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预防感染
预防脐带感染
妊娠期间脐带是沟通宝宝和妈妈的纽带,宝宝通过它来汲取营养、排出废物,分娩后脐带就完成了它的使命。分娩时剪断的脐带一般在宝宝出生后一周左右就自行脱落了,但从脱落至完全长好还需要一段时间。有些宝宝在肚脐干燥脱落后,脐部又有血水渗出,对此,父母不要太惊慌,请按照以下方法为宝宝护理脐部:
1 要保持宝宝脐部的清洁干燥,可以用消过毒的纱布覆盖,注意透气,并经常更换干净的消毒纱布。
2 不要自行涂抹消毒药水、滑石粉等,以免引起感染。
3 男宝宝的尿布前面可稍微加厚,尿布不要遮盖到宝宝的肚脐部位,以防尿液渗透到肚脐上,造成污染。
4 为防止感染,可用75%的酒精棉球或2%的碘酒在宝宝洗完澡后擦洗肚脐四周。宝宝洗澡时应避免脐部与水接触。
5 如果发现宝宝肚脐周围变红发肿、湿润且有分泌物,则有可能已经感染,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宝宝的脐带正常脱落了,妈妈的护理工作是不是就结束了呢?远远没有。有的宝宝脐带脱落后脐部鼓出一个大包,里面充满了气体,俗称“气肚脐”。每当宝宝哭闹时,这个包就会鼓起来,胀得很大,仿佛一下子就会破了似的。这种现象医学上叫“脐疝”,这是因为婴儿腹部脐周肌肉发育不完善,比较薄弱,当宝宝腹压增高时就会有肠管暂时从脐部膨出,压力减小时就能自己缩回去。
宝宝的脐带护理是很重要的,照顾好一个小生命需要父母有爱心、耐心,还要细心。看来,做合格的爸爸妈妈还真是不容易呢。
预防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感染,发病率占活产婴的l%~10%,出生时宝宝的体重越轻,发病率就越高。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针对特有的感染途径,采取有效措施,完全可以预防本病发生。预防的方法是:
1 做好产前保健,及时治疗孕妇感染,产时做到无菌操作。对难产及羊水污染严重的新生儿可用抗生素治疗。
2 与新生儿接触的人(包括母亲、医护人员等)均应先洗手,这是切断感染途径的重要方法。
3 做好皮肤、黏膜(包括脐带、口腔黏膜等)护理,一旦发现皮肤化脓感染应立即就医。
4 不盲目做宝宝的“医生”,如挑婴儿的“马牙”、割“螳螂嘴”等都是错误的。
警惕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无明显的呼吸道症状,仅表现为一般状况较差、反应低下、哭声无力、拒奶、呛奶及口吐白沫等。有的有发热,有的无发热,有些患儿出现鼻根及鼻尖部发白、鼻翼扇动、呼吸浅快不规则,该病病情变化快,易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
因此,父母一旦发现宝宝有上述表现就应想到患肺炎的可能,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一旦确诊应立即针对不同的病原体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预防新生儿肺炎应做好以下几点:
1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尤其是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这种物质可以保护宝宝的呼吸道黏膜免遭病原体的侵袭,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2 保持环境卫生。家中卧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尽量减少亲戚朋友的探视,尤其是患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宜接触新生儿,家人接触宝宝前应认真洗手,以防将病原体传给宝宝。
3 最好天天给宝宝洗澡,避免皮肤、黏膜破损,保持宝宝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污染,以达到预防新生儿肺炎的目的。
4 妈妈患感冒等疾病期间最好戴口罩喂奶,或暂停给宝宝喂奶。
5 要注意预防脐炎发展为败血症,进而引发肺炎。
P11-13
养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是所有年轻父母的共同心愿,也是国家民族的希望所在。为了让孩子将来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年轻夫妇从怀孕的那天起,就要了解妊娠保健知识、科学的胎教方法,宝宝出生后,父母还应对儿童身心的发展规律、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言行、思维和情感方式有所了解,懂得与孩子相处的技能、技巧,成为孩子喜欢亲近、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人。
