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的抗战生活(冯玉祥自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冯玉祥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冯玉祥身经两朝(清朝、民国)数代(从光绪、宣统、袁世凯,以至蒋介石),通察从晚清到民国的乱与治;冯玉祥从士兵、班长、排长、营长……一直到司令,深谙乱世发迹并屹立不倒的勇与谋。

《我的抗战生活(冯玉祥自传)》是“冯玉祥自传三部曲”(即《我的生活》《我的抗战生活》和《我所认识的蒋介石》)的第二部,冯玉祥口述,由其秘书人员笔录而成。

内容推荐

《我的抗战生活(冯玉祥自传)》是“冯玉祥自传三部曲”(即《我的生活》《我的抗战生活》和《我所认识的蒋介石》)的第二部,冯玉祥口述,由其秘书人员笔录而成。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冯玉祥将军抱着共赴国难的愿望,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身份,奔走各地,呼吁国共合作,一致对外。他曾相继出任第三战区和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后,他又辗转在大后方各地,巡视部队,督察军训,向城乡群众宣传抗日救亡道理。他先后游历四川二十多个县,广泛发动献金救国运动。在抗战八年中,他深知士兵生活、民间疾苦,为部下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等和其他国民党爱国人士的英勇抗日行为鼓与呼,同时痛斥亲日派的投降卖国罪行,揭露顽固派的反共阴谋,被周恩来誉为“为人所不敢为,说人所不敢说”,“屹然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目录

我的家世

康格庄

入伍前后

河边的眼泪

光绪二十六年

淮军的教习到武右军的兵

副目哨长队官

两次秋操

新民府

山东道上

武学研究会

从月到月

第一次的失败

正月十二日

左路备补军(一)

左路备补军(二)

剿白狼

汉中道上

蜀道难(一)

蜀道难(二)

倒袁之役

从四川到廊坊

讨伐复辟

武穴停兵

在常德(一)

在常德(二)

饥困线上

督陕

督豫

穷困的陆军检阅使

首都革命

首都革命以后

赴俄途中

在莫斯科

五原誓师

平甘援陕

郑州会师前后

豫东大战

豫北大战

完成北伐

编后记

试读章节

一九三七年(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我正住在庐山。在这以前看日本人的情形,就知道要有大规模的侵略动作,尤其是要在北方发动。当时的形势,是宋哲元、张自忠、刘汝明、冯治安、赵登禹几位将军,驻守在北平、天津、保定、察哈尔各地(刘汝明驻察哈尔、张自忠驻天津、冯治安驻保定、宋哲元驻北平)。日本人看着这一部分军队,就如同眼中钉一样。因为他们全军的将士,都情愿死也不愿意把一点儿权利让给日本人。这样,一方面要侵略,一方面要抵抗,当然非打起来不可。

在将打未打的时候,这几位将军外面体谅国家的困难,对日本人表面敷衍,而内里是加紧爱国抗日的精神教育,充实军队的力量,秘密地购买了许多新式武器。全军节衣缩食,省下钱来买了很多子弹,这没有别的,就是为了准备跟日本人死拼。

谁都知道的,抗战的炮火第一声是响在吉星文(时任第二一九团团长)驻守的卢沟桥。卢沟桥筑在无定河上。无定河可以说是很古的一道河,它的源头是在山西地区。洪水泛滥的时候,拖沙带石,汹涌澎湃,忽南忽北,滚来滚去,河身无定。到清朝的时候,才给它起个名字,叫永定河。流至宛平县,上边筑这一道桥,宽大坚固,成了通往南方许多省的一条要道。桥的建筑,雄伟壮丽。俗语说“卢沟桥上狮子数不清”,即言其多的意思。桥北头有一座城,那是专为守桥的军队和地方官吏预备的,后来,就变成收税的地方了。卢沟桥南岸不很远就是长辛店,东边不很远就是丰台,西边就是潭柘寺,可见这个地方形势之重要了。这一天,日本人就在这个地方挑起了衅端。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些官兵不待命令就敢对抗起来。一方面是宋、张、冯、刘、赵等将领平素爱国教育的认真贯彻;另一方面,就是吉星文团长有血性,有良心,有决心,硬骨头,说干就干,他不顾一切,真的对日本鬼子拼起死命来啦!

“七七”战事一发生,我即从庐山返回南京。宋哲元请我的顾问梁式堂为他的代表,到南京来向蒋介石先生报告。梁先生一下车就病了,住在中央饭店。他对我说,他在北平就患痢疾,宋哲元找他来南京,他家里的人说:“不能去,你有病怎么能去呢?”梁先生回答说:“是自己的命要紧啊,还是国家要紧啊?”决定非去不可。到了车上,天气太热,热得没有办法,车顶子都晒烫了,就把车厢窗户全都敞开,窗户里进来的风也是热的。本来就有很厉害的痢疾病,又加上热风一闷,昼夜不歇,下车就头痛。他把北方的情形对我说了,我马上给他们写了几封信,主要的意思就是对日抗战,非抗到底不可。什么叫“到底”呢?就是把所有的失地都收复回来,这就叫“到底”。梁式堂笑着说,他们一定能做得到。

没有几天,梁式堂先生的病转为脑膜炎,就死在中央医院里了。实在可以说,式堂先生不到南京来,他不会死。他为什么来呢?就是为了献身救国,这真是一个正经的读书人!

后记

冯玉祥将军(1882—1948)是一位身经两朝(清、民国)数代(从光绪、宣统、袁世凯以至蒋介石)的著名历史人物,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很多重大事件中,都有着冯玉祥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的重大影响。他从士兵到将军的人生历程,他打倒反动统治的毕生追求,正是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在黑暗中艰难求索、救亡图存的缩影。

本书是“冯玉祥自传三部曲”(即《我的生活》《我的抗战生活》和《我所认识的蒋介石》)的第二部,是冯玉祥将军口述,由其秘书人员笔录而成的。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开始,冯玉祥将军抱着共赴国难的愿望,以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身份,奔走各地,呼吁国共合作,一致对外。他曾相继出任第三战区和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亲临前线,指挥作战。1938年10月,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后,他又辗转在大后方各地,巡视部队,督察军训,向城乡群众宣传抗日救亡道理。他先后游历四川二十多个县,广泛发动献金救国运动。在抗战八年中,他深知士兵生活、民间疾苦,为老部下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等和其他国民党爱国人士的英勇抗日行为鼓与呼,同时痛斥亲日派的投降卖国罪行,揭露顽固派的反共阴谋,被周恩来誉为“为人所不敢为,说人所不敢说”,“屹然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本书原件现收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20世纪80年代,为研究近现代史的需要,由中国革命博物馆整理后出版过单行本。此次出版,除了对书中个别明显有史实错误的人名、地名、时间,以及错字、漏字、衍字和有误的标点等进行技术性的校订之外,一律照原文排录未作改动。

“冯玉祥自传三部曲”的编辑出版,得到了冯玉祥将军之女冯理达女士的热情支持,提供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编者

2015年5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9:3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