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植被-气候关系研究--及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评价/东北师范大学文库豆瓣PDF电子书bt网盘迅雷下载电子书下载-霍普软件下载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音乐专区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电子书 东北地区植被-气候关系研究--及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评价/东北师范大学文库
分类 电子书下载
作者 吴正方
出版社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暂无下载
介绍
编辑推荐

吴正方编著的《东北地区植被-气候关系研究--及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评价》根据《国家课程标准改革标准》介绍了,东北地区三面环列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一面临渤海,中间为东北大平原,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自然地域系统。东北地区是我国温带自然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从南向北暖温带、温带、寒温带梯度更替,自东而西湿润、半湿润、半干旱依次变化,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植被生态系统最具特色。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森林草甸草原、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水平分布错落有致,垂直分布高低有别,形成了东北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的总体格局,体现了长时间自然演化和现代自然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目录

前言

第1章 植被-气候关系及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研究进展

 1.1 引言

 1.2 植被-气候关系主要研究方法评述

 1.3 植被分布与气候的关系研究

 1.4 植被生产力与气候的关系研究

 1.5 植被-气候系统的动态过程研究

 1.6 结论

第2章 东北地区自然环境与植被特征

 2.1 东北地区地貌格局

 2.2 东北区域气候特征

 2.3 东北地区土壤分布特征

 2.4 东北植被分布及特征

第3章 东北地区主要植被类型生态气候学识别

 3.1 吉良指数(WI、CI)与湿度指数(HI)

 3.2 东北地区WI,HI,分布

 3.3 东北主要森林树种与吉良指数

 3.4 东北主要植被类型与吉良指数

 3.5 结论

第4章 东北地区植被生命地带及分布特征

 4.1 Holdridge植被生命地带分类系统

 4.2 东北地区生物温度与可能蒸散率

 4.3 东北地区植被生命地带特征

 4.4 结论

第5章 东北地区植被过渡带的生态气候学分析

 5.1 引言

 5.2 植被过渡带研究方法

 5.3 东北地区主要植被过渡带

 5.4 结论

第6章 东北地区现代气候变化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

 6.1 东北地区近100年来气候变化

 6.2 由人类活动导致的未来气候变化情景

 6.3 东北地区气候变化情景

 6.4 结论

第7章 全球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植被分布的影响评价

 7.1 引言

 7.2 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东北地区的生物温度(BT)和可能蒸散率(PER)

 7.3 全球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植被分布的可能影响

 7.4 结论

第8章 全球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影响

 8.1 净第一性生产力的估算方法

 8.2 东北地区净第一性生产力

 8.3 NPP模型气候敏感性分析

 8.4 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影响

 8.5 结论

第9章 东北阔叶红松林分布区生态气候适宜性及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评价

 9.1 引言

 9.2 东北阔叶红松林分布区

 9.3 温度一水分影响函数

 9.4 阔叶红松林分布区生态气候适宜性评价

 9.5 全球气候变化对东北阔叶红松林分布区的生态气候适宜性影响评价

 9.6 结论

第10章 东北地区阔叶红松林全球气候变化的动态响应研究

 10.1 森林动力学模型

 10.2 东北阔叶红松林群落动态演替

 10.3 云冷杉阔叶红松林气候变化动态响应评价

 10.4 结论

第11章 总结与展望

Abstract(英文摘要)

截图
随便看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本站自身不存储、不制作、不上传任何内容,仅对网络上已公开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展示。
本站不对所转载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负责,所有内容仅供学习与参考使用。
若您认为本站展示的内容可能存在侵权或违规情形,请您提供相关权属证明与联系方式,我们将在收到有效通知后第一时间予以删除或屏蔽。
本网站对因使用或依赖本站信息所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承担责任。联系邮箱:101bt@pm.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