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明清两朝御医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赵阳
出版社 故宫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赵阳所著的《宫廷·发现(第1辑):明清两朝御医》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集中介绍明清两代的御医体系,以太医院的特色、主要职责、选拔制度、医疗分工、御药来源、御药种类、自身规模为切入点,完整地重构了明清两代的御医体系,第二部分则是以明清两代著名御医的趣事轶闻为叙述基础,在向读者展现御医的成才道路、高超医术及医学贡献的同时,也反映了御医生活的酸甜苦辣,其个人命运不受个人控制。第三部分又分为两个支点,第一个支点是皇室病案,分节介绍皇帝、后妃、皇子的常见疾病,并分析了几个皇帝的死因;第二个支点则是重点叙述乾隆皇帝的养生之道以及慈禧太后的保健秘诀等。

本书语言通俗易懂,故事生动有趣,叙述层次分明,不仅是一本普及明清宫廷历史的知识读物,还是一本有关生活保健知识的图书。

内容推荐

赵阳所著的《宫廷·发现(第1辑):明清两朝御医》以明清宫廷御医为主线,分别从御医体系、御医逸闻、皇室病案及养生秘方等方面,深入解读明清两朝皇家医疗状况,全面展示明清御医的高超医术和难以自控的个人命运。同时,《宫廷·发现(第1辑):明清两朝御医》还向读者揭秘了许多宫廷保健秘方,有利于读者在了解明清宫廷历史的同时,也能够学习一些宫廷保健之法,对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身体健康有所助益。

目录

一、明清两朝的御医体系

 1.明朝太医院的两大特色

 2.明朝太医院的主要职责

 3.明朝医户的世袭制度

 4.御药房太监掌权规矩多

 5.明朝后宫医疗分工更为细化

 6.明朝御药的来源途径

 7.清朝太医院规模庞大

 8.清朝成为御医至少需要十年

 9.御医在宫中出诊记录事无巨细

 10.清朝多个御药房药品极为丰富

二、明清两朝著名御医故事

 1.偷学成才的御医盛寅

 2.三朝得宠的名医戴思恭

 3.无心插柳却也能走鸿运的吴杰

 4.当御医被吓死.奇闻

 5.御医未得志,著书终成名

 6.明朝官修药典清朝才得以刊行

 7.父子双双做御医

 8.诊治心理疾病的御医

 9.好医官也难逃被贬

 10.御医日记曝光如何给慈禧看病

三、皇室病案及养生秘方

 1.没病也要请个“平安脉”

 2.皇子们的“治痘工程”

 3.洋御医治好康熙帝的疟疾病

 4.康熙帝给臣子治病有妙招

 5.乾隆帝的长寿之道最科学

 6.从临终脉案看皇帝的死因

 7.短命同治帝没能逃过天花劫

 8.清朝后妃们的常见病

 9.清朝皇帝中光绪帝病案最多

 10.给“老佛爷”看病的过程不一般

 11.慈禧的四大延年益寿保健秘诀

 12.御医为慈禧研制的护发养发秘方

 13.老年慈禧最后的日子

试读章节

4.御药房太监掌权规矩多

明朝的御药房是为皇帝健康服务的一个最直接部门。明初叫尚药局,后改为御药局,嘉靖十五年(1536年),在紫禁城的文华殿后面兴建圣济殿,作为御药房办公所在。圣济殿在李自成攻入紫禁城后被烧毁,清朝在圣济殿旧址上建造了藏书的文渊阁。

圣济殿御药房由提监和太监管理,设有尚药奉御、直长、御医、药童、吏目等人员,人数随时增减。1587年,御药房下又设置了御药库,建在圣济殿的后面。当时还刻了一枚“御药库关防”的印章,由提督太监掌管,日常御药房的药品调入、领取等事项,都要有这个“御药库关防”作为凭证。同时,御药库所有药品清单、药品进出记录等定期要清查造册,送礼部存档。一旦有什么意外发生,这些记录就是追究责任的依据。明朝宦官专权也体现在医疗制度上,御药房的最高负责人不是院使、院判、御医这些专业的医生,而是太监,这也是一件令人奇怪的事情。

明朝御药房管理的都是宫廷用药,因此每个环节都有严格规定,不允许出半点差池。每天由太医院的院使、院判、御医分两班值班,每天要做三件事,第一件是药材的管理,对于各地进贡来的药材、药品,要根据质量优劣进行分拣,礼部也会派官员来监察药材选拣的过程,分拣后登记入册。

第二件就是随时听从宫内差遣,给帝后们诊治。明朝给皇上、皇后治病已经形成一套完备的流程,大病小病都照此执行。诊脉时,先由值班的太医院院使或院判诊脉,接着再由值班御医诊脉,之后发表各自的诊脉意见,大家一起拟定一个处方,处方上将药帖连名封记,药方下要写明本方的药性、治疗病症的效果等。

第三件事情就是根据药方监督御药煎制,在御药制作时,要有太医院院官和内臣一同监视,做好后每剂药都分成两副,其中一副先要由御医、院判、内臣三人尝过之后,没有问题,才将另一副进献给生病的皇上,这一系列的诊治、制药过程,都要在专门的医簿上做详细的记录,这些记录由所有参与诊治及制药、尝药过程的医官、御医、内臣签名后,加盖“中书省印合缝”,以备日后查考。如果皇上服用后,治疗效果不佳,这些医簿记录上的相关人等就会招致麻烦,甚至惹上杀身之祸。

所以,每天基本上都要做的三件事并不是很复杂,但是每一件事情都是跟皇上的性命相关,好则万事大吉,加功行赏,坏则严惩不怠。因此,到宫中当值做御医是荣辱未卜的事情,尽管当时进入宫中的御医都是经过礼部在太医院的严格考试,优等者才能有资格到御药房轮值,但是大家也都明白,进入宫中当值,所担当的责任之重大也是非比寻常的,所以也有一些人为了保全性命,宁可放弃进宫做御医的机会。

5.明朝后宫医疗分工更为细化

在明朝直接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划分很细,宫中每个医疗机构都承担着不同的职责。

典药局是为皇太子服务的。它在明洪武年间设立,其中设郎两人,丞两人,内使十人,另有司药、典药等医官。典药局的御医也是须由太医院推举医士,吏部审定后才能赴任。太子是皇权的继承人,明朝有过多次太子争夺皇权的事件,因此太子的安康也十分重要,典药局所负责的事情和规则基本上与御药房相差无几,只是服务的对象有所变换而已。

明初的时候,在后宫设了六局,其中由尚食局来负责后宫医药。内设有司药二人,典药二人,掌药二人。负责的人员都是女医官,明永乐朝后则改为太监来担当。

P12-1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7: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