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悟斋随笔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宋养琰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故乡永远是我魂牵梦萦的家园。时光用它的魔法将一切改变,如今,故乡已变得面目全非,但我仍然时刻怀念它。

迄今为止,在我的人生旅途中,到过淮河流域的许多农村,就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环境而言,还未见过有一处超越大柳巷。我作为大柳巷尚活着的为数不多的一位老人,之所以要作此文,除怀念我至今难以割舍的故乡外,还想就我的记忆,给当今及后人留下一些很值得参阅、备份和传承的资料。我记得有位名人说过:“历史是什么?历史是过去对现在和未来的回声,是现在和未来对过去的记忆。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淮滨之秀:大柳巷

我的家乡在历史上一直称为大柳巷,又叫梨柳乡,位于苏北泗洪县淮河之滨。梨柳乡,顾名思义是因密植和盛长柳树和梨树而得名。

忆往昔,每当春回大地,草长莺飞,柳树成荫,柳絮绽放,质轻似棉,色白如雪,随风乱舞,散落满地。随后,梨花竞放,花瓣硕大,花开繁茂,盛开时铺天盖地。特别是到了夏天,阳光透过树叶的隙缝,星星点点地洒落在路面上,伴随着宛转悠长的蝉鸣,整个乡村呈现出令人心驰神往的一派欣然景象。特别是柳树,一排排的垂柳沿着河岸伸展,银丝万条,垂入水中,是天然的防洪屏障。梨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春华秋实,年复一年,成为当地农民的基础产业,每到收获季节,淮上商船来往于蚌(埠)巷(大柳巷)之问,络绎不绝,这里几乎成了闹市。因此,梨园的收入成为这里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我曾想,这也许是我们先辈为了保护自然生态和美化家园并从中获取源源不断收益的最佳杰作。

大自然鬼斧神工,不知为什么,淮河流到这里自然形成一个分支,在河的北岸画了一个弧,把下游的这块不大的土地包围起来,形成一个不规则的环岛,形如椭圆,然后又合流而去。这个环岛东西长约15千米,南北宽约5千米,面积大约有150平方千米,似一个巷子,故人们自古以来都称之为大柳巷。凡居住在这个环岛里的老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傍河而居。巷的中间是居民赖以繁衍生息的一大片比较开阔和平坦的沙土地,宜植小麦、大豆、红薯、花生、芝麻等。勤劳的大柳巷儿女常年在这里植树造林,种粮养畜,休养生息,使这里成为真正的鱼米之乡。

在我的记忆里,常年被流淌着的淮水环绕的那片肥沃的平原,从连成一片的被密植的梨柳所覆盖的茅草屋中不断飘散出来的袅袅炊烟,农田里行进着的步履苍凉的老牛,年迈的老父、老母,以及无数常年以农林业为生的乡亲们等,构成我对故乡永远难忘的轮廓、印象和特征。巷内农户也有贫富之别,但差别不大,据我所知,富者大多是勤劳致富,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的人我从未看到。

环岛里的居民,可能因为自然、社会、历史等原因,又分为许多自然村落。村落像一串散落的珍珠分布在这条巷子里。我家位居环岛的南侧,名叫中门庄,我就是在这里喝着淮河水长大的。小时候,我经常在河边戏耍,或河里游泳,或捉鱼摸虾,或水中嬉闹,或打架斗殴,乐此不疲。

在我们的村落里,村前村后几乎布满了鱼塘,这些鱼塘大多是历代村民为了垫高宅基地挖土而成。鱼塘主要功能是养鱼,约定俗成地为集体所有。每到捞鱼季节,村民们约定好开塘日期。时间一到,村民们一哄而上,先把鱼塘里的水搅浑,鱼因缺氧而纷纷张开大口露出水面,村民们几乎全体上阵,各显神通,纷纷下水捕鱼。鱼塘里人头攒动,争先恐后,场面非常壮观。

P2-P3

目录

第一部分 故乡记忆

 大柳巷:淮水之滨的桃花源

 我是故乡放飞的一只燕子

第二部分 人生拐点

 我是怎样从南京到北京的

 华大:一段不平凡的学习生活

 参加隆重的人大开校典礼

 苦度研究生涯

 初登大学讲坛

第三部分 蹉跎岁月

 在下放劳动的日子里

 追思人大“五七干校”

第四部分 三易门庭

 执教师院:惊观风云激荡

 人大,我又回来了

 还是去社科院的好

 一段不平凡的办学历程

第五部分 书伴终身

 悟斋:我的书屋

 皓首更觉知识浅,老来正是读书时

第六部分 命运和幸运

 敢与命运抗争

 重操旧业返璞归真

 我的幸福观

第七部分 祭奠亡灵

 生死观和人生观——哭方生

 永远怀念宋养亮哥哥

 方生十年祭

第八部分 岁月留痕

 我的2012

 我的2013

 我的2014

第九部分 梅开二度

 老树发新枝,梅花二度开

第十部分 域外纪行

 云游散记

 水下之城:阿姆斯特丹

 漂浮海上的城市:威尼斯

 永恒之都:罗马

 南半球之珠:悉尼

 欧行归来的思考

 旅美观感

第十一部分 神州纪行

 重游齐鲁大地

 青岛:胶州湾之珠

 高原之珠:春城——在昆明的日子里

附录

 老树春深更著花——访著名经济学家宋养琰教授

序言

我不会写散文,但我喜欢散文。早在中学时代,出于对文学的爱好,曾学着写过几篇不像样子的散文,有的还发表在报刊上。后来进了大学,当了研究生,功课繁忙,又选修了数学专业,就不再写散文了。工作之后,整天忙于教学、课题研究、带研究生,文章倒是写了不少,也发表了不少,但多是经济或政论性的论文,再加上频繁地外出活动,一干就是几十年,慢慢地把散文淡忘了。

