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是一本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中心,兼及东西方美学和美学史研究的学术期刊。王杰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17卷第2期)》收入的大多是第四届“中英双边论坛”的专辑文章。主题为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这些文章,有的站在美学的高度概括和梳理了中国梦的三个维度及丰富内涵;有的把乌托邦的理念引向了宗教领域;有的论证了乌托邦精神既具有批判的理论性又具有实践的意识形态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17卷第2期)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是一本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中心,兼及东西方美学和美学史研究的学术期刊。王杰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17卷第2期)》收入的大多是第四届“中英双边论坛”的专辑文章。主题为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这些文章,有的站在美学的高度概括和梳理了中国梦的三个维度及丰富内涵;有的把乌托邦的理念引向了宗教领域;有的论证了乌托邦精神既具有批判的理论性又具有实践的意识形态性。 目录 卷首语 第四届中英双边论坛专辑 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 王杰: 没有梦想就没有未来——论“中国梦”的美学维度及文学批评家的任务 [英]戴维·马戈利斯: 马克思主义与宗教——基督教与马克思主义的对话(强东红译) 闰琛: 人类价值的卫士:还原一个真实的马克思——论伊格尔顿的《马克思 为什么是对的》 李志雄: 马克思的乌托邦精神 祁志祥: 从空想共产主义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 劳承万: 马克思美学与艺术观念之溯源与求真——“经济学一哲学一人之‘主观形式’”三联式之人文价值与意义 陶国山: 论罗莎卢森堡的批判性文艺思想 吴亚南: 主体·艺术生产·异化——从马克思需要理论视角看艺术生产 西方现代美学思潮 [斯洛文尼亚]阿列西: 审美先锋派运动中的审美革命(张睿靖译) 丁文俊: 神学革命与现代性爆破一论本雅明“1935年报告”的弥赛亚隐义 范永康: “实在界”:齐泽克意识形态批判的新视角 张开焱: 叙事范式意识形态分析的洞见与问题——詹姆逊叙事政治学主符码评析之三 王进: 从意识形态回归文学修辞——评特里·伊格尔顿的首部诗论教材《如何读诗》 蓝国桥: 康德美学的现实走向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史研究 王宏超: 中国的第一次社会主义传播热潮——从1900年到1911年 刘中望: 外域资源与本土策略一瞿秋白与拉普文学理论关系研究 朱仁金: 从创作到翻译:现代美学史上的“朱光潜现象” 陈世华: 民众艺术论争:社会问题还是艺术问题? 域外译稿 [法]罗贝特·达米安: 普鲁东与艺术哲学(赵靓译) [澳大利亚]查尔斯·吉布森: 文化经济:成就、分歧与未来愿景(石甜译) 学术访谈及专论 张蕴艳: 弥赛亚主义与千禧年愿景——迈克·桑德斯访谈 朱宁嘉: 从性别研究到马克思主义研究——戴维·奥尔德森访谈 [英]戴维·奥尔德森: “酷儿”文化的欲望阈限——重绘当代同性恋文化的疆域 (朱宁嘉译) 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当代审美批评 尹庆红: 建构“中国梦”的价值维度——以电影《中国合伙人》为例 金丹元、田承龙: 再现一代伟人的政治智慧——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谢卓婷: 在场、建构与“他者”伦理——从人类学视角看纪录片的“真实” 王真: 文化经济时代的文学生产方式及其意义 姜辉、李石: 政治美学视域下的“文革”叙事——以《班主任》、《芙蓉镇》和《棋王》为研究文本 王安莉: 傅抱石与“历史画” 王剑锋: 中俄(苏)油画交流与新中国油画史的发展 “津辉讲坛”及其他 书评·综述 张永禄: 精神坚守·现实情怀·方法拓展 ——评王杰《现代审美问题:人类学的反思》 陈唏: 当代后经典叙事学之航标 ——评尚必武《当代西方后经典叙事学研究》 李琳琳: 当代西方美学研究暨陆扬教授学术成果研讨会综述 何信玉: 现代性与“美的艺术”——“流动幻象:林同华红学与书画艺术研讨会暨林同华书画展开幕式”综述 英文目录 英文摘要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投稿须知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投稿格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