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编写的《伊索寓言(导读版)》里的故事大都来自民间,因此突出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与思想感情。作品充分体现了各种直接的生活经验和智慧,这种经验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使人们从中得到教益。如对富人贪婪、自私的揭露,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挞,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肯定,对社会不平等的抨击,对懦弱、懒惰的讽刺,对勇敢斗争的赞美。
伊索著的《伊索寓言(导读版)》讲述:战胜狮子的蚊子最后被谁打败了?聪明的农夫如何让懒隋的孩子们变得勤劳?狮子和驴子结盟打猎,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动物要组军打仗,每种动物应该如何各司其职?还有金鱼、老鹰、猴子、蛇……他们都在告诉我们各种道理。
不自量力的穴鸟和牧羊人
牧羊人在山上放羊,一大群羊散落在草地上。
一只老鹰突然俯冲下来,把一只羊羔叼走了。旁边一棵树上住着一只穴鸟,看见之后,也学着老鹰的样子俯冲下来,猛扑到一头大公羊背上,不料他的脚爪被公羊浓密的鬈毛缠住了,不管他怎样拼命扇动翅膀,都没办法挣脱。
正为失去羔羊伤心的牧羊人马上跑过去,一把逮住了那只穴鸟。
傍晚的时候,牧羊人把那只穴鸟带回家,送给他的孩子们。年幼的孩子没见过穴鸟,就问爸爸那是什么鸟。牧羊人想了想,说:“据我所知,这应该是一只穴鸟,可是它却认为自己是一只雄鹰。”
不自量力地想向强者看齐,导致的结果往往是招人嘲笑,甚至是害了自己。
中箭的老鹰
一只老鹰高傲地站立在岩石顶上。
不料,一支冷箭从他背后射出,射中了他。尖利的箭头没人他的身体,鹰羽做的箭簇露在了外面。
临死前,老鹰叹息道:“死于自己的羽毛,真是奇耻大辱啊!”
有时候,打败自己的正是自己某一部分的弱点。
夜莺和老鹰
夜莺栖息在高高的橡树上,唱着快乐的歌。快乐的歌声却引来了饥肠辘辘的老鹰。老鹰猛扑过去,一把抓住了夜莺。
夜莺恳求老鹰放过她,说自己太小了,连老鹰肚子的一个角落都填不满,他应该去抓那些大个的鸟。
老鹰不为所动,说:“如果我放弃已经到手的食物,却去抓不知道有没有可能被我抓住的食物,我岂不是太傻了。”
一味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却忽视现在已经拥有的,这样的人真愚蠢啊。
“好心”的猫和生病的鸡
饲养场里有几只鸡病了。一听到这个消息,猫乐不可支,他一直在打这些鸡的主意。他马上化装成医生,装模作样地带上出诊箱,去探望那些病鸡。
“你们觉得怎么样啊?”不安好心的猫假装关心地问道。
“我们活得很舒坦,”鸡们回答说,“只要你离开这里。”
不管坏人怎样乔装打扮,聪明人总能识破他们的阴谋。
牧羊人和断角的山羊
一天,放牧归来的牧羊人吆喝着把羊群赶回羊圈。有一只调皮的小山羊还想在外面玩一会,不管牧羊人怎么吆喝,她都磨蹭着不肯进羊圈。
牧羊人气极了,抓起一块石头朝她掷过去,没想到把小山羊的一只角打断了。
牧羊人恳求小山羊不要把这件事情告诉主人。小山羊回答说:“我不说又有什么用呢?我的断角明摆在那里,难道主人会看不到?”
过错太明显时,无论怎么掩饰都是没有用的。
伊索在造船厂
有一天,著名的寓言诗人伊索来到造船厂。工匠们知道他是个很善于讲故事的人,大家都缠着他讲些有趣的事情来听听。
伊索想了想,说:“很久以前地上到处是水,天神宙斯就吩咐土神吸三次水。土神奉命行事,第一次吸水,露出了山峦,第二次吸水,露出了平原,如果土神遵照宙斯吩咐再吸一次水,你们想想,还有你们干的活吗?”
不要轻易招惹聪明人,你会自取其辱。
吹笛的渔夫
有个擅长吹笛的渔夫来到海边打鱼。一开始,他坐在高高的岩石上吹笛子,满心以为鱼儿听到美妙的笛声会自动跳上岸。但是,海面上只有悠扬的笛音,除此之外风平浪静,不见鱼儿有任何动静。
渔夫只得把笛子放在一边,拿起渔网撒向大海,不一会儿就捕到了很多鱼。
渔夫看着在船舱里活蹦乱跳的鱼儿,叹道:“我吹笛的时候,你们不愿意跳舞,现在我不吹了,你们却跳起舞来了。”
不符合实际的举动只能是徒劳。
P9-13
每个寓言都是一面镜子
在这本书中,四个超凡脱俗的人会为你讲许多傻气的、谨慎的、鲁莽的、可爱的、讨厌的人或动物的故事。每读完一个故事,你或许就会觉得自己或者生活中你认识的某一个人就是故事中的某个角色;你或许会思考以前做过或者现在正在做的某一件事是对的还是错的,是明智的还是愚蠢的,是有价值的还是毫无意义的……
寓言是聪明人讲的故事,每一个寓言都像是一面镜子,当眼明心细的你站在这镜子面前,就能看清楚自己身上的那些长处和短处,对它们做出合适的调整。慢慢地,你会发现,这镜子正帮你把自己变得更加睿智,更加自信,更加善良,也更加美好。
上海市文达学校校长黄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