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文艺旅行画集:灵性的文字,带你风景的质感;震撼的大片,带你享受视觉的盛宴;清新的手绘,带你品味旅行的精致;用大片读懂环球极致风景,全视角展示中国最美世界遗产的极致美丽。
亲历者编辑部编著的《大美世界遗产(中国卷360°全景旅行)》是一场关于文化、自然、历史的阅读之旅。翻开它,就像是打开了一本从人类文明史中摘文取字的诗集;像是走进了一场人美、物美、故事美的电影……
在那些瑰丽珍贵的自然遗产背后,是人与自然亿万年间的和谐共处;在那些奇特美妙的文化遗产背后,更是人与自然互相融合的过程。
本书的每一处世界遗产,都是一个值得探寻的旅行胜地。
亲历者编辑部编著的《大美世界遗产(中国卷360°全景旅行)》以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中国47处世界遗产之美,以精美的图片展现着世界遗产的震撼。我们旨在将旅游和历史人文、自然风光巧妙结合,让旅行爱好者在旅途中了解地大物博的大美中国。
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消息传到元朝遗都北平府,平日厉兵秣马的燕王朱棣挥9币南下,发动靖难之役,耗时4年攻陷明都城应天府南京,抢夺了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
燕王朱棣登基之后为稳固内政,平定旧臣的非议之心,决定在原封地北平建造一座祭祀天神之地。欲通过祭天来为自己非正统继承得来的皇位正名,以此昭显自己就是天之骄子,是天神的儿子。
在朱棣的御诏之下,大批能工巧匠涌人北平,投入天神之地的营造之中。明朝初年,天与地原是合并一起祭祀,南北的郊坛都一样,设祭的地方名叫大祀殿,是方形十一间的建筑物。看起来并没有特殊的地方,像极了一座普通的人间宫殿。
永乐帝朱棣在此举行了他登基之后的隆重祭天大典,也许是天神显灵,天佑明朝,永乐皇帝在位期间国泰民安,政绩卓越。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朝的皇帝像走马观花一般不断更迭。到了明朝的第11位皇帝朱厚熄登基之后,不但明朝迎来了一个新的帝王朝代,连大祀殿也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改建。
嘉靖皇帝朱厚熄跟永乐帝朱棣的继位虽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都不是正统的继承人。古代皇家对血统高度重视,嘉靖帝担心自己的血统不能稳固皇权,于是他选择了跟祖先一样的办法,以祭天来巩固皇位。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永乐帝期间营造的大祀殿在嘉靖皇帝眼里却是不满之作。并且多次在朝堂之上提出要改建,他的震怒让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是因何缘故,能让这位刚登基的皇帝即使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改建国之根本的祭天建筑。
有位颇懂《周易》的大臣夏言巧舌如簧,竟然猜对了皇帝的心思。他滔滔不绝地表示祭天必须露天,古人称“台而不屋为坛,设屋而祭为庙”。他根据大祀殿的建筑特点对其祭祀功能提出质疑:“祭之于坛谓之天,祭之屋下谓之地。今大祀有殿,是屋下之祭地耳,未见有祭天之礼也。” 这一番话说到了嘉靖皇帝的心坎上,1530年,他命夏言为督造者,在大祀殿的南方建起了祭天用的圆形祭台,并将天地坛正式更名为天坛。夏言又继续向皇帝上奏,据史料记载,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尚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西周初年,周公辅佐成王,制礼作乐,就规定冬至日,祭天于地上之圜丘,圜丘的称谓便是由此得来,一直沿用至今。
圜丘的建筑规格完全符合上古奇书《周易》的规范,整个建筑暗含着宇宙的奥秘。圜丘顶层坛面直径九丈,从坛面中心的圆石往外围墁嵌着九圈扇形石,并以九的倍数发散而下,圆形石台分作三层,以汉白玉中最高品级的艾叶草砌成。
众所周知,古代人对数字九有着近乎神明的崇拜,皇家用九,不仅有着长长久久之意,更有着九五之尊之寓。
这座汉白玉建造的圆形圜丘,迎来了数百次隆重的皇家祭典,是一座实现了人类与天对话的祭坛。它的顶部中心凸起的圆石叫作天心石,传说这块天心石可使声音穿透苍穹,将皇帝的祝词直达九重天界,让神明听到天子的祈求。现在来往这里的游人也喜欢站在天心石上,振臂高呼,仿佛声音也能穿透层层叠叠的云际直入神明之耳。
圜丘和祈谷两坛共同组成天坛,有两重坛墙环绕,将坛域分为内、外坛两部分。连接两坛的轴线是一条长长的丹陛桥,它寓意着上天庭要经过漫长的道路。
祈谷的主体建筑是祈年殿,顾名思义,这里是祈祷五谷丰登的地方,古代重农,只有风调雨顺才能五谷丰登,方可国泰民安,百姓祥和。大殿建于白石雕栏环绕的三层汉白玉圆台上,颇有拔地擎天之势,壮观恢宏。按照“敬天礼神”的思想设计,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
中国古代建造师的高超技艺总能让人闻之惊叹,天坛的建造采用了高超的物理元素。除了一座比一座精美的殿宇之外,还有奇特的围墙令人哑然。这处圆形的围墙就是皇穹宇院落的围墙,皇穹宇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分别供奉着日月神明、风雨雷电诸神的牌位。
皇穹宇的墙身也就是著名的“回音壁”。圆形墙壁自然形成音波折射体,磨砖对缝的砌墙方式使墙体结构十分紧密。当人们分别站在东西配殿的后面靠近墙壁轻声讲话,虽然双方距离相距很远,但是可以非常清楚地听见对方讲话的声音。
除此之外,皇穹宇殿前甬路从北面数,前三块石板叫作“三音石”。当你站在第一块石板上击一下掌,只能听见一声回音,而你站在第二块石板上击一下掌就可以听见两声回音,当你站在第三块石板上击一下掌时就能听到连续不断的三声回音。这就是为什么把这三块石板称为“三音石”的原因,也有人专门把第三块石板称为“三音石”。
这样一座处处考究的祭祀建筑群,一花一草,一石一板都不是皇帝兴起而为之,就连状似随意摆设的七星石都是象征着微缩泰山的寓意。而后来乾隆皇帝增加的一块石头,更是寄寓着满汉一家亲的愿望。
P26-29
《大美世界遗产》是一场关于文化、自然、历史的阅读之旅。翻开它,就像是打开了一本从人类文明史中摘文取字的诗集;像是走进了一场人美、物美、故事美的电影……
在那些瑰丽珍贵的自然遗产背后,是人与自然亿万年间的和谐共处;在那些奇特美妙的文化遗产背后,更是人与自然互相融合的过程。
不到故宫便不会感受皇家的富贵,不到苏州园林亦无法领略诗人的浪漫,不看到莫高窟的壁画你不知道艺术家的造诣之高,不看到哈尼梯田的层叠你不知道何为壮美,不登庐山无法看到美轮美奂的仙境,不去峨眉不能感受佛家的大慈大悲,不入皇陵你无法想象地宫的宏大……
在这些美丽的风光里,你能看到大自然最浪漫的一面;在这些传诵着的故事里,你能品味到自然的别样洒脱与智慧;在那些神秘遥远、谜一样的遗产背后,是人与岁月的携手共进。
一处处世界遗产,仿若一件件穿越时光而来的宝物,它们来自过去,闪耀在现在,又将传承到未来。这些珍贵的世界遗产,对爱它们的人而言,就犹如天文爱好者眼中的满天繁星,每一颗都晶莹璀璨,每一颗都异彩非常,有着几乎说不尽的天广地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