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闽商精神”,曾有这样的定义:“善观时变、顺势有为,敢冒风险、爱拼会赢,合群团结、豪侠仗义,恋祖爱乡、回馈桑梓。”杨江所著的《闽商锐读--企业经营与治理访谈录》精选的40位企业家,基本涵盖以上特点。
恒安许连捷善观时交,跳出客运和纺织,顺势专攻女性护理用品,在国内某些细分领域甚至击败金佰利、宝洁这些国际巨头;安踏丁世忠敢放弃和“陈埭鞋系”千家企业做着同样的“批发”市场,拿出超过半数的利润邀请孔令辉代言、砸钱上央视广告,率先走上品牌之路,成为中国体育用品的领军品牌;七匹狼周少雄不甘愿一辈子守着新华书店的“铁饭碗”,转行进入纺织服装行业,以“品格男装”立天下,七匹狼也成为大众心目中响当当的知名品牌;九牧王林聪颖,“牧心者牧天下”,无论是卡宾、利郎还是七匹狼的T台秀,他一定到场,对于百忙之中的企业掌门人而言,这就是一种仗义;世纪金源黄如论,富不忘乡,投身教育和追根溯源,曾多次位居中国慈善排行榜榜首之位,成为国内当之无愧的大“慈善家”……
《闽商锐读--企业经营与治理访谈录》是作者杨江以记者身份采访40位与石狮市有渊源的闽商,包括著名男装品牌七匹狼的董事长周少雄、“安永企业家奖”获得者丁水波等众多知名闽商代表,记述他们打拼的经历、在各自领域的造诣与独到之处以及他们对社会的贡献。
上篇 扬帆远行,激情燃烧
居安思危的“商业教父”
——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刮主席、首席执行官许连捷
这位首善很低调
——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如论
善行天下
——信义集团(玻璃)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贤义
当好实业的“坚守者”
——盖奇(中国)织染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衍筑
商业地产的“拓荒者”
——宝龙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健康
小拉链,大世界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施能坑
让“城市综合体”闪闪发光
——香港德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佘德聪
要“会拼”,要“懂赢”
——爱登堡(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启明
打造内衣行业的“苹果”
——维珍妮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游奕
做世界的七匹狼
——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少雄
牧心者牧天下
——九牧王(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聪颖
跳出服装做服装
——利郎(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良星
正是激昂“扬帆”时
——威兰西(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连升
爱摄影旅游的“太极爱好者”
——五洲佳豪酒店集团董事长蔡经义
做有德行的牙科医生
——连芳口腔连锁机构创始人林连芳
中篇爱拼懂赢,永不止步
永不止步,志在千里
——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
“玩转”生活的潮男
——卡宾服饰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杨紫明
打造时尚体育用品王国
——特步(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水波
TO BE No.1
——鸿星尔克集团董事长吴荣光
专注夹克,挺进百年
——劲霸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洪忠信
事业“专精”,生活“多姿多彩”
——万国汽车投资集团董事长吴国钦
逐梦服装“奥斯卡”
——金苑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洪少培
“低调”的创新先行者
——海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文成
一心只向航运业
一仁建集团总裁郭东圣
坚持的心
——狼道服饰(福建)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奕群
将环保设计进行到底
——左岸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洪金山
挺进时尚男装第一品牌
——战狼世家服饰(福建)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海容
下篇 富而不骄,与世争锋
细节决定高度
