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先秦儒家的道德和法律思想当作一种当代法理学来对待,我们会有什么发现,又能得到怎样的启示?王凌皞编著的这本《儒家美德裁判理论论纲--当代法理学语境下的重构》就是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全书共分7个部分,包括:引言,概念界定与方法论上的说明,儒家美德伦理学,法律概念的适用,法律规范的适用,以美德为中心的裁判理论,结语。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儒家美德裁判理论论纲--当代法理学语境下的重构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王凌皞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如果把先秦儒家的道德和法律思想当作一种当代法理学来对待,我们会有什么发现,又能得到怎样的启示?王凌皞编著的这本《儒家美德裁判理论论纲--当代法理学语境下的重构》就是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全书共分7个部分,包括:引言,概念界定与方法论上的说明,儒家美德伦理学,法律概念的适用,法律规范的适用,以美德为中心的裁判理论,结语。 目录 1 引言 1.1 儒家和法理学 1.2 儒家美德法理学框架内的儒家裁判理论 1.3 路线图 2 概念界定与方法论上的说明 2.1 哪个儒家? 2.2 何种方法? 2.3 善意原则 2.4 概念不可共量性的挑战 2.5 三种技术 2.6 开放、多元的儒家法律理论 3 儒家美德伦理学 3.1 儒家道德理论概观 3.2 礼 3.3 正名 3.4 义 3.5 仁 4 法律概念的适用 4.1 正名问题 4.2 描述性概念和评价性概念 4.3 法律和道德中的“名” 4.4 法律规范的两种行为指引功能 4.5 法律的行为指引功能与浊法律概念 5 法律规范的适用 5.1 礼和法 5.2 嫂溺援手与理由的整体权衡方法 5.3 误伤己父案 5.4 整体的理由衡量论VS目的论限缩 5.5 法律理由的整体权衡论 5.6 混淆了法律和道德的边界吗? 5.7 法条主义VS整体的理由权衡论 5.8 作为“提示”的法律规范 6 以美德为中心的裁判理论 6.1 法律裁判中的两类不确定性 6.2 以姜德为中心6白证立理论 6.3 以程序为中心的证立理论 6.4 美德和程序 6.5 “作为公平的正义”与“作为守法的正义” 6.6 “正义”与诸美德的关系 7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
随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