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北京北
分类
作者 贝加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路虽不算太远,骑车也就二十来分钟,可走起来却很绕。没有一趟直达的公共汽车;一路上人多,车多,机关、学校的大院多,高峰时间交通拥堵,车流总是扭作一团,就像纠缠到一起的麻绳,谁都动弹不得;吴昊天可不想受这份罪。骑车自由多了,任路怎么堵,只要有点空当就可以钻过去,甚至不妨闯红灯;不需任何花费,又可以锻炼身体。久而久之,自行车不仅仅是代步工具,而且成了他的依靠,成了他的一部分,成了两条腿。只要一出门,必定要骑车;离开自行车他便寸步难行。不过,此刻吴昊天并没骑在自行车上,而是坐在一辆出租车里。他一再催促司机:

“师傅,能再快点吗!”

“这已经够快的了,”司机很不耐烦。“你总不能叫我闯红灯吧?”

正值初春,春光格外明丽;微风拂面,恰似一只温润的手的轻柔抚摸,叫你在慵懒中生出淡淡困意,沉入快慰的迷蒙;空气中充溢着大地回春的芬芳,浸人肺腑:它来自路旁绽放的迎春与连翘;它来自柳梢头鲜亮的嫩叶;它来自脚下复苏的泥土;它来自街市上招摇的少女的腰身……不过,吴昊天显然无法融入这浓浓春意;他脸上笼罩着阴云,一副无动于衷的漠然,显得焦躁不安,只一味催促司机:

“师傅,能再快点吗?”

司机对他的催促已不以为然,散漫地看着路上行人在他车前面跑来跑去;他宁肯放慢速度让他们通过。一路上人车纷乱。正是午休时间,人们有的刚吃过饭出来闲逛,有的正在街头小饭铺里用餐,其中大部分是身穿校服的中小学生和在附近工地上干活的工人;小商贩们懒洋洋地吆喝着自己板车上那点时鲜货色;超市门前客流熙来攘往,自行车都摆到了马路上;行人三五成群,有的还相互拉扯着在马路上随意穿行。马路较窄,在人们眼里便失去了它的本意。

就在吴昊天的不住催促下,出租车司机不停地鸣着喇叭,躲闪着行人(有时不免对某个不长眼的家伙骂上一句),紧一阵慢一阵走完了这段路,拐进了一道大门,沿着一条主路走一段,拐上一条小道,终点便映入眼帘了。吴昊天急忙付了费,跳下车,奔了过去。那两扇蓝漆的大铁门紧紧地关着,像一张严守着某种承诺而拒不走漏一丝风声的嘴巴,更增添了一层午休的静谧。大铁门上画着的那光芒四射的红太阳和生长在太阳下的向日葵,以及花丛中翻飞的蝴蝶,都给人一种造作的天真美好;而这种造作的天真美好又因门上剥落的油漆和斑斑锈迹而显得面目可憎:就像一个满脸麻子的侏儒,本来已胡子拉碴,却硬要扮出一副童趣。每当面对这两扇大门,他都不禁对关在大门里的儿子的未来产生一种不可名状的担忧。水泥门柱上挂着好几块牌子:培训这个,实验那个,又是什么基地之类,他记得送孩子来报到那天,找了半天才从一块不起眼的牌子上看到“育才小学”的字样。  此刻,他端详着这样一副门面,突然觉得门上的图案恰似一张被毁坏的孩子的睑。

下了班刚一脱开身,吴昊天就急匆匆从办公楼上跑下来,时间不早了。或许学校都下课了吧?儿子是班上个子最小的,每天放学时都走在队伍最前头。背上那个书包一座小山似的,让他走起路来有些打晃;小脸儿上架着一副眼镜,左眼的镜片上遮了一块蓝布;大夫说他假f生近视,需要治疗。一想到儿子晃里晃荡地走在放学队伍最前面的瘦小身影,吴昊天心里总涌出一股说不出的爱怜之情;总觉得自己在某方面没尽到做父亲的责任,使孩子受了委屈,非给他以加倍关爱才能得以补偿似的。因此,在接孩子放学这件事上,他严格遵守时间:总是在打放学铃之前站到学校大门口。要是迟到了,孩子出来找不到他,就会像只没头苍蝇似的四处乱窜,甚至会一个人跑到别处去玩。就发生过一次这种事:没接到孩子。差点把吴昊天两口子急疯了。

“要是没看见爸爸,你不能一个人到处乱跑,听见没有!”他一再嘱咐。“跟老师回到学校里,老老实实等着。”

“没事!我都六岁了,自己能找到家!”小家伙不服气,拿出一副长大了的样子。“我们老师说要学会独立做事情。”

“不行!”当妈的说。“路上那么乱,让车碰着怎么办?叫人贩子拐走了怎么办?”

