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民间故事选(共10册)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炽文//贺嘉//谢力
出版社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解放以来,这类世界性的民间故事书在我国出版的还不多,今天能与读者见面,确实是一件值得欢迎并高兴的大好事,无疑会有助于我国人民和青少年高度精神文明的建设。

这本《中国民间故事选(共10册)》(作者炽文、贺嘉、谢力),是编译者经过细致的选择,从中国大量的民间故事中选出的三百多篇作品汇编而成的。

内容推荐

这本《中国民间故事选(共10册)》(作者炽文、贺嘉、谢力),是编译者经过细致的选择,中国大量的民间故事中选出的三百多篇作品汇编而成的。可以说,这些作品,是中国人民共同的智慧结晶和精神财富,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艺术。阅读这本《中国民间故事选(共10册)》,不仅能把我们带到世界的五洲四海,还能帮助我们从中吸取大量的艺术营养。

目录

植物故事

天女散花(汉族)

红自杜鹃花(汉族)

杜鹃花(汉族)

桃花(汉族)

添色红(汉族)

金达莱(朝鲜族)

攀枝花为何先红后白(哈尼族)

湘妃竹(汉族)

夜鸣竹(朝鲜族)

箭毒木的传说(傣族)

太阳不晒马齿苋(汉族)

茨藜(布依族)

澎湖岛的美人树(朝鲜族)

椰子树的传说(汉族)

黄角树和棕树(汉族)

柳树和槐树(汉族)

樟树和松树(壮族)

扎波若树的故事(景颇族)

香椿和臭椿(汉族)

枫叶为什么会落(汉族)

木姜子(布依族)

甜芦粟的由来(汉族)

无锡大米的由来(汉族)

奶奶哼(汉族)

杨花萝卜(汉族)

猕猴桃(汉族)

水蜜桃的由来(汉族)

芦苇和地瓜(侗族)

当归的传说(白族)

三七的传说(壮族)

仙人掌(白族)

动物故事

动物选王的故事(汉族)

天神的哑水(彝族)

虎背上的斑痕(哈尼族)

猫、虎、老鼠(京族)

老虎背草(佤族)

老虎和野猫(瑶族)

老虎和牯牛(彝族)

老虎怕“漏”(僳僳族)

愚蠢的老虎(彝族)

虎哥和兔弟(傣族)

龙虎斗(汉族)

白兔和老虎(傈僳族)

小白兔和狮王(土族)

梅花鹿(回族)

豹子和马鹿交朋友(基诺族)

马鹿和乌鸦(景颇族)

想当兽王的鹿(汉族)

“鹿角还狗舅”(汉族)

小骆驼的遭遇(蒙古族)

赛本领(瑶族)

马交朋友(瑶族)

熊和狐狸(傈僳族)

麂子和穿山甲(僳僳族)

狼狈为奸(汉族)

青蛙寻父(景颇族)

老虎和螺蛳、青蛙(傣族)

野猪、獾和狐狸(汉族)

短尾巴兔子和花脸狐狸(傈僳族)

黄鼠狼告状(藏族)

虎牛相争(傣族)

狐狸上当(汉族)

猴子和蟋蟀(彝族)

猫喇嘛讲经(藏族)

小花猫和小黑狗(拉祜族)

猫为什么捉老鼠(侗族)

狗找朋友(僳僳族)

黄牛为啥到农家(汉族)

牛和驴(汉族)

有本领的水牛(壮族)

牛生日(汉族)

兔子请猴摘桃子(仫佬族)

白兔的眼睛(汉族)

兔子送礼(彝族)

小白兔的故事(壮族)

毛驴的耳朵和嗓门(维吾尔族)

猪为什么不长角(朝鲜族)

鸡崽报仇(布依族)

母羊的觉醒(朝鲜族)

母羚羊和灰狼(蒙古族)

机智的老山羊(蒙古族)

生肖的传说(汉族)

猫头鹰昼伏夜出(汉族)

祸根(景颇族)

聪明的猫头鹰(蒙古族)

布谷鸟和金色雀(侗族)

布谷鸟和雉鸡(纳西族)

布谷鸟(俄罗斯族)

光身鸟(傣族)

不光彩的孔雀(拉祜族)

孔雀为什么那样美(基诺族)

树鸡与天鹅(满族)

想吃太阳的鸠(土族)

斑鸠和果子狸(壮族)

蜜蜂和马蜂(布依族)

鹌鹑为啥尾巴短(彝族)

