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泉港区峰尾镇古称“峰城”,滨海要地也。峰城之内有圭峰塔,始建于元代。塔之门边镌一对联,写“作东南巨镇,起海国文明”。“海国文明”由此而传颂于泉南各地。陈支平、肖惠中主编的《海上丝绸之路与泉港海国文明》是2013年泉州泉港区举行的海上丝绸之路与泉港海国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录论文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阐释了泉港区域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泉港历史文化研究的全新领域,特别是对泉港区在继承弘扬传统“海国文明”和构建新的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崭新局面,有着良好的现实人文意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海上丝绸之路与泉港海国文明/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资助出版丛书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交通经济 |
作者 | |
出版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泉州市泉港区峰尾镇古称“峰城”,滨海要地也。峰城之内有圭峰塔,始建于元代。塔之门边镌一对联,写“作东南巨镇,起海国文明”。“海国文明”由此而传颂于泉南各地。陈支平、肖惠中主编的《海上丝绸之路与泉港海国文明》是2013年泉州泉港区举行的海上丝绸之路与泉港海国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录论文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阐释了泉港区域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泉港历史文化研究的全新领域,特别是对泉港区在继承弘扬传统“海国文明”和构建新的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崭新局面,有着良好的现实人文意义。 目录 陈华发:“海国文明”的学术价值、时代意义和社会作用 刘宗训:海国文明与海洋福建及闽台关系 陈振峰:关于泉港加快海港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 谢胜义:浅谈泉港区发展闽南海国文明之战略管理 郑庆平:从泉港文化遗产探究“海国文明”的历史渊源 郑其明:泉港多种语系与民间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探讨 张新联:“海国文明”与泉港人文 邓文金:深化两岸闽南民间信俗交流的对策 黄嘉辉:福建泉州北管的保护现状与发展思考 郭民富:海国文明,泉港发祥——从泉港史迹管窥海国文明史 陈振峰:“海国文明”与圭峰文化的构成 林荣成:推进泉港人文城市建设的若干思考 刘伟琼:泉港区山腰峰尾闽南文化生态展示区的海洋元素与保护对策思考 朱定波:泉港刘氏先民人垦台湾的同宗聚落 陈金长:泉港玉湖陈氏源流与颍川文化的影响 出学渊:大海边上的蒙古人:泉港区蒙古族出姓探源 刘婷玉:泉港出氏家族与明初纳哈出史事拾遗 潘志芳:泉港出氏与入闽其他蒙古家族比较 韦烟灶 林雅琪:新竹、苗栗沿海地区惠安头北人分布的区域特色 许世融 张智钦:20世纪初泉州移民在台湾的分布 林正芳:清代宜兰的泉州人 郭民富:清顺治“辛丑播迁”史考 王御风:漳泉移民商人在日据高雄的发展 朱定波:探寻泉港的闽台同宗村 陈支平:明代嘉靖年间惠安北部的村落、户口、田地与赋税 陈华发:泉港民俗风情特征探究 范金民:清代前期泉州商人沿海贸易活动述略 谢必震:闽人与中琉航海 江聪明:郑芝龙海上贸易与荷兰人竞合之研究 王振忠:闽南贸易背景下的民间日用类书《指南尺牍生理要诀》研究 丁玲玲:清代泉台贸易对泉州沿海港口的影响 王启明:明郑船舰分析——评台湾船成功号 张雅铭:清代泉州郊商王义德在台商号建筑遗址考察——台北万华的一条“手巾寮”保存及修复 吴巍巍:“海上丝绸之路”与明清时期西方人在闽台地区的文化活动初探 连力东:从泉港龙凤宫与台湾中港龙凤宫看两地民间的神缘关系 卓克华:彰化北斗富美馆之历史调查研究 连心豪:坝头连海外:以龙凤宫为中心 陈名实:泉港区妈祖庙探析 王志文:他乡作故乡:祖籍神功能的转变——以台北艋胛青山宫惠安灵安尊王为例 谢贵文:从惠安到台湾:青山王信仰的移植与变迁 钟建华:叶春及治下明代惠安民间信仰研究——以《惠安政书》为剖析面 郭民富:泉港区曾炉寺与泉州开元寺渊源考略 陈旺城:试论泉州回族文化变迁中的伊斯兰文化保存与传承 何 池:浅谈明末重臣王忠孝的涉台功绩 施沛琳:试析明末遗臣对郑军之诤言——以《惠安王忠孝公全集》为例 朱定波:明郑时期王忠孝与台湾 李 锼:浅谈《王忠孝公集》之诗 李国宏:鲁之裕《台湾始末偶纪》评述 黄建聪:卢琦文集的稿本、版本、抄本及馆藏 郭民富:古县新考 陈华发:立烟墩倚山为险,设古城滨海称雄——泉港古代军事警防设施摭谈 简崇濯:惠安县的山水形势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