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永庚编著的这本《智与德的共生(四书的课程价值哲学)》从价值论的角度,挖掘我国传统经典四书的课程哲学思想,探讨化解当代课程重智轻德危机的古代智与德共生的思想资源和可行性路径。这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又是对“在充分吸收我国传统文化基础上,构建我国自身课程理论并指导我国自己的课程与教学实践”的一种追求和回应。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智与德的共生(四书的课程价值哲学)/教师新视点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夏永庚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夏永庚编著的这本《智与德的共生(四书的课程价值哲学)》从价值论的角度,挖掘我国传统经典四书的课程哲学思想,探讨化解当代课程重智轻德危机的古代智与德共生的思想资源和可行性路径。这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又是对“在充分吸收我国传统文化基础上,构建我国自身课程理论并指导我国自己的课程与教学实践”的一种追求和回应。 目录 引言 课程中的“知识”迷恋及其困境 第一节 课程中的“知识”迷恋现象 第二节 知识迷恋造成的课程困境 第一章 知识、智慧、德性 第一节 知识、智慧、德性的含义 第二节 知识、智慧、德性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四书的课程哲学研究 第一节 关于课程哲学 第二节 研究四书的方法:文献分析与诠释 第三章 四书“仁智双彰”的德智观 第一节 从孔子的“道”说起 第二节 智与仁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四书“仁智双彰”的人性基础 第一节 人性本善:《孟子》与《中庸》的立论 第二节 “性本善”向现实之善的转化 第五章 四书“仁智双彰”的认识过程 第一节 由学而知 第二节 格物致知 第六章 四书“仁智双彰”的行动特征 第一节 行在成智与成德过程中的重要性 第二节 行的实践方略:中庸之行 第三节 “知行合一”与“成智成德” 第七章 四书“仁智双彰”的扬与弃 第一节 “仁智双彰”的学理优势与局限 第二节 从“仁智双彰”到“德性之智” 第八章 四书“仁智双彰”的课程意义 第一节 课程设计的关照 第二节 课程实施的变革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