公鸡和龙的故事(布依族)

被出卖的野鸡(门巴族)

借粮种的故事(回族)

喜鹊的故事(汉族)

喜鹊老师(瑶族)

大鹏鸟为何绝迹(门巴族)

大雁(汉族)

些喉鸟的来历(傣族)

寒号鸟的故事(汉族)

孤儿和乌鸦(布依族)

麻雀与苍蝇(朝鲜族)

乌鸦的故事(二则)(彝族)

乌鸦的苦肉计(维吾尔族)

蝙蝠的故事(汉族)

蝙蝠的“本事”(朝鲜族)

熊和沙布安鸟(彝族)

蜗牛和黄牛(汉族)

乌龟和狐狸(瑶族)

蜗牛的心思(彝族)

蚯蚓和青蛙(朝鲜族)

蚂蚁和穿山甲(瑶族)

蚂蚁和鸽子(朝鲜族)

灰鹤、蚂蚁和蚂蚱(朝鲜族)

水乡风波(侗族)

螃蟹报仇(布朗族)

螃蟹牵水牛(侗族)

鱼、螃蟹和白鹤(傣族)

蚶子(汉族)

偷乌烟墨囊袋的鱼(汉族)

鱼为什么没有牙齿(傈僳族)

黄鱼穿金袍(汉旋)

蛤蟆和水獭(彝族)

蛤蟆为啥叫癞蛤蟆(景颇族)

青蛙和田鼠(维吾尔族)

飞鱼和盲鳗(汉族)

海蜇行路虾当眼(汉族)

龙虾(汉族)

带鱼和鲨鱼(汉族)

凤尾鱼(汉族)

石斑鱼请客(汉族)

鲤鱼跃龙门(汉族)

文明起源故事

人的来历(汉族)

洪水的传说(汉族)

嘎美嘎莎造人(独龙族)

人类的起源(黎族)

始祖宁贯娃的故事(景颇族)

百片树叶百个人(德昂族)

喇氏族的来源(纳西族摩梭人)

天鹅仙女(满族)

七兄弟(佤族)

阿巴达尼的四个儿子(珞巴族)

阿当寻火种(回族)

燧人氏击石取火(汉族)

神鸟传火(高山族布农人)

火、锄头和老君(汉族)

“明火”的发明(汉族)

黑石头(汉族)

夺火记(畲族)

五谷的来历(汉族)

塔坡取种(哈尼族)

王芒寻种(布依族)

阿罗找布谷鸟(哈尼族)

神农婆与百谷仙姑(满族)

猎神(哈尼族)

女娲造六畜(汉族)

鸡、鸭、鹅的由来(苗族)

家畜帮人做事(仡佬族)

伏羲伏羲,教人打鱼(汉族)

先蚕娘娘嫘祖(汉族)

祝布路(拉祜族)

基诺族服饰的传说(基诺族)

短裙装束的由来(苗族)

七星披肩的来历(纳西族)

乌鳞(苗族)

长刀(彝族)

风后和指南车(汉族)

甯封子为陶正(汉族)

藏族定居高原上(珞巴族)

藤索桥(珞巴族)

酿酒始祖杜康(汉族)

鲁班的传说(布依族)

鲁班的传说(汉族)

鲁班造船(白族)

番薯米(畲族)

水笕(瑶族)

轨鞭草(满族)

神农尝百草(汉族)

毒蛇蜈蚣蝎子(汉族)

神医侍司懿(苗族)

神医三界(壮族)

药神孟优(白族)

药泉(达斡尔族)

盐婆婆(阿昌族)

仓颉造字(汉族)

向帕召讨文字(傣族)

湖笔的传说(汉族)

挖地歌的由来(瑶族)

箫(汉族)

芦笙(雷族)

铜鼓的来历(壮族)

锣鼓的来历(汉族)

玩龙灯的来历(汉族)

耍狮子的由来(汉族)

月琴的来历(布依族)

马头琴(蒙古族)

象脚鼓的传说(傣族)

泼水节(傣族)

那泼节(景颇族)

大鹏斗孽龙(纳西族)

神牛送五谷(普米族)

斗牛的来历(侗族)

阿朝射兄(水族)

鼓楼的故事(侗族)

惠安女做娘娘(汉族)

自然天象故事

盘古寺(汉族)

女娲娘娘(藏族)

阿嫫腰白造天地(基诺族)

杨二郎填海追太阳(汉族)

大蚂蚁分天地(独龙族)

