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命运的一颗棋,落下之时,结局注定。
她是心中的一朵花,彼岸盛开,咫尺天涯。
波诡云谲的权欲之争,烽烟背后的爱恨缠绵。
盛世金粉,买办之家,春雨落下,大浪淘沙。
暌违三年,江天雪意继《民国有佳人》后又一民国爱情商战小说《春雨落长河(惊梦)》。精彩跌宕的故事情节,描绘世事交变中奇诡的人生棋局;鲜明细腻的人物性格,尽显大时代背景下的人性之美与悲情。强烈的现实主义浪漫,深厚的民国文化底蕴,与《金粉世家》《京华烟云》一样构思精密、气势宏大的年代小说,民国家族题材中的又一巅峰力作。
他是身藏秘密的夜天使,她如娇艳美好的白玫瑰,主人公郑银川和潘璟宁身那么近,心却那么远。他们是兄妹,是仇敌,是爱人?他们百转千回的爱情,是走到绝路,还是峰回路转?
儿女情,家国梦,回忆蛰伏在最幽暗的心灵深处,往事裹挟纷扬的雨雾前来。让我们翻开这本书,迎向它们锋利的刀口。
“他去向了无路之地,穿过黑暗如一颗陨星。”
由江天雪意著的这本《春雨落长河(惊梦)》的时间横亘晚清至抗战时期,地域跨越广州、汉口、伦敦和南京。
从主角郑银川这个充满抱负与悲情的年轻人的复仇之路,从他与女主潘璟宁百转千回的虐心爱恋,绘出中国近代职业经理人的众生相,展现他们奢华生活背后的一段段风云跌宕的商战传奇。
两个大家族的恩怨情仇,一段惊心动魄的王子复仇记,一场滚滚红尘中的痛与爱……
儿女情,家国梦,旧事苍茫,渺如烟云。
1925年,春天,十七岁的潘璟琛从梦中惊醒。
淡淡的凉意袭来,他的发顶铺了一层细密雨珠,收摄心神,他看着窗外那条通向花园的小径,那里空无一人,只有茂密幽深的花木与纱笼般的雾,天上飘着春雨,水汽幽浮。
他轻轻拭去脸上和发上的雨水,将被风吹开的窗户重新关好,玻璃上映出一个少年郎轮廓分明的俊秀面庞,目光幽深,如夜色下的深海,暗涌潮汐。
“大少爷……”
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男仆云升探进了半个身子,关切地看过来。
璟琛扫了一眼地上的碎片,歉然一笑:“睡着了,胳膊肘不小心碰翻了茶碗。”
云升叫来丫鬟进书房打扫,自己去重新斟了杯茶放到桌上,柔声说:“这几天您忙得脚不沾地,好不容易能喘口气休息一会儿,还窝在这书房,里看什么书啊。回屋子里歇息去吧。”
璟琛苦笑道:“人不机灵,再不勤勉一点,爹就更不会放心了。”
云升笑道:“老爷对谁都不放心,唯独对大少爷是最放心的。”
璟琛端起茶喝了一口,掏出怀表看了看:“翟老师来了吧,宁宁起床没有?”
“小君守着呢,听了您的话,肯定不会让小姐睡过头。”
外面隐隐约约传来钢琴声,璨琛偏着头听了听,松了口气。
云升说道:“这年头,人们做事大多只求做个表面功夫,只有大少爷,实打实不掺一点水分,阖府上上下下都看在眼里赞不绝口的。”
璨琛脸上微微一红。
云升到底比他略长几岁,虽只是个仆人,应付的人与事却都比他多了许多,知道这少爷年轻脸嫩,经不住夸,便不再多言,说道:“您睡会儿觉去,要做什么事情的话,说好时间,我来叫您便是。”
“不睡了,我还要再看会儿书。”
茶几上散落着一些书籍,有几本是学堂的英文课本,云升看不懂那些洋文,不过斜放着的那本书他倒是认得的,封皮上印着“断鸿零雁记”几个字,是流行的小说,看来翻阅过很多遍,书页都褶皱了。
璟琛把椅子上的课本拾起收好,压在那本小说上面。
云升道:“大少爷既然要学习,我就不打扰了,有事您叫我。”
璟琛修长白皙的手指紧张地摩挲着茶几的边角,点了点头。
云升欠身一礼,转身出了书房,替他轻轻合上了门。
钢琴声断断续续传来,光阴在雨声和乐音中缓缓碎裂,少年的目光渐渐清冷。 书房是公馆南侧单辟出的一栋宅子,由一条蜿蜒的长廊和主楼相连,横隔一个花园。
惊蛰过了,蓝白相间的鸢尾花刚刚绽放,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清新秀美。不过这个花园最美的时候其实是在夏季,四处都是茂盛的玫瑰藤,喷水池旁也有一个玫瑰园,五月初开始,玫瑰就会陆续绽放,全是法国进的名种,浅粉、深红、淡紫、鹅黄、雪白,竞相争艳,宛如霓虹。
雨停了,下人们清扫着台阶下的积水和落叶。璨琛在长廊中行走着,见有几棵常春藤顺着玫瑰花台的顶端钻出,枝条已经攀援到主楼的奶白色泰山砖上了,便叫来一个下人,嘱咐说:“把藤子砍了,小心它们钻坏了玫瑰花,弄脏墙。”
那下人去拿了铰枝的工具,璟琛站在那儿看仆人们把那些多余的藤蔓都铰了个干净,方点头道:“嗯,这样就好,父亲最不喜欢看到墙上爬满枝枝蔓蔓。”
众人都道:“大少爷真是心细!”
