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金星/探索太阳系丛书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天文地理
作者 张俊红
出版社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张俊红主编的《金星》内容介绍:由于金星像月球一样十分明亮,用肉眼便可观察到金星的消失和出现。但使用望远镜的话,则可看得更清楚及细致。

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建造、安装在夏威夷岛上的凯克Ⅰ号镜和凯克Ⅱ号镜,是一对一模一样的巨型天文望远镜。这对巨型望远镜的主镜口径均为10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对望远镜。它们的主镜都不是一个完整的镜面,而是由36块口径为1.8米的六角形小镜子组合而成的。

内容推荐

张俊红主编的《金星》内容介绍:20世纪中期美国建成口径5米的海尔望远镜时,许多天文学家就已感到单镜面的反射镜已经达到了极限,因为镜面越大,制造起来的困难就越多。首先是镜面太重不易安装,其次是由于地心引力和温度变化都容易引起镜面变形,使之难以正常工作。二十多年后,前苏联建成的口径6米的反射镜始终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就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然而,天文学家绝不甘心停留在5米海尔镜的水平上,因为遥远的宇宙深空中存在着太多的奥秘等待着他们去探测,他们需要威力更强大的观天巨眼。一起来翻阅《金星》吧!

目录

第一章 金星的真实面貌

 天空中的维纳斯:金星

 金星的航空探测

 金星的温室效应

 金星表面相对年轻

第二章 金星的发现和观测

 当今世界最大的望远镜

 欧南台的甚大望远镜

 日本的昴星团望远镜

 七国联合制造的双子望远镜

 雷伯和他的射电望远镜

 雷达促使射电天文学的发展

 中国古人的圭表测影

 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体系

 中国古代黄赤交角的测定

 中国古人岁差的发现

第三章 金星与四季星空

 “太白金星”的传说

 金星是爱与美的化身

 北斗星与四季星空

 大熊座和小熊座的希腊神话

 引人注目的“天上王族”

 天空中的大英雄武仙座

 永不见面的天蝎与猎户星座

 善于驰骋的人马座

 亲密的孪生兄弟双子座

 富于悲剧性的天琴座

 凶猛的狮子座

 谷物女神室女座

第四章 金星与美丽的银河系

 银河系由密集的恒星组成

 银河系有一两千亿颗恒星

 罗斯发现了银河系旋臂结构

 太阳在银河系的位置

 夏季银河为何格外明亮

 银河系的形成、成长和发展

 银河系中不发光的暗星云

 银河系最深层的秘密

 金星与银河系里的生命之光

第五章 金星与星系的起源

 金星形成初期存在海洋

 星系的起源假说

 星系的分类和特点

 星系群和星系团

 超星系团的结构和演变

 活动星系和活动星系核

 星系的碰撞与并合

 令人难以置信的“类星体”

 哈勃与河外星系的发现

 最早发现的河外星系——仙女座大星系

 麦哲伦大星云

 河外星系谱线红移和测距法

 哈勃定律的伟大意义

 没有结果的“宇宙岛之争”

 形形色色的星云

第六章 金星与宇宙解构

 宇宙中的暗能量

 万有引力的本质——引力波

 引力透镜现象

 宇宙中的暗物质

 宇宙中的反物质

 宇宙中的怪兽——黑洞

 黑洞的视界

 黑洞的时间冻结

 阿尔法磁谱仪

 x射线源和x射线暴

 γ射线源与γ射线暴

 夜晚的天空为什么是黑的

 牛顿的静态宇宙

 爱因斯坦的有限无界宇宙模型

 标准的大爆炸宇宙模型

 伽莫夫稳恒态宇宙模型

 宇宙极早期的暴胀模型

 中国最早的宇宙学说——盖天说

 天文学家张衡的浑天说

 宇宙无限论——宣夜说

第七章 金星探索与天文学家

 开普勒第一次预告“金星凌日”

 第一位非洲裔天文学家:班尼克

 恒星天文学之父:赫歇尔

 维拉鲁宾和暗物质

 马西、巴特勒和太阳系外行星

 皮尔姆特、施密特和暗能量

试读章节

由于金星像月球一样十分明亮,用肉眼便可观察到金星的消失和出现。但使用望远镜的话,则可看得更清楚及细致。

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建造、安装在夏威夷岛上的凯克Ⅰ号镜和凯克Ⅱ号镜,是一对一模一样的巨型天文望远镜。这对巨型望远镜的主镜口径均为10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对望远镜。它们的主镜都不是一个完整的镜面,而是由36块口径为1.8米的六角形小镜子组合而成的。