顾米亚(布朗族)

雷王与闪王(汉族)

特康射太阳(壮族)

太阳神本主(白族)

公鸡请日月(苗族)

三女找太阳(彝族)

. 日、月、星(布依族)

阳雀造日月(苗族)

金水湖和银水湖(畲族)

太阳和月亮的故事(汉族)

金戈和银戈(苗族)

老人星(藏族)

天狗吃月亮(哈尼族)

日食的传说(普米族)

月亮妹(壮族)

虹的来历(普米族)

朝霞为什么是红色的(汉族)

风姑娘(哈尼族)

五色宝石(汉族)

阿里山(高山族)

巫山神女(汉族)

大箕山和小箕山(汉族)

半边山(布依族)

日月峰(满族)

成都平原的来历(汉族)

五指山的传说(黎族)

石林的传说(彝族)

龙女伏虎(汉族)

镜泊湖(汉族)

呼泉水(壮族)

台湾岛为何像条船(汉族)

奶光湖(回族)

雁池海(白族)

天池(满族)

金沙哥哥和澜沧弟弟(傈僳族)

雅鲁藏布江为何拐急弯(门巴族)

海水为什么是咸的(汉族)

混沌(汉族)

鬼狐精怪故事

两个瘤老汉(朝鲜族)

守芋头(傈僳族)

铁匠降怪(彝族)

年甥鱼大战蜈蚣精(侗族)

阿比德和伊布利斯(回族)

猎人斗鬼神(藏族)

鬼事恩怨(汉族)

石尖鬼(汉族)

告阎王(汉族)

黄鳝精(汉族)

蔡小招亲(汉族)

巧伏蛇螺怪(布依族)

翁包勇埋鬼(苗族)

当木鼓敲响的时候(苗族)

翁戛捉旱精(布依族)

丁巴什罗(纳西族)

宁崩鬼(珞巴族)

隅南热巴(门巴族)

聪明的孜江幺弟(怒族)

银尔嘎姑娘(赫哲族)

狐狸姑娘(鄂温克族)

旋风妖魔(哈尼族)

智斗奢得阿窝(哈尼族)

山姑石(畲族)

猪山与半拉山(满族)

太子爱赫山(维吾尔族)

孤儿智斗蟒古斯(蒙古族)

新阎王(蒙古族)

鬼怕什么(藏族)

生活幻想故事

贪心的皇帝和公主(彝族)

火龙(汉族)

寻找仙女的心花(藏族)

小拇指男孩(俄罗斯族)

小诺诺复仇记(鄂伦春族)

南瓜儿(侗族)

青蛙花(羌族)

宝石缸(彝族)

三邻居(保安族)

变兽果(赫哲族)

姐妹俩(僳僳族)

两对朋友(僳僳族)

莫金祥的故事(瑶族)

银 牛(回族)

白鹤室(畲族)

骆驼泉的传说(撒拉族)

鹰笛(塔吉克族)

雷公针(汉族)

求救的老阿奶(土族)

负石阻兵(白族)

天神赎罪(京族)

云雀(朝鲜族)

蚕姑娘(汉族)

棉花兔子(壮族)

荷花仙子(汉族)

田螺姑娘(高山族)

茶仙(汉族)

白云格格(满族)

雪花姐姐(汉族)

红宝石(水族)

蛐蟮报恩(僳僳族)

神笛(白族)

玉白菜(白族)

吃蜜糖(傈僳族)

金芦笙(瑶族)

遇参记(朝鲜族)

隐身鸟(景颇族)

八兄弟(壮族)

蚕王(白族)

石人(傈僳族)

秃鹰(锡伯族)

人变猴(彝族)

喜鹊和布谷鸟(僳僳族)

两兄弟(瑶族)

瞎子幼苏儿(回族)

榆树钱(回族)

阿龙和阿虎(侗族)

象牙公主(景颇族)

奇怪的绿萝卜(达斡尔族)

三件宝贝(维吾尔族)

老大和老二(藏族)

孤儿奇遇(傈僳族)

宝葫芦(僳僳族)

神 笔(瑶族)

长工和癞疙包(侗族)

小金包(侗族)

少年和国王(朝鲜族)

会唱歌的狐狸(彝族)

小黑马(景颇族)

宝灯(景颇族)

苏里曼和瓦利雅(撒拉族)

金发少年(乌孜别克族)

挡羊娃与牡丹花(东乡族)

牧羊人和天鹅女(哈萨克族)

半边钱(布依族)

