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康、何锡蓉主编的《哲学分析(2014年第5卷第5期总第27期双月刊)》发的是“第九届《哲学分析》论坛:耿宁心性现象学学术讨论会”的第二组论文。
本期的三篇论文则就其《心的现象》文集中的《中国哲学向胡塞尔现象学之三问》《王弼对儒家政治和伦理的道家式奠基》以及《试论玄奘唯识学的意识结构》《从现象学的角度看唯识三世》等文的有关论点分别展开分析和商榷,在论题方面显示出心性现象学研究在广度上拓展的可能性。
方向红教授的论文,通过发掘胡塞尔现象学的思想资源,沿着追问自我有无广延这一问题之线索,试图破解耿宁提出的“寂静意识”疑难。李兰芬教授的论文,将耿宁的这项工作置于魏晋玄学乃至中国哲学研究的大背景中,以详细的文本阐释,呈现出其独特洞见。赵精兵博士、王恒教授的论文,在研读文集中论及玄奘唯识学的四篇论文之基础上,承接其现象学与唯识学比较研究的思路,并针对耿宁关于玄奘唯识学中四分说之性质的理解提出了质疑。
本期“动态与书评”栏目中陈少明教授的《来自域外的中国哲学——耿宁(心的现象)的方法论启示》一文,对这部文集的总体内容进行了分类透视和概括,并对其研究中国哲学的方法论特色与意义进行了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