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娜等编著的《北京地区灾害性天气概念模型》是一本直接面向预报员的手册,内容不仅包括北京地区暴雨、大雪、大风、沙尘、高温、大雾、霾和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典型天气系统配置结构,而且对上述灾害性天气的气候特征进行简单统计。这本手册既保留了传统的“概念模型”的提炼方法,也部分借鉴了“配料法”的物理量配置办法,对预报员理解、预报灾害性天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北京地区灾害性天气概念模型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张琳娜 |
出版社 | 气象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张琳娜等编著的《北京地区灾害性天气概念模型》是一本直接面向预报员的手册,内容不仅包括北京地区暴雨、大雪、大风、沙尘、高温、大雾、霾和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典型天气系统配置结构,而且对上述灾害性天气的气候特征进行简单统计。这本手册既保留了传统的“概念模型”的提炼方法,也部分借鉴了“配料法”的物理量配置办法,对预报员理解、预报灾害性天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内容推荐 张琳娜等编著的《北京地区灾害性天气概念模型》为北京市气象局2013年业务研发专项《北京地区灾害性天气慨念模型建设》成果。 本书利用北京地区1981—2010年30年的地面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该地区各类灾害性天气发生的时空变化规律,并明确定义了北京地区灾害天气日标准。在分析、借鉴部分北京地区原有灾害性天气研究成果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近10年的灾害性天气代表个例,从个例中提炼基本天气形势和物理量要素,凝练各类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的最基本成因。同时,参考国内外先进研究方法,建立各类灾害天气发生的概念模型,将天气形势场与相关物理量要素集成为立体、简洁、美观的可视化三维图形,便于读者更加直观地掌握、了解灾害天气发生的空间结构和配置。 目录 序 编写说明 第一部分 北京地区灾害性天气气候特征 1 北京地区灾害天气日标准 1.1 北京地区观测站分布图 1.2 北京地区观测站分类 1.3 北京地区灾害天气日标准(只限本项目定义) 2 北京地区灾害天气日气候特征 2.1 北京区域性暴雨日气候特征 2.2 北京区域性大雪日气候特征 2.3 北京地区大风日气候特征 2.4 北京地区沙尘日气候特征 2.5 北京地区高温日气候特征 2.6 北京地区大雾日气候特征 2.7 北京地区霾日气候特征 2.8 北京地区冰雹日气候特征 2.9 北京地区雷暴大风日气候特征 2.10 北京地区局地暴雨日气候特征 第二部分 北京地区灾害性天气概念模型 3 区域性暴雨天气概念模型 3.1 区域性暴雨的物理量阈值及特征 3.2 蒙古低涡型暴雨 3.3 副高西风槽型暴雨 3.4 西南涡型暴雨 3.5 东北冷涡型暴雨 3.6 台风深人内陆型暴雨 4 区域性大雪天气概念模型 4.1 低涡低槽型大雪 4.2 低槽型大雪 4.3 回流型大雪 5 大风天气概念模型 6 沙尘天气概念模型 6.1 影响北京地区沙尘的沙源地分布及路径 6.2 沙尘天气概念模型 7 高温天气概念模型 8 大雾天气概念模型 9 霾天气概念模型 10 强对流天气概念模型 10.1 冰雹形成的环境条件概念模型 10.2 雷暴大风形成的环境条件概念模型 10.3 局地暴雨形成的环境条件概念模型 10.4 强对流触发条件类型 参考文献 附录:北京地区十类灾害天气日期列表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