莫拉(裕固族)

邦普的奇遇(布依族)

飞袍(布依族)

神 笔(畲族)

燕子的故事(维吾尔族)

海狗献肾(汉族)

山羊猎手(朝鲜族)

长日子(藏族)

杜 鹃(汉族)

懂禽言兽语的牧童(藏族)

孝敬故事

丁郎与“腐乳肉”(汉族)

一剂奇妙的药方(汉族)

不孝儿子不如狗(汉族)

瓦片与孝子(汉族)

贤慧的新娘(汉族)

长生草(朝鲜族)

儿女心(傈僳族)

日月从哪来(白族)

哑人告状(白族)

望娘滩(侗族)

鹦 哥(侗族)

一幅壮锦(壮族)

榕树和苦楝树(壮族)

太阳的回答(回族)

孝顺媳妇(回族)

后悔的多海底(普米族)

找眼药(苗族)

岩林(苗族)

勇敢的其哈拉格(蒙古族)

塔娜格格(满族)

铁匠和他的儿子(哈尼族)

两兄弟卖爹(佤族)

亲子和养子(蒙古族)

宝披风(汉族)

砖头养老(汉族)

石头计(汉族)

婆媳贤(汉族)

不孝的孝女(汉族)

一罐铜钱(汉族)

纳西尕儿(回族)

三个闺女(朝鲜族)

孝女沈清(朝鲜族)

勤俭故事

姑姑等(汉族)

老鼠的来历(汉族)

选当家人(汉族)

一坛子元宝(汉族)

勤兄俭弟(汉族)

“腊八粥”的传说(汉族)

败家子(汉族)

插田鸟(瑶族)

米钵山的传说(回族)

牛、狗、鸡和粮食(回族)

三姊妹(白族)

父亲的遗嘱(朝鲜族)

万担坪(彝族)

骗人的懒汉(鸟孜别克族)

拉朗找金子(仡佬族)

一颗萝卜大的谷子(傣族)

葫芦枕头(傣族)

象牙做篱笆(傣族)

金鸡的故事(傣族)

一元钱(景颇族)

点水雀(布依族)

找金岩(畲族)

一罐银子(哈尼族)

鸪钻鸟(瑶族)

勤学故事

方苞博闻强记(汉族)

偷功夫(侗族)

马尤乎子教子(回族)

沤麻(畲族)

迷信天赋的汗王(哈萨克族)

石公石婆(汉族)

浮阳桥上丢状元(汉族)

功夫不负有心人(汉族)

射虎石(汉族)

穷儿子学艺(布依族)

沈加松学拳(汉族)

人要晓得深浅(汉族)

纪昌学射(汉族)

吴道子学艺(汉族)

世俗哲理故事

三兄弟学乖(瑶族)

堵邪气(朝鲜族)

抬着毛驴赶路(朝鲜族)

哥俩(朝鲜族)

巧木匠(朝鲜族)

角者无上齿(朝鲜族)

父子报荒(汉族)

谁最可贵(藏族)

聪明人与老实人(藏族)

遗嘱(傣族)

穷人聪明富人蠢(傣族)

山神济贫(普米族)

孤儿与书生(普米族)

兄妹俩(景颇族)

一块金砖(维吾尔族)

两兄弟争麂子(基诺族)

做仙记(鄂伦春族)

重新和好(达斡尔族)

甜甜的鹿乳(怒族)

失去亲妈的姑娘(塔塔尔族)

灶王的故事(毛南族)

万事要求人(毛南族)

忠贞的友谊(塔吉克族)

穷姑娘和富姑娘(锡伯族)

三个孤儿(藏族)

“不求人”与“不助人”(藏族)

“金再兴”号的传说(汉族)

蜜枣的传说(回旗)

乞讨不如自食其力(回族)

一根台湾扁担(汉族)

端午节挂葛藤的来历(瑶族)

一个农夫和三个商贩(朝鲜族)

路遥知马力(仫佬族)

英雄故事

黄帝和炎帝(汉族)

黄帝战蚩尤(汉族)

双洎河(汉族)

尧王访贤(汉族)

禹王锁蛟(汉族)

三过家门(汉族)

九节长白山(汉族)

蛮龙归正(汉族)

古帝颛顼(汉族)

周处练功(汉族)

除三害(汉族)

七美屿的故事(汉族)

神箭王二(汉族)

扎努扎别(拉祜族)

英雄坎德巴依(哈萨克族)

公耳长(布依族)

