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成乔明和李云涛合作的《潜性教育论》充斥着时代的先进性和学术的创新性,以一种补缺的意识和视角对中国教育旗帜鲜明地吹响了另一个历史的号角:那就是在我们的灌输教育、应试教育、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高度之后必然会遇到教育继续完善和深入的瓶颈。这个瓶颈在本书中概括为育才和育人谁更重要、不能成人可否成才呢?这个瓶颈是真实存在的,也是一个困扰中国近二十年来教育的本质问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潜性教育论/高校社科文库 |
分类 | |
作者 | 成乔明//李云涛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由成乔明和李云涛合作的《潜性教育论》充斥着时代的先进性和学术的创新性,以一种补缺的意识和视角对中国教育旗帜鲜明地吹响了另一个历史的号角:那就是在我们的灌输教育、应试教育、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高度之后必然会遇到教育继续完善和深入的瓶颈。这个瓶颈在本书中概括为育才和育人谁更重要、不能成人可否成才呢?这个瓶颈是真实存在的,也是一个困扰中国近二十年来教育的本质问题。 内容推荐 《潜性教育论》由成乔明、李云涛编著。 《潜性教育论》内容简介: 如果说学校教育、课堂教育称得上是公认的显性教育,那么不以教育自居的生活、自然、家庭、社会等给我们的启发、感动、提升、激励过程就成了一种实存的潜性教育。潜性教育自成系统,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有强大的实践形态、有开阔的发展前景,且与显性教育并行不悖,成为实现素质教育的两大方法论教育之一。潜性教育在学校中是以半潜性的方式存在的,它推动学校教育走向社会化,从而为学校教育建构了—个庞大的教育集群体系,成为今日引导和拯救学校教育、课堂教育最有价值的尝试。最重要的是,潜性教育还是—种哲学观、认识观,如果能充分将这种观念融入我们现存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那么—种完型教育、生命教育、人格教育才能在未来的中国缔造出崭新的中国人和崭新的中华民族。 目录 序/1 绪论/1 第一章 潜性教育的实质与定位/9 第一节 何为潜性教育/9 第二节 潜性教育的实质/16 一、潜性教育的起点/16 二、潜性教育的目的/20 三、潜性教育的过程/23 四、潜性教育的归宿/26 第三节 潜性教育的定位/28 一、潜性教育与显性教育并行不悖/29 二、潜性教育突破并包含隐性教育/32 三、潜性教育旨在实现素质教育/36 第二章 潜性教育的思想渊源和现实意义/43 第一节 潜性教育思想探源/43 一、古代哲学中的潜教思想/43 二、西方隐教思维的启发/50 第二节 潜性教育生发的现实基础/57 一、社会环境是潜性教育生发的天然土壤/58 二、人的心理特质是潜性教育生发的内在机缘/62 三、现当代教育理论是潜性教育生发的充足营养/67 第三节 潜性教育的现实意义/73 一、潜性教育顺应时代潮流/74 二、潜性教育促进完成教育使命/79 三、潜性教育促进人的完善/80 第三章 学校潜性教育和社会潜性教育的比较/85 第一节 学校潜性教育的现状/85 一、潜性教育的理念不明确/86 二、教学和实践相脱节/91 三、潜性教育资源在锐减/95 第二节 社会潜性教育的现状/97 一、社会潜性教育资源异常丰富/98 二、潜性教育过程清晰完善/101 三、潜性教育效果相对显著/105 第四章 潜性教育化研究/111 第一节 什么是潜性教育化/111 第二节 民办教育的潜性化特征/114 第三节 民办教育开发了潜藏的师资力量/118 第四节 民办教育开发了潜藏的学生生源/123 一、人人都可以上大学/125 二、特殊人才的特殊教育/129 三、教育是一种生命的可能/133 第五章 潜性教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实施/138 第一节 素质教育需要继续强化和最终实现/138 一、素质教育远远高于知识技能教育/139 二、终身教育是奠定素质教育的基石/143 三、潜性教育是成就素质教育的法宝/147 第二节 改进素质教育的方法/151 一、引导教育优于灌输教育/151 二、课外教育优于课堂教育/154 三、立体教育优于平面教育/159 第三节 建构集群式素质教育体系/163 二、教育内容的集群体系/171 三、教育方法的集群体系/175 四、生态型教育的形成/179 结语/188 附录/195 后记/19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