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这种事就在他们周围实实在在发生过,并不新鲜。他们不敢有一丝放松。本来中午不接孩子,他在学校吃午饭。不过,今天下午吴昊天要带孩子去看眼睛,他跟大夫约好了的。

吴昊天从社长办公室出来时已差不多快十一点半了。他急忙跑到办公楼前的自行车棚,找到自己的自行车,习惯地把手伸进裤兜里去掏车钥匙,没有。又翻另一个口袋,也没有。浑身上下衣袋里翻遍了,还是没有。心里禁不住起急。极力回想早上锁车时的情景,可什么也想不起来,就跟没那回事似的。口复一日的重复,锁车早已成为一种下意识动作,根本不会在头脑里留下任何明晰印象。没时间回想,返身向楼上跑去;或许忘在办公室了。

编辑室主任于丽娜正在吃着她那由一片面包一杯酸奶加一个苹果构成的减肥午餐,一边随意地翻看着报纸。她从由书稿和各种参考书构筑起的掩体中抬起头,漫不经心地对急匆匆闯进来的吴昊天说:“怎么又回来了?”

“车钥匙不见了。你看见我的车钥匙了吗?”他一边忙三火四地在自己办公桌上那堆东西里翻找一边问。“黄铜的钥匙,拴着一个红灯笼坠儿?”P3-5

目录

泥沼

露天表演

狗爸狗妈

病房中

里外都是戏

激杀

伤口

大爷

灰尘(四幕悲喜剧)

附录:

附录一:生活在何处

附录二:为了阅读的戏剧

序言

这个集子里边收录了我近十年来的创作成果;还有其他一些不甚满意之作或尚未修改,剔除在外了;其中,除了《泥沼》之外,都没有发表过。十年间只写了这区区二十来万字,实可谓薄产;不免时时暗自惶惑。当一个作家遇到了阻碍,特别是这一阻碍难以克服时,大都免不了这样惶惑的吧?

第一个阻碍便是深感时间的不足。写作是一项须大量时间消耗的工作,那些高产的大作家们都是每天写作十小时以上不间断的坚持数十年的。想一想这是一种何样的时间投入?每当听说某某人为了写作,辞去了工作,敬佩艳羡之心便油然而生,自愧不如。我实在是缺乏这种破釜沉舟的勇气;在敬佩艳羡之余,深为自己的五斗米而忧虑。因此,只好每天把一上午的大好时光贡献到课堂上,换取来生活的安定后,余下的时间才归属笔耕;而我又是不善于熬夜的,所剩也就只有下午那有限几小时了。要是从课堂上下来疲惫不堪(这几乎是一种生活常态),打个盹是必不可少的,那么这个下午便也几近于无。本来是完整的一块上好的牛皮,却由人分割了去,自己只落得些边角料,免强拼凑起件夹克来,也是捉襟见肘。可见我写作处境之窘。我便时常想起卡夫卡的例子;他对于办公室对他的写作的根本性的侵占所感到的绝望,我真是体会太深了。但卡夫卡却是个地道的“夜猫子”,惯于通宵达旦的;而于我,也只能将就着把余下的时间尽力朝着同一个方向集中:别人去旅游去聚会去玩乐,我则独个坐在书桌前苦思冥索。