聪明的猎人(门巴族)

拳打五虎的孩子(怒族)

神箭手射雁(裕固族)

骁勇强悍的人(柯尔克孜族)

西尔达鲁莫日根(赫哲族)

德坎巴依降恶魔(柯尔克孜族)

勇敢的阿里(东乡族)

桑爬为民除害(哈尼族)

勇敢的阿浑德(满族)

吴成贵莫里根(鄂伦春族)

卡仙洞和奇奇岭的传说(鄂伦春族)

斗犀夺珠(布依族)

七女洞(布依族)

火烧土司(布依族)

王岗(布依族)

聪明勇敢的孤儿(景颇族)

刀代的宝剑(傣族)

九隆王(傣族)

勇敢的雷生子(侗族)

李郎降龙(回族)

铜鼓为什么埋在地下(壮族)

石 良(壮族)

捕虎勇士拉玛洛基(彝族)

雕龙记(白族)

虎头山(朝鲜族)

大力气的小伙子(朝鲜族)

红铜鼓(壮族)

防风立国(汉族)

大力士王鄂(傈僳族)

杀蟒哥(壮族)

历史人物故事

褒姒一笑(汉族)

孔子掷金试颜回(汉族)

孔子作弊(汉族)

扁鹊墓的传说(汉族)

范蠡和西施(汉族)

照面井(汉族)

“我哥回”(汉族)

射鹿台(汉族)

霸王台的传说(汉族)

剪鸟翅儿和断风筝(汉族)

董仲舒解字劝贤(汉族)

司马迁上本谏权奸(汉族)

司马迁出使西南(汉族)

司马迁拒写碑文(汉族)

曹操巡夜(汉族)

修华佗庙(汉族)

华佗拜师学医(汉族)

桃园三结义(汉族)

传书(汉族)

王羲之练字(汉族)

王羲之访神仙(汉族)

千里送鹅毛(汉族)

文成公主(藏族)

孙思邈巧医龙王(汉族)

敬德追袍(汉族)

李白求师(汉族)

太白酒家(汉族)

柳公权练字(汉族)

怀素画月亮(汉族)

鸡叫岩(汉族)

糜子和昭君蛇(汉族)

寇准诓天官(汉族)

寇准罢宴(汉族)

包公断鸡蛋(汉族)

选师爷(汉族)

妙对破案(汉族)

长嫂如母(汉族)

清不过包公(汉族)

断铜钱(汉族)

审鸡案(汉族)

包公判伞(汉族)

拒寿礼(汉族)

苏东坡画扇判案(汉族)

诗治野马(汉族)

退田办学(汉族)

方腊与花宝石(汉族)

开库分粮(汉族)

朱熹巧审铁箍树(汉族)

朱元璋尊师赔情(汉族)

活捉豆将军(汉族)

唐伯虎画纺织娘(汉族)

唐伯虎和更夫(汉族)

神笔戏财主(汉族)

海瑞和皇帝下棋(汉族)

判“偷瓜”(汉族)

海瑞巧判陈杏元(汉族)

徐文长制服林狠心(汉族)

一百文钱一只桃(汉族)

智斗太守(汉族)

戚继光斩子(汉族)

重责娘舅(汉族)

坐镇蓟州(汉族)

金荞麦煮鲫鱼(汉族)

小霞客寻仙记(汉族)

仗义雪冤三验尸(汉族)

普陀遇贼失《三言》(汉族)

戚天官(汉族)

闯王造反(汉族)

米粮堆(汉族)

夜宿梨园庄(汉族)

谢医赠头盔(汉族)

闯王下河南(汉族)

郑成功“要粮”(汉族)

黑鬼放炮(汉族)

教育董夫人(汉族)

为民除害(汉族)

乾隆拜老师(汉族)

刘罗锅与乾隆(汉族)

王杰三破哑谜阵(汉族)

王相国还田于民(汉族)

郑板桥泼墨济贫(汉族)

一副对联(汉族)

论斤买缸(汉族)

州官拜师(汉族)

郑板桥写匾(汉族)

辞官(汉族)

蒲松龄过孑L庙(汉族)

蒲松龄和驼背老大爷(汉族)

写《聊斋》(汉族)

曹雪芹用计救村民(汉族)

曹雪芹和“白酒鬼”(汉族)

唐朝彝巧惩贪官(汉族)

何字不易求(汉族)

林则徐布尿壶阵(汉族)

拖死洋鬼子(汉族)

林则徐私访(汉族)