璟琛微笑:“何叔叔不在,我帮他多留点心,免得他回来数落大伙儿。”
佣人们笑道:“大少爷最体恤我们了!”
他是潘家的嫡长子。
潘家的先祖,在明末清初时只是福建海边一个普通农家,有一年遭逢海难,倾家荡产,生计无从着落,又逢战乱,于是举家迁往广东,从编草席、箍桶、卖海产开始,做起了小本生意。潘家人陛格稳重,头脑机灵,在商业上有天赋,一百年后,他们在广州十三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商号:普惠行。
十三行,并不只是十三个商行。有人说这个名字沿袭的是明代旧称,鼎盛时期多达几十家,衰落时也不过只有四家,不管是怎么一个称呼,十三行是当时中国政府唯一特许与洋人做生意的商行。
乾隆年间,清廷为了将对外贸易控制在它认为合理的范围内,防止洋人寻衅滋事,颁布上谕,只开放广州一地作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全中国所有沿海城市的货物汇聚广州一地,几乎全世界主要国家运来的货物也都只能从这里开始流通,通过十三行转发到内陆各省。自此,十三行独揽中国的外贸八十五年。
P13-15
作者的文字似有一种说不清的魔力总是令人无法抗拒、无法割舍,故事中民国时期的家族恩怨、男女情仇以及残酷商场的尔虞我诈读罢总是令人唏嘘不已、慨叹再三,读她的文能让我体会到一种久违的民国情怀,知道作者是用心书写一段段商场传奇、一幕幕旧日往事,字字句句发自肺腑。我一直坚信只有用诚心书写的文字才最为打动人心,这是陌生魂灵间贴心的交流,纵然我们可能远隔千山万水,但在灯下细读的这一刻,我们彼此的心灵却从来也没有这样近过。
——文秀网读者
书中每个人都有血有肉,银川的隐忍,宁宁的天真可爱,对于银川,为他心疼,为他担心,为了复仇,他十几年藏匿自己的锋芒,在仇人眼皮子底下如履薄冰,当仇恨与爱情冲突时,他会选择继续复仇,明知会伤害宁宁,更破坏他和宁宁的感情。银川的青春岁月为了复仇,希望他后半生能得到幸福。大大的文笔很好,除了情情爱爱,还有那个时代的文化,从《民国有佳人》就知道了,从博客中知道,这是大大读了很多书的缘故。
——读者 vivien芙
郑银川最后把复仇的手伸向了无辜的“妹妹”,也同时把自己带进了悲剧的深渊,从文章开头看到他最后是妻离子散。妻子死了,女儿也没了,大仇得报,可惜他已经笑不出来,只能孤独活在这冰冷的世界上,真是虐心!
——微博读者
无意中邂逅一篇好文章,真如旅途中偶遇佳人。真心祝愿大人能继续一颗有心的故事,让我们也见证一段伤心的情。
——文秀网读者
璟琛(郑银川改名前)好像狼啊,在正式出击之前,绝对不轻举妄动,一旦出击,绝对至对手要害。看他那么隐忍,那么憋屈,那么多的故事埋在自己的心里,觉得特别可怜。唉~~~加油小伙子。
——读者 豌豆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