我的这一选择迫于无奈;但细想起来,也不失为理智:多少作家都过着这样一种双重生活啊!那种对写作的疯狂投入,未必就产生预期的结果,很可能还会适得其反。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屡见不鲜吧?这样一想,心里似乎获得一种平衡,也给自己找到了借口。其实对写作的阻碍,不仅仅来自于时间的不足,更来自于对生活现实的感受和体验;当这种感受和体验欠缺时,对一个作家来说无疑是一个灾难。对我而言,欠缺的并不是体验和感受,而是对这体验感受的完美表达;这同样是致命的,同样是令人绝望的。有关契诃夫的一个故事给我印象极深,有一次他的朋友科洛连珂去看他;他说:“你知道我是怎样写小说的吗?瞧这个……”他随手拿起一个烟灰缸。“只要你愿意,明天我就可以写出一篇小说,名字就叫《烟灰缸》!”不得不承认这就是天才。我是不具备这种天才的;天才的不足只能靠勤奋去弥补。当我一旦被一个灵感所击中,它便形成一个胚胎留存在那儿,需要很长时间不断为它提供养料和温度,让它慢慢生长发育;直到感觉它呼之欲出了,才会小心翼翼地下笔将它请出,而这一阶段同样是艰难的,无异于女人的生产过程。这往往得花费小半年、乃至一年的苦熬。即使这样,有时会发现,生出来的却是一个死胎;或者根本没有发育完成,就半路夭折了。

此外,这些年来,我还深为一个问题所困扰,就是小说与现实的关系。其实这也是困扰所有作家的一个问题,只要你拿起笔来写小说,这个问题就会逼在你面前:它既是写作立场的问题,也是写作方法的问题;它既是一个道德问题,也是一个美学问题。往往因为一个作家对这个问题缺乏清醒的认识,而导致作品的失败。经过多年的读书、学习、思考与探索,我不妨给我的心得作一总结:对于一位小说家来说,现实是一团燃烧着的烈火,而小说却是一只想往着光和热的飞蛾;如果你让这只飞蛾直朝烈火扑去,它必然瞬时化为灰烬;但你要让它远离火焰,却又无法感知火的光和热。因此,当小说这只飞蛾向现实的火焰飞去时,它最好适时地停留在既可以感受到光和热,又不至于被化为灰烬的距离上。这一距离是须要小说家自己来谨慎把握的。我喜欢用纳博科夫的一句话来界定小说与现实的距离,他说:“小说是对客观现实的戏谑模仿。”或者用弗吉尼亚·吾尔夫的话说,小说是客观现实在作家头脑中产生的印象。

多年来,我的飞蛾一直在寻求着现实的光明和热度;然而虽不断接受先师们的教诲和启示,真要自己把握起来却难,不是被它烧得遍体焦黑,便是迷失在黑暗中,冷得瑟瑟发抖。不过,在不懈的寻求的挣扎中,总算有所收获;这本集子中所收录的篇目,就是多年来自我探寻的一个结果,也算是对这一挣扎的一点抚慰吧。

这本集子中也收录了我的两部戏剧。戏剧同样是我所钟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它与小说最为接近;或者可说,它们是文学形式中的一对姊妹花。不过,戏剧毕竟有其独具的魅力,是小说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小说家们在写小说之余,往往还要进行戏剧创作,比如契诃夫,比如贝克特和萨特。我一直觉得,戏剧未必一定要上舞台;戏剧的文本形式完全可以独立于舞台而自足,它是可以只读的。我的戏剧舞台便搭建在读者的头脑中;我的戏剧是为了阅读的戏剧。

此外,我想借此机会,对著名诗人、人天书店总经理邹进先生表达深深谢意;感谢他多年来对我的扶助和支持。我的这部作品集正是在他的鼎力赞助下才得以面世,使我在凄清而孤独的写作征途上倍感温暖。

贝加

2014年3月

内容推荐

贝加编著的《北京北》收入了作者近些年来创作的大部分中、短篇小说和一部戏剧。作品主要以北京为背景,展示当下人群日常生活场景及生存状态;在平凡质朴的故事情境中,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入探索,从而揭示出人的精神风貌及社会现实。

编辑推荐

贝加编著的《北京北》里边收录了作者近十年来的创作成果;这本集子中还收录了作者的两部戏剧。戏剧同样是作者所钟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它与小说最为接近;或者可说,它们是文学形式中的一对姊妹花。不过,戏剧毕竟有其独具的魅力,是小说所无法比拟的。作品主要以城市(特别是北京)为背景。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7:5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