机智故事

“还要外套干什么”(维吾尔族)

给大阿訇理发(维吾尔族)

拆我的那一层(维吾尔族)

店里发生的故事(蒙古族)

“金貂”的尾巴(蒙古族)

打猎立功(蒙古族)

让王爷下轿(蒙古族)

领主挨揍(藏族)

房子和锯子(藏族)

铜锅生儿(藏族)

打猎(纳西族)

换衣(纳西族)

“没有我暖和”(纳西族)

鸭仙(京族)

买 鱼(京族)

鱼头宴(京族)

塘角鱼(京族)

宝珠不见了(傣族)

菜味能闻得走吗(傣族)

珠子到哪里去了(傣族)

答礼(瑶族)

千里马(瑶族)

三件宝(瑶族)

舍散(回族)

河干了(回族)

挖金子(回族)

洗坷垃(回族)

请罪(回族)

掌柜子真好(回族)

打与笑(壮族)

哄土司下马(壮族)

是臭地不是龙地(壮族)

满根的故事(侗族)

案子断颠倒了(彝族)

世代的规矩(彝族)

只吃米饭的狗(彝族)

田也养娇了(彝族)

土司是高人一等的(彝族)

打土蜂(彝族)

烧碓(彝族)

换马(白族)

买一饶一(白族)

四言八句(白族)

锯酒盅(白族)

师爷上当(白族)

五大天地(白族)

报荒(白族)

“你讲学呀”(白族)

巧断(白族)

阿推被擒(基诺族)

富人的“猪妈妈”(基诺族)

汉官的马帮(基诺族)

巧取银子(傈僳族)

打赌(傈僳族)

宝棍(傈僳族)

祭鬼(傈僳族)

找金子(傈僳族)

报复(傈僳族)

麂子爬树(傈傈族)

庞振坤分糖(汉族)

才上加才(汉族)

九斤姑娘(汉族)

智斗“黑蝎子”(汉族)

聪明的媳妇(汉族)

“一百九”与一杯酒(汉族)

牛钻山了(汉族)

巧迷财主(汉族)

穷小子智胜财主(汉族)

神童难倒县太爷(汉族)

裁缝力敌恶和尚(汉族)

少年与地主(汉族)

大能人智斗常耗子(汉族)

娃娃斗举人(汉族)

卖炭翁对倒大学士(汉族)

王二机灵智斗朱财主(汉族)

多嘎达兄弟(傣族)

聪明的岩摩纳(傣族)

一个女人的爱情(维吾尔族)

算鸡账(维吾尔族)

种金子的老汉(维吾尔族)

金丝猫和龙凤瓢(瑶族)

长工与财主订合同(瑶族)

聪明的阿怒(瑶族)

张三娃(回族)

宝锅(回族)

借羊(回族)

渔夫和皇帝(壮族)

两件新袍子(壮族)

满哉咎的故事(侗族)

宝盆(侗族)

财主背长工(侗族)

天神哥(侗族)

淌来儿(彝族)

羊尾巴的故事(彝族)

悬岩下有金银(彝族)

银子跑了(彝族)

不许怀疑(彝族)

杨东升保路(白族)

“拉木经”和“压木经”(白族)

聪明的小孩(傈僳族)

巴合提拜比官(哈萨克族)

好嫂嫂美姐(毛南族)

阿玉(毛南族)

自以为聪明的国王(俄罗斯族)

菩萨偷米(门巴族)

聪明的亚坚(黎族)

斗安珠与木姐珠(羌族)

锄棉田(佤族)

糊涂国王(乌孜别克族)

顶灯台的猫(乌孜别克族)

国王和傻子(柯尔克孜族)

傻三媳妇巧斗达尔僧嘎(达斡尔族)

莫牛札罗(达斡尔族)

陈晓晓(土家族)

兄弟渡口巧设计(土家族)

聪明的王后(朝鲜族)

审望头石(朝鲜族)

本屐和牛槽(朝鲜族)

一千两黄金的谎话(朝鲜族)

新任县官买月亮(朝鲜族)

鸡蛋换牛崽(朝鲜族)

试读章节

杜鹃花(汉族)

搜集整理 郭维庚

很早以前,镇江南郊黄鹤山有一个小村庄,庄前有一道河,据说一直通到长江。庄上的人家,都靠种田打猎过活。

靠河边住着两家人。东头这一家姓刘,只有一个人,叫刘鹄。刘鹄生得结结实实,又黑又壮,上山能打猎,下水能捉鱼,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都逃不过他的一双巧手和一副利眼。别看这小伙子干的尽是粗活,但粗中却有细,身上成天挂着一支排箫,一有空就吹起来。说也奇怪,只要箫声一起,就会引来不少五颜六色的小鸟围着他转。