——福诚(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宏楠
国产品牌玩转NBA
——匹克中国有限公司总裁许志华
打造儿童用品的集成“航母”
——ROOKIE品牌永兴东润董事总经理陈强
做有“童年色彩”的童装
——季季乐童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清湖
独爱公益事业的“80后”
——石狮振益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晟锴
让达芬奇印花机风靡全球
——聚旺印染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佳铭
不走寻常路的“动漫梦”
——小玩皮服装织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良生
演绎人生,活得精彩
——福建大自然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坪山名茶)总经理蔡扬杭
打造中国最IN品牌
——后街地带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荣聪
穿行于时尚印花的“创二代”
——华奇环保印花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莎莉
打造时尚配饰王国
——厦门苏兹诺服饰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尔超
让3F享誉全球
——福兴(中国)集团常务副总裁洪少林
用艺术雕琢石材
——仁寿石材集团总经理周晓遵
致谢
这位首善很低调
——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如论
人物名片
黄如论,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侨联常委委员。
如果说陈光标是高调的“首善”,那这位“首善”就相当低调:回国投资的20多年时间里,他累计在公益事业上投入35亿元;别人做房产,“不贷款不做”,可他,喜欢用自己的“真金白银”去盖房;做文化,很多企业都是装修食堂、宿舍,改善员工生活,但他,送给员工价值2亿多元的套房。
卖房有钱赚就行
在很多消费者心中,房地产是暴利行业,房地产企业老板更是“黑心”,在销售价格上永远是“不求最高,但求更高”。但对黄如论而言,他卖房的理念很简单:“有钱赚就行。”也鉴于此,黄如论的楼盘特别好卖,而且常常成为当地的“销售冠军”。
世纪城,当时号称北京西部的最大社区,位于海淀区,在其旁边,有人大、北大和清华等国内知名学府。根据搜房网最近一段时期的报价,世纪城的均价接近50000元每平方米。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世纪城的开盘价是5000多元每平方米,低于周边楼盘近2000元。“当时我觉得销售价格在5000元左右就足够了,再高,可能很难销售。有得赚就行了,钱是赚不完的。”黄如论回忆道,当时和世纪城竞争的对手都很强,倘若价格在一个水准,销售估计会进入“持久战”;拉低开盘价格,得到的是“销售冠军”的名号。千禧之年,黄如论的世纪城以13亿元的销售额创下了北京销售套数、销售面积的双冠纪录。翌年,世纪城又以23亿元的销售额成为北京住宅年度销售冠军。
“其实2000年是中国房产界的一个分水岭,我正好赶上趟。”黄如论说。2000年彻底结束了福利分房,中国房产进入市场化,对于任何一位房产商而言都是机会。在建筑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黄如论深刻地意识到,在房地产行业,要有足够的想法和创意,才能决胜于市场。“在北京,尤为如此。”
那时,人们更习惯拿着图纸、看着模型挑选自己中意的房子,买准现房似乎是“天方夜谭”。但1999年圣诞节前,黄如论的世纪嘉园就靠着卖准现房火了一把,首开北京商品房准现房发售之先河。“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往往不是先锋就是先烈,显然,黄如论是先锋。他进军北京楼市的“第一单”在短短一个月内就斩获2亿元,全年销售额超过7.5亿元,成为当年京城“十大热销楼盘”,在亚运村地区更是排名第一。
接下来,他把“世纪城模式”复制到贵阳、长沙的“世纪城”项目,和在北京一样,销售价格低于周边楼盘的“世纪城”最终赢得了大片市场。“虽然现在主攻商业地产,但做住宅的话,还是要以民生为主。让老百姓住得起房,才是房产商应该去想和做的。”
做慈善是义务
2009年2月4日上午,黄如论来到石狮,他此行的目的是参加海峡老人养生园江夏老人护理院的奠基仪式。当日,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江夏黄氏源流研究分会换居就职典礼也同时进行。很多人不知道,江夏老人护理院和江夏黄氏源流研究会,都和黄如论有直接的关系,而这,只是他从事慈善公益事业的一个缩影。如果要从中国找个“很纯粹”的慈善家,黄如论肯定是其一。毋言其他,20年时间将35亿元投入公益慈善事业的行为,就非一般企业家能及。
