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骏楠编著的《国际法与晚清中国:文本·事件与政治》是对晚清时期中外关系史、国际法学史和政治观念史的一次“试验性”研究。依次探讨19世纪欧美国际法学的根本特征、国际法学对中国和整个东亚之国际地位的表述、以林则徐翻译瓦泰勒《万民法》(《各国律例》)和丁韪良翻译惠顿《国际法原理》(《万国公法》)为标志性事件的国际法学输入中国这一过程、晚清知识分子的国际法观念、日本对近代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应对、甲午战争中日本的国际法宣传策略及其对东亚国际关系的影响等主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国际法与晚清中国(文本事件与政治)/法律社会历史文丛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外国及港澳台法律 |
作者 | 赖骏楠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赖骏楠编著的《国际法与晚清中国:文本·事件与政治》是对晚清时期中外关系史、国际法学史和政治观念史的一次“试验性”研究。依次探讨19世纪欧美国际法学的根本特征、国际法学对中国和整个东亚之国际地位的表述、以林则徐翻译瓦泰勒《万民法》(《各国律例》)和丁韪良翻译惠顿《国际法原理》(《万国公法》)为标志性事件的国际法学输入中国这一过程、晚清知识分子的国际法观念、日本对近代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应对、甲午战争中日本的国际法宣传策略及其对东亚国际关系的影响等主题。 目录 导论 一、审视“东西方相遇”的多重视角 二、19世纪国际法中的“国际社会” 三、文本、事件与政治 第一章 19世纪国际法学的中国叙述 一、引言 二、1840年之前:法律真空与异域想象 三、主权世界的“文明”印章:吸纳与排斥 四、鸦片与贸易 五、“不平等条约” 六、小结 第二章 林则徐与国际法:虚构的与真实的 一、引言 二、翻译史考察:瓦泰勒《万民法》的两个中译本 三、从文本到交涉:林则徐与国际法? 四、茶叶大黄与怀柔远人 五、小结 第三章 丁韪良与《万国公法》 一、引言 二、丁韪良与中国:输入国际法之前 三、《万国公法》翻译始末 四、文本考察 五、在实证法学与自然法学之间 六、小结 第四章 误读下的新世界:晚清国人的国际法印象 一、引言 二、郑观应:从“理想”到“现实” 三、王韬:始终如一的悲观 四、小结 第五章 从国际法视角重新看待甲午战争 一、引言 二、“文明”、晚清中国与明治日本 三、甲午战争:“文明”与“野蛮” 四、主权世界的“文明”印章(续第一章第三节) 五、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