《宝宝早教百科》是我们总结多年孕产期保健、胎教、早期教育和科学育儿的经验,同时又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早期教育理念编写而成的。本书生动、全面地介绍了胎儿期的保健与护理、婴幼儿时期的喂养、早期教育等一系列的知识,是年轻父母进行胎教、育儿、早教的必备读物。本书以宝宝的成长历程为序,分为3篇,分别是新生儿期早教(0岁~1个月)、婴儿期早教(1个月~1岁)和幼儿期早教(1~3岁)。
第1篇主要介绍了新生儿期的早期教育。对于新手爸妈们来说,新生儿期既是他们最盲目、最慌乱的一个时期,同时也是宝宝智力开发和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本部分重点介绍了新生儿早教、亲子游戏、喂养、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能帮助新爸爸妈妈们解决不少实际问题,从而帮助他们和小宝宝一起顺利、平安地度过来到这个世界的第1个月。
婴幼儿期(0~3岁)是宝宝智力潜能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宝宝的运动能力、感知能力、社会情感、艺术感受能力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2篇和第3篇主要介绍了宝宝在婴幼儿期的喂养、护理及早教方面的知识。
本书收集和创新了200余款促进0~3岁婴幼儿智商、情商和谐发展的生动有趣的亲子游戏。在游戏中,需要父母的教和宝宝的学,需要对规则的领会和游戏过程中的密切配合。多做亲子游戏,能使亲子间经常有机会互相观察和模仿各自的行为与情绪,产生共同的情感体验。
本书名为《宝宝早教百科》,既然是早教,为什么还要加入孕妈咪保健、婴幼儿健康及保健的内容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只有健康妈咪才能孕育出聪明的宝宝,只有健康的宝宝才谈得上培养和教育。试想,如果宝宝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每天都要上医院,或是只能在病床上打针吃药,教育该从何做起?因此,要想培养聪明、活泼的宝宝,健康是根本,是基础,是父母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最应该重视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阅读本书时,一定要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不要把它当成任务一样一字不漏地看,要选择对你有用的信息来看。宝宝的性格特点千差万别,本书中提供的保健、教养的方法和建议,父母不应该生搬硬套,而应结合自己宝宝的特点在平时实践中综合运用、灵活变通,这样才能得心应手,真正享受到育儿的幸福和乐趣。
此外,参与本书1~3岁宝宝智能开发与亲子游戏部分编写的还有罗文红、杨瑾若、贾云、陶金玲、崔薇薇、林玉岷、张苹、陆玲玲、龚月琴、郭升兵、刘新蓓、史建、范蓓等。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北京母婴中心总经理金璎教授、杭州石英早教中心陈元先生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编者
2014年8
戴淑凤、楼必生、刘全礼编著的这本《宝宝早教百科》是健康生活丛书之一,共分3篇。第1篇主要介绍了新生儿期的早期教育,重点介绍了新生儿早教、亲子游戏、喂养、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第2篇和第3篇主要介绍了宝宝在婴幼儿期的喂养、护理及早教方面的知识。
此外,本书还收集和创新了200余款促进0~3岁婴幼儿智商、情商和谐发展的生动有趣的亲子游戏。在游戏中,需要父母的教和宝宝的学,需要对规则的领会和游戏过程中的密切配合。多做亲子游戏,能使亲子间经常有机会互相观察和模仿各自的行为与情绪,产生共同的情感体验。
戴淑凤、楼必生、刘全礼编著的这本《宝宝早教百科》生动、全面地介绍了胎儿期的保健与护理、婴幼儿时期的喂养、早期教育等一系列的知识,是年轻父母进行胎教、育儿、早教的必备读物。本书以宝宝的成长历程为序,分为3篇,分别是新生儿期早教(0岁~1个月)、婴儿期早教(1个月~1岁)和幼儿期早教(1~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