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的一次车祸,使日本人河本太郎住进了医院。
这位年轻小伙子本来生得英俊潇洒,可是现在他被撞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已经不像人样了。
不过还好,他的伤势并不十分严重,也无生命危险。然而,他的胃和小肠被硬物撞裂,医生得为他作缝补手术。
手术很顺利。半个月后,经医生允许,河本太郎可以吃一些软性易消化的食物。这时,奇怪的现象发生了,河本太郎竟像喝醉了酒一样,满脸通红,口吐酒气,走路头重脚轻,还胡话连篇……
一定是并发了脑震荡。医生连忙给他作了检查。可是检查结果显示,他没有脑震荡。
病无缘由,医生束手无策。河本太郎只得继续受苦,忍受这种折磨。
有一天,他身体不舒服、发热,以致接连四五顿没有用餐。奇怪的是他反而觉得头脑清醒,一点也没有喝醉酒的感觉了。他高兴得蹦起来,立刻叫人送来了饭菜。可是,当他吃了东西后不久那怪病又发作了。
这究竟是什么怪病?医生为此也很苦恼。于是,他们对河本太郎进行了跟踪研究。经过长达30年之久的研究,医生终于发现了秘密;原来河本太郎的胃里有一种酵母菌,它把河本太郎每天吃下的淀粉食物转化成了酒精。这种酵母菌在人体内一般只存在于口腔和直肠内;而那次手术后,这种细菌却一反常规,跑到河本太郎的胃里去了。什么原因,无法解释。
河本太郎胃里有了酵母菌,就相当于一个小小的酿酒厂了,难怪他整天迷迷糊糊,像醉汉一般!
奇特的鼻子
大卫·格里芬永远不会忘记那个秋雨绵绵的夜晚。
窗外夜色朦胧。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和闪着水光的湿漉漉的路面相映生辉。阴雨和夜色被隔绝在餐厅的落地玻璃窗之外,让人倍觉室内温馨和舒适。
格里芬是这里的常客,有名的美食家。而他作为一个年轻的数学家的身份,几乎被许多人遗忘。对此他并不在意。
他有滋有味地品尝着那盘色美味香的鳜鱼。他觉得这条茄汁鳜鱼,是他尝过的各种河鲜海味中最可口的一条!他的嗅觉特别灵。他想象着餐厅烹调高手是怎样别出心裁地烹饪出这样精美的菜肴,回去以后好烧一条给朋友们尝尝!
他是芝加哥小有名气的业余烹调师。凡是他尝过的精美菜肴,他都可以凭借惊人的嗅觉记忆,把它们一样样重新配制烹调出来,味道不差分毫!
他从不饮酒。然而眼下品尝天下无与伦比的佳肴而不喝点“琼浆玉液”实在是终身遗憾。
他慢慢呷着葡萄酒。直到餐厅关门,他才心满意足地离去。
这是他生平吃到的最鲜美的一条鳜鱼。他永远不会忘记。
街上是阵阵斜风细雨。仿佛从地面升起缕缕烟云,朦朦胧胧,若隐若现。
格里芬兴致很好。在这样的氛围中必须放慢脚步,回忆点什么才更有韵味。
他一边独行,一边咀嚼着那道佳肴留给他的余味。
不知是下雨路滑还是格里芬没有留神的缘故,当他走出餐厅来到大街的一瞬间,从身边疾驶而过的运货卡车把他撞昏在地上。
那是1978年10月17日夜晚发生的意外事故。事后格里芬回忆时这么说。
他被送进医院抢救。
他的头受了伤,其他地方没有一点擦破和淤血。八天后,他康复回家了。
为了庆贺这个从死神那里逃脱出来的幸运儿,朋友们一起到格里芬家里来聚会。
格里芬显得比往日更活跃更有生气。他要亲自下厨给大家做几道可口的菜。
长桌上摆着许多佳肴。其中格里芬最引以为豪的是他刚学会做的茄汁鳜鱼。
然而,客人们尝了一口就大失所望,一个个像咬了苦瓜似的皱眉蹙额。
“怎么,不好吃吗?”格里芬睁大了眼睛望着客人。他自己尝了一口。
他的表情和先前一样平静。客人们不禁面面相觑,顿生疑窦。
一条斤把重的鳜鱼,被他烧得一股焦煳味,他怎么一点儿也闻不出来?!
这时,门外进来一位迟到的朋友。他手捧鲜花献给格里芬,希望他的生活像鲜花一样美好。
这束玫瑰花真香,屋里充满了它的芬芳。
格里芬毫无察觉。他闻了又闻,脸上却没有一点儿往常因为鲜花的芳香所带给他的愉悦和欢欣。
还有一次,他的隔壁邻居家失火,浓烟和焦味扑鼻而来,格里芬却像没事一样,嗅不出空气中的怪味,差一点送了命。
朋友们想起这一件件往事,断定格里芬的鼻子出了毛病。他们把他送进医院。医学专家经过诊断指出:格里芬确实得了一种少见的病——嗅觉丧失症。那次夜晚发生的车祸,使他嗅觉神经受到损伤,中断了大脑和鼻子之间的神经联系——发生了“短路”现象。
医学专家对此毫无良策。不久,格里芬向法院起诉,要求因车祸而造成他致残的司机赔偿损失。
这场官司终于以格里芬胜诉而告终。他得到了一笔可观的赔偿。然而,他原先灵敏的嗅觉不能失而复得。
鲜花的芳馨,田野的泥土气,山林的松脂香,永远不再属于他。
高超的烹调手艺,只能是他美好的回忆……P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