离休之后,工作轻闲多了,总想把过去曾喜爱却错过的东西寻找回来,这也许就是我今天再来学着写散文的主要原因。

另外,重新拾笔写散文,是基于我对散文有一种特殊的好感。散文,顾名思义是一种比较潇洒的文体,有别于诗歌、小说、戏剧等形式。秦牧在《海阔天空》中说,散文是“不属于其他文学体裁,而又具有文学味道的一切篇幅短小的文章”。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或事件的片段描述,来释放自我的观点、感情。散文的语言不受韵律的限制,表达方式具有多样性,可叙述、可议论、可抒情、可描绘,也可将其融为一体,并有所侧重。散文可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对事物做形象描写,如心理刻画、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等,也可像诗歌那样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创设一定的艺术意境。散文的形式多元化,包括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特写、游记、通讯、书信、日记、回忆录、史论、传记等。

比较地说,中文是世界上最美的一种文字,这种美在散文中表现得最为充分。比如月亮,在散文里可表现宁静、团圆、乡愁、浪漫、爱情,一提到月亮,就会想到嫦娥、吴刚等,淋漓尽致、惟妙惟肖。而在其他科学里,月亮只不过是一个能借太阳而发光的星球,庞然大物,冷冰冰的,光秃秃的,就没有那么可爱了。

总之,散文比较自由、灵活,能迅速而又自如地反映生活,所以我很喜欢。

写散文是今天的我十分需要的一种生活方式。今后肯定不会再经常走上讲坛了,不会再搞大部头的课题研究了,不会再去写那些泛论或政论性的文章了,更不会再去标新立异地著书立说了。闲下来的时间怎么用呢?或怎么去充实它呢?已经这把年纪,剩下的时间不多,总不能坐而待毙!更何况人生最怕的是空虚,空虚对尚有思维能力的人来讲无疑是一种折磨!所以,我想,在有生之年,还是随心所欲写点我所喜爱的散文为好。

在这本随笔中,我尝试性地选择了30余篇形式多样的、我认为较为可读的文章,其中包括乡愁、史论、读书随笔、人生感悟、游记、年记、祭文、回忆录、传记等。

书中文章大多在不同的报刊上或书中发表过,如今,我把它加以整编成册。初稿完成后,我掩卷沉思,全书朴素无华,没有任何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也没有娓娓动听的现实描述,更没有悔恨和抱怨,因为它不是虚构的小说,而是经过时空过滤了的足迹,是逝去的年华!

人的一生巾,无情的时光疾驰而过,漫长的岁月抹去了多少时代的印记。记忆的丧失或衰退是任何一个生命体在走向衰老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但仍有许多不平常的事情还会记忆犹新。我想,从一个较深的角度看,如果把这些仍在记忆中的,有的甚至已经尘封多年的东西打捞出来,别具一格地用文字表述,并公之于众,还是很有意义的。当然,在这里,也不完全是对仍记忆的东西的简单重复,而尽可能使之升华,将其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使之更具有可读性和传承性。

这本小书,名义上是讲自己的一些经历,但它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出特殊时代的特殊背景。因为我个人的命运是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的。所以,我在叙述任何一段尘封往事时,不论大小,细想起来,其背后往往总有大事存焉。

此书并没有刻意去追求它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也不讲究文字的工整和华丽,纯属随笔之作,随笔者随意之笔也,它像和朋友促膝谈心或聊天,无拘无束,娓娓道来,畅所欲言。但对文中所叙述到的任何事物,我还是认真对待的,大都是在扎实回忆和思考的基础上(有时为了一些事情发生的时空和细节,反复调查求证,力求准确),并认真做好真实的文字表述。

当你真的阅读了此书的全文时,你会发现,在全书的某些章与章之间,可能有少许几个地方发生文字、用语、观点的重复,其实,这并非我的粗心大意,而是因为这本书是已发表过的一些论文选编,为了保持其初次发表时的原貌,我不忍心对其删减,因而使之自行保留了下来。

从全书看,虽然文字不多,我似乎感到,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生死观等,都在无意之中坦坦荡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其中,如有不妥之处,只好恭请海谅了!

内容推荐

《悟斋随笔》是经济学家宋养琰的作品,全书由11部分35篇文章组成,共计16万字。作者已90岁高龄,他放眼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对诸多小事的通透洞察,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丰富的人生哲理,可以清晰地看见作者几十年的心路历程。这是一部有着阅读质感的散文集,有着“不知老之将至”的难得境界。

编辑推荐

宋养琰所著《悟斋随笔》并没有刻意去追求它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也不讲究文字的工整和华丽,纯属随笔之作,像和朋友促膝谈心或聊天,无拘无束,娓娓道来,畅所欲言。大都是在扎实回忆和思考的基础上认真做好真实的文字表述。

书中文章大多在不同的报刊上或书中发表过,全书朴素无华,没有任何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也没有娓娓动听的现实描述,更没有悔恨和抱怨,因为它不是虚构的小说,而是经过时空过滤了的足迹,是逝去的年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7:3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