活状态,彻底颠覆了我们的推测。

很多百岁的老人家仍然可以轻松做三四十个仰卧起坐;每天天亮就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地串门;有的老人白天劳作,晚上还要读书到很晚;有的老人看到新鲜事物总是会吟诗作词;有的老人家甚至亲自到深山砍柴,然后自己做手工艺品。这些大大超乎我们想象的健硕而勤劳的百岁老人们的生活景象,彻底打破了我们之前对老人与老化现象的各种偏见与各种先入为主的判断。

有一次看到一位正在做农活的百岁大爷,我们问道:“您这么大岁数了,还不好好休息,干这么多的活儿,不累吗?”

对此,老人的回答非常简短:“我还没老嘞!”

试问,谁还敢说年纪大了就都应该老是在家躺着呢?与百岁老人们的相遇,成为了彻底改变我们对于衰老所有以往概念的契机,也让我们意识到,即便年纪再大,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圆满的生活。他们用实际情况告诉我们,年龄不过是一个数字,并不是最大的限制要素。我们为永远活在“现在进行时”的老人们坦坦荡荡的姿态感到自豪。相信读过这本书的人,应该也会跟我有一样的感受吧,相信你们对于衰老与长寿的想法也已经有了些许改变吧。

不要再拿年纪当做借口

如今的社会,因为高龄化的到来与传统家庭的解体,带来了很多问题。将来,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还会更加严重,而对此的解决方案在哪里?整个社会仍然很茫然。这次与百岁老人们的相遇,也许多少提供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为什么他们可以那么健康呢?他们为什么可以那么开朗呢?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呢?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同样认识到,想要长寿,需要具备很多条件。想要盖一所好房子,需要坚实的地基、完好的屋顶、坚固的支柱……同样,想要长寿也需要满足很多条件。其中,通过对百岁老人们的集中观察可以大概了解——运动与营养等身体方面的努力以及关系与参与等社会性方面的努力都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就算年纪大了,也要不断努力接受和学习新事物,才能在日新月异的世界里活得更加自在。所以不要总是拿年纪当借口,不要责怪别人,自己学习,自发地学习,自发地奉献,才是应该有的生活态度。

在此期间,关于衰老研究和百岁人调查的100多篇论文被国际各种学术杂志刊载,也通过电视、广播、新闻、报纸杂志等被更多人了解。同时,我也通过《百岁人的故事》《没有什么比生命更美丽》《没什么比健康更实在》《优雅地老去》《老化革命》等书将我关于衰老和长寿的相关研究传递给了大众。但即便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仍然不能避免我在表达上的疏漏与研究上面的局限性。本书在“思考的家”出版社程美玉代表的帮助下,被编辑成了更容易被大众理解和接受的版本,对此我非常感激。希望这本书能够为人们在高龄社会的危机下找到各自解决方案提供小小帮助。

如果整个社会可以变得更加尊重人的本性,不以年龄为限制,不断改善已有的社会条件,那么未来的长寿社会便真的可以成为一种“恩赐”。所以,人啊,不管年纪多大,都要像百岁老人一样高喊一句:“我还没有老嘞!”积极过好现有的每一天,为美好的老后生活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松涛海边  朴尚哲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