西头这一家姓王,母亲眼睛瞎了,全靠女儿鹃子纺线织布来养活。鹃子长得又聪明又伶俐又漂亮,一双手不知有多巧,织出来的布要多好看有多好看,要多耐穿有多耐穿。鹃子不但会织布,还会唱歌,喉咙就像百灵鸟似的,滴溜滚圆,呱里嘣脆。还有一件出奇的事。那时,黄鹤山下满山遍野开遍了杜鹃花,只要鹃子一唱歌,不管什么时候,这花就会开起来,而且朵朵花都是饱饱的,艳艳的,青黄蓝红紫白橙七种颜色都有。

刘鹄和鹃子从小就同住小河边,共饮一溪水,两小无猜,情投意合。后来他们都长大成人了,常在一起不免有些风言风语,有时不得不避避嫌疑,见了面不好意思讲话,只是站得远远的,一个吹箫,一个唱歌。可是有一条,刘鹄是不怕人说的。鹃子体弱力气小,挑不动水,每天都是刘鹄把水挑到鹃子家门口,然后再由她拎进去,每天一次。天天如此。

鹃子会唱歌,长得又漂亮,周围村庄都知道。传呀传的,传到县里,县里的人都知道了;传呀传的,传到皇宫里去,连皇帝也知道了。当朝的皇帝是个昏王,年年要选妃子,凡是美貌的女子都要选进宫来。他听到这个消息,就下道圣旨,指名要选鹃子进宫。

这下子可忙坏了县太爷,他赶紧骑上大马,带了一班如狼似虎的衙役们,直奔黄鹤山。

这一天,鹃子正在门口织布,刘鹄在河边修桶,一个在唱,一个在对。鹃子唱道:

杜鹃花开红艳艳,花开花落人常见。

但愿杜鹃花不败,千山万岭红一片。

刘鹄唱道:

杜鹃花开红烂漫,万花丛中光灿灿。

杜鹃开在我心中,一年四季开不断。

歌声响彻云霄,引来了五颜六色的小鸟,唱开了千姿百态的杜鹃花。小鸟叫出了好听的声音,杜鹃开出了鲜艳的花朵。唱着,唱着,突然,歌声停了,小鸟飞走了,杜鹃花也谢了。远处,尘烟四起,人喊马嘶,县太爷带着一班衙役闯进了村庄。

县太爷进了村,就东家找,西家看,把年轻的妇女都带出来了,家家户户哭声一片。县太爷走到河边,远远地就看见鹃子坐在门口织布,连忙跑到她面前,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仔仔细细地看了又看,瞄了又瞄,然后嘻皮笑脸地说:“你就是鹃子吧!”

鹃子把头一扬:“是我,怎么样?”

县太爷说:“恭喜你啦!皇上选中你了。”

鹃子猛地站了起来,掉头就走。这下子县太爷急了,嘶哑着喉咙,拼命地喊:“带走!”一班衙役们冲上去就抢。正在河边修桶的刘鹄,一蹦三跳地赶上前去,想拖住鹃子,但是寡不敌众,鹃子被一班衙役们抢走了。

鹃子被抢走后,刘鹄天天愁,夜夜愁;鹃子妈天天哭,夜夜哭。刘鹄心里想:鹃子现在不知怎样了?总要想个法子把鹃子找回来,他就对鹃子妈说:“好妈妈你不要哭,我到京城里去找鹃子,缸里有满满的一缸水,镡里有尖尖的一镡米,灶头有整整的一捆柴,我一定要把鹃子找回来。”  鹃子妈点点头说:“孩子你去吧,我会照应自己的,你放心吧!”

第二天大早,刘鹄背了一个小包裹,带着他心爱的排箫出发了。

刘鹄下决心要把鹃子找回来,不管黑夜白天,不管刮风下雨,不管天寒地冻,走呀走的,一直往京城走。他跨过九九八十一座山,蹬过九九八十一条河,绕过九九八十一个湾,走上九九八十一整天,终于到了京城。

再说,鹃子自从被送到皇宫,皇帝就像拾到一颗价值连城的明珠一样,欢喜得脱了形,见了鹃子就问:

“美人儿,听说你会唱很好听的歌,唱一支吧!”