20世纪中期美国建成口径5米的海尔望远镜时,许多天文学家就已感到单镜面的反射镜已经达到了极限,因为镜面越大,制造起来的困难就越多。首先是镜面太重不易安装,其次是由于地心引力和温度变化都容易引起镜面变形,使之难以正常工作。二十多年后,前苏联建成的口径6米的反射镜始终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就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然而,天文学家绝不甘心停留在5米海尔镜的水平上,因为遥远的宇宙深空中存在着太多的奥秘等待着他们去探测,他们需要威力更强大的观天巨眼。

再去无限制地扩大单镜面的口径看来是意义不太大了,人们必须要另辟蹊径。早在1932年,一位名叫霍恩·达尔多的意大利天文学家就提出了一种十分巧妙的设计方案,他用一组小镜子组成一台口径为1.8米的反射望远镜,每个小反射镜靠其背后的螺旋装置来调整它的位置和角度,以此来达到整个镜面的和谐与统一。受当时的科技水平所限,他的实验没有成功。但是却给人们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思路。

1971年,美国史密逊天文台和亚利桑那大学联合起来,开始了又一轮多镜面望远镜的研制工作。经过了将近10年时间坚持不懈地努力,1979年,全世界第一台由6块口径1.8米的反射镜组合而成的多镜面望远镜终于获得了成功。每块口径1.8米的小反射镜都有各自的一个镜筒,这6个小镜筒又一并安装在一个直径为5米的大镜筒内。为了让这6个子镜的观测图像能够精密地合成为一个增强的统一的图像,不仅对每个镜面的制作要求极为严格,彼此间的相对位置也不能随便移动;而且更重要的是,6个镜面的成像系统是由一个叫做“六面光束聚合器”的装置严格控制的。这个“光束聚合器”实际上是一个激光控制系统,在它的作用下,6个镜面的成像一起聚合到公共焦平面上,形成一个加强了好几倍的统一的像,其效果相当于一台口径4.5米的单镜面望远镜。第一台多镜面望远镜的成功,是现代高科技成果应用到大型天文望远镜当中的一个起步,它为今后制造更大型的望远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早在第一台多镜面望远镜尚未最后完成的时候,在光学天文学方面具有优良传统的加州理工学院已经打算建造口径10米的多镜面望远镜。但是所需一两亿美元经费却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难题。1984年,正当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为制镜经费大伤脑筋的时候,拥有5亿美元资产的凯克基金会表示愿意出资7000万美元资助他们建造10米望远镜,条件是要以凯克的名字命名这架望远镜。

经过七八年的艰苦奋斗,1992年4月凯克I号镜成功了。它的成功表现在它无比的探测能力。它的成功使凯克基金会心甘情愿地再拿出7000万美元资助加州理工学院再造一架与凯克Ⅰ号镜完全一样的凯克Ⅱ号镜。1996年,凯克Ⅱ号镜也顺利完成了。

两架庞大的凯克望远镜都安装在太平洋中部风光旖旎的夏威夷大岛上。岛上有一座长期休眠的莫纳克亚火山。这里的天气条件和地理环境特别适合天文观测,尤其是红外观测。由于宇宙中存在大量的在可见光波段并不明亮的天体,如星际物质、暗星云、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等,使用光学望远镜对它们已经无能为力,只有通过红外观测才能看清它们的庐山真面目,因此,红外天文观测越来越受到天文学家的重视。莫纳克亚火山海拔高达4205米,这里的大气对红外天文观测的影响已经比低海拔地区大大降低。莫纳克亚是观测暗弱的遥远天体的理想地方,但是这里很荒凉。天文学家们却宁愿忍受山地的冰冻、雾气、雪暴、高山缺氧和那与世隔绝的孤独,来到这里安营扎寨,使这座昔日默默无闻的死火山成为一个规模宏大的、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光学和红外并举的重要天文观测基地。P10-11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3: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