“这辈子赚的钱,下一代都花不完。既然如此,那就多做点慈善吧,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曾受人恩惠的黄如论对自己的财富有着清晰的规划:总值的1/3用来做慈善。正因为是这种心态,黄如论做慈善每次都是大手笔,至少是千万元起步。千万元级别的如福州会展中心、连江黄,如论中学、云南省教育事业、重庆市教育事业、人大“如论讲坛”等,上亿元的包括江夏学院、中原艺术堂……付出和回报总是相称的,早在2004年,黄如论就位列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第一位,至2011年,他已多次位列中国慈善排行榜的首位,堪称“首善”。“称号无所谓,更重要的是真正帮助了一些人。”黄如论说,小时候的遭遇让他对社会弱势群体有一种情不自禁的怜悯感。
在黄如论的记忆中,少年时代的三件事情永远无法抹去,他也经常在公司大会上提及:
一是“衣服的故事”。黄如论有一个伙伴家境挺好,父亲是副县长,因此他总是两天就换一套衣服,而家境贫寒的黄如论一共才两件衣服,这样的差别让黄如论十分自卑。那时候,黄如论最大的梦想就是两天换一套衣服,让自己光鲜一点。
二是“祖母的唠叨”。黄如论家庭条件很差,其母又长年抱病,是祖母把他抚养成人。祖母看见黄如论到处乱跑,心中既爱又恨,经常不厌其烦地教育孙子好好做人。这些教导至今仍然回响在黄如论的耳边。
三是“20元钱的事”。“文革”时期,黄如论成了被镇压的对象。仓促之间,黄如论的叔叔给了他20元钱,让黄如论赶紧到100公里外的亲戚家避难。他一路奔波,20元钱却不知去向。无奈之下,黄如论只好在外面过了一夜,气温很低,他人又很瘦,差点被冻死。
这三件事到底给了黄如论什么样的启示?“一定要有钱”、“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黄如论说,儿时的经历对其性格有直接的影响,“对于我来说,金钱只是符号,赚再多也没有意义,现在,我需要做更多有益于社会和谐的事。”
P7-9
作为“中国十大商帮”之一,闽商与晋商、徽商、粤商齐名,甚至被称为“华商第一帮”,但他们似乎有股天生的低调,甚至“沉默”得让很多入都忽略了这个群体,事实上,秉承“爱拼会赢”精神的他们,以乘风破浪的姿态、独挑大梁的风骨、克服万难的勇气进入那一片蕴藏着稀缺资源的沙漠。
据不完全统计,福建海外华侨已达到1000多万(不包括港澳台同胞),分布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闽籍的港澳同胞约200多万人,台湾同胞中80%以上祖籍福建,并且近几十年仍然有大量的福建人移民欧洲,日本,美国。据权威机构统计,闽商资产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2013年,胡润全球富豪榜大中华区名单公布前10位,其中“闽籍”商人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菲律宾首富施至成、旺旺集团董事长蔡衍明占据三席。
对于“闽商精神”,曾有这样的定义:“善观时变、顺势有为,敢冒风险、爱拼会赢,合群团结、豪侠仗义,恋祖爱乡、回馈桑梓。”本书精选的40位企业家,基本涵盖以上特点。
恒安许连捷善观时交,跳出客运和纺织,顺势专攻女性护理用品,在国内某些细分领域甚至击败金佰利、宝洁这些国际巨头;安踏丁世忠敢放弃和“陈埭鞋系”千家企业做着同样的“批发”市场,拿出超过半数的利润邀请孔令辉代言、砸钱上央视广告,率先走上品牌之路,成为中国体育用品的领军品牌;七匹狼周少雄不甘愿一辈子守着新华书店的“铁饭碗”,转行进入纺织服装行业,以“品格男装”立天下,七匹狼也成为大众心目中响当当的知名品牌;九牧王林聪颖,“牧心者牧天下”,无论是卡宾、利郎还是七匹狼的T台秀,他一定到场,对于百忙之中的企业掌门人而言,这就是一种仗义;世纪金源黄如论,富不忘乡,投身教育和追根溯源,曾多次位居中国慈善排行榜榜首之位,成为国内当之无愧的大“慈善家”……
上述几位企业家,只是本书描述“闽商”的寥寥数笔。他们之后,还有更多的代表,比如信义玻璃创始人李贤义、劲霸集团首席执行官洪忠信、特步(中国)有限公司总裁丁水波、鸿星尔克集团董事长吴荣光、卡宾服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杨紫明、福诚(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宏楠、爱登堡(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启明等。四十位企业家、三个年龄段(1950—1965、1966—1975、1976—1989)、四十段不同的人生经历、四十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启示,这是本书所要献给读者的。
作为系列丛书的开篇集,所采写的企业家大多数来自泉州,并且主要从事纺织鞋服行业,这和泉州的主导产业——纺织服装、鞋(体育用品)两个超千亿元产业密不可分。作为长期关注“闽商”的传媒人,始终致力于为这个群体鼓与呼。本书是《闽商锐读》系列丛书的第一集,未来,本书计划联合凤凰新媒体继续关注国内各省、市知名闽商及国外“闽商”侨领,共同讲述“闽商传奇”,如世茂集团的许荣茂、菲律宾SM集团的施至成、菲律宾航空公司的陈永裁、台湾旺旺集团的蔡衍明、顶新国际集团的魏应行、宏暮集团的施振荣……
在这里,你能读懂“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