鹃子不开口。

皇帝又问:“美人儿,听说你会织很好看的布,织一匹吧!”

鹃子还是不开口。

不管皇帝问上一千句,鹃子始终是一千个不开口。皇帝急了,就死皮赖脸地胡缠蛮搅,动手动脚。鹃子气极了,把桌子掀了,凳子踢了,拿起茶杯就往皇帝头上砸,皇帝吓得抱着头往宫外跑。从此,鹃子不吃也不喝,渐渐地瘦得不成个样子,容貌也变了,皇帝也就不来缠她了。

刘鹄好不容易在京城找到皇宫,皇宫又高又大,什么人也不准沾边。他在宫墙外面,守了好几天,心里可有点犯疑,鹃子是不是真的在这里?就是真的在这里,皇宫这么大,究竟在哪里?想来想去,想出个好方法:他要扎个风筝,用根线穿在排箫上面,让箫的声音通过风箫的飘荡,传得更高、更远,鹃子听见了就会唱出美丽动听的歌。对!就这么办。

这天,鹃子睡在床上,昏沉沉的。忽然一阵排箫的声音传到她的耳边,她慢慢地睁开了眼睛,通过窗户朝天上一看,只见风箫在天空悠悠地飘荡,随着风箫的飞舞发出了“呜呜”的箫音。她脸上露出了笑容,知道是刘鹄哥来找她了。她挣扎着坐了起来,唱出了美丽动听的歌:

排箫排箫你莫吹,风箫风箫你莫飞。

鹃子我在皇宫内,宫深墙高家难归。P5-7

序言

中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拥有极其丰富的民间文学宝藏。郭沫若先生在《我们研究民间文学的目的》一文中说:“如果回想一下中国文学的历史,就可以发现,中国文学遗产中最基本、最生动、最丰富的就是民间文艺或是经过加工的民间文艺的作品。”民间文学或口头文学是相对于作家文学而言的,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共同组成文学的两翼。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的散文形式,通常可以分为神话、传说、故事、童话、寓言和笑话等,题材广泛,内涵丰富,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类型。由于它扎根于民间文化的土壤,反映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和愿望,具有教育和娱乐的功能,因此,长期在民间流传不衰。这一点在人类的童年时代和没有文字的民族中表现尤为突出。

尽管我国的民司文学源远流长,但在长期的历史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足够的重视,在封建社会里往往被排斥在“大雅之堂”之外,如实记录的少之又少。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它才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并开始搜集、研究。解放后劳动人民当家做主,搜集出版民间故事开始纳入正轨,赢得读者和专家的好评。真正有系统的民间故事的搜集和编选工作,则始于近年开展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编纂工作。这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发起和主办的,他们计划编选“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即《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和《中国谚语集成》。这项工作仍在继续,并已取得可观的成绩。

尽管时代在飞跃发展,现代文艺及其传媒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民间故事仍然没有失去它特有的魅力,听故事讲故事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这种现象不仅在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存在,即使在高度现代化的美国也不例外。美国有民司组织“故事讲述学会”,许多州设有分支机构,每年定期举办故事节或故事会。在许多国家,优秀的民间故事集仍然是少年儿童不可缺少的课外读物。至于从民间故事改编上演的文艺作品,也是层出不穷。

在浩如烟海的各民族民间故事中精选结集,无疑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摆在读者面前的《中国民间故事选》,其选篇一部分取材于解放后公开出版的书刊,一部分选自近年来最新搜集采录的资料。我们编选的基本原则是:一、真正传统的民间故事,人为过于雕饰加工的不收,尽量保持民间文学作品的原貌和风格;二、故事流传较广,有一定的代表性;三、部分少数民族虽然故事不多,但也有一些有特色的作品,本书也予以选人。这样,既可满足一般读者欣赏,也可供学者从事研究工作时参考。

民间故事是少年儿童喜爱的精神食粮之一,因此我们在选材上力求思想内容健康,文字朴素生动,以适应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审美情趣。其中编选人的大量的动物故事、幻想故事和机智故事,均出于这种愿望。编者希望少年儿童在阅读中能得到知识的启迪,美德的陶冶,审美的愉悦。

本书能顺利面世,首先要感谢原故事的讲述者和搜集整理者,没有他们本书便成为无米之炊。其次,要感谢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从选题建议到审稿出版,他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由于编选者水平有限,加上时间匆促,一定有谬误和遗漏,我们希望读者和学者多加指教。

编选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