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含英编著的这本《历代治河方略探讨》主要探讨了上古治河策略、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治河发展,北宋利河御敌,金元利河南行,宋元治河成就,明清治河方法,以及潘季驯、靳辅、陈潢、魏源等的业绩、观点,还包括兴利除害的设想、欧风东渐后治河策略的趋向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音乐专区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 电子书 | 历代治河方略探讨(精) |
| 分类 | 电子书下载 |
| 作者 | 张含英 |
| 出版社 | 黄河水利出版社 |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张含英编著的这本《历代治河方略探讨》主要探讨了上古治河策略、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治河发展,北宋利河御敌,金元利河南行,宋元治河成就,明清治河方法,以及潘季驯、靳辅、陈潢、魏源等的业绩、观点,还包括兴利除害的设想、欧风东渐后治河策略的趋向等。 目录 序 第一章 黄河概况与变迁述要 1—1 黄河下游概况 1—2 历代决口与改道概况 第二章 传说中的上古治水策略 2—1 从逃避水灾到防御水灾 2—2 从障洪水到疏九河 2—3 试论禹、鲧成败 第三章 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治河发展 3—1 下游两岸长堤的出现及其所带来的问题 3—2 贾让《治河策》 3—3 各家筹河议 3—4 利用水力冲沙的创见 3—5 兴利事业的开发与停滞 第四章 治河并以沟通南北水运的成就 4—1 通向江、淮的邗沟与鸿沟 4—2 沟通东南水系的汴渠 4—3 贯通东北水系的白沟 4—4 南迄余杭的通济渠、江南河与北达涿郡的永济渠 第五章 北宋利河御敌,金、元利河南行 5一1 北宋五次改道和三次回河概况 5—2 “以农事为急”的回河观点 5—3 从御敌出发的治河方略 5—4 治河的“三畏”观点 5—5 片面的治河观点 5—6 金、元利河南行,形势大变 第六章 宋、元治河的成就 6—1 水流涨落与泥沙冲积的认识 6—2 堤防护岸与修守制度的建立 6—3 贾鲁白茅堵口的业绩 第七章 明、清治河理论与方法概述 7一1 黄河、运河、淮河形势及其相互影响 7—2 治河的任务 7—3 治水与攻沙的探索 7—4 从多支分流到“归于一槽” 7—5 筑堤在实践中的发展 7—6 黄、淮分泄与改河北流的争论 7—7 反对单纯防河,提出治河要求 第八章 潘季驯的治河业绩及其局限 8一1 时代背景与明朝初期治河情况 8—2 治河经过 8—3 治河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8—4 崇古思想阻碍治河发展 8—5 政治任务对治河的局限 第九章 靳辅、陈潢的治河观点 9—1 治河的朴素唯物观点 9—2 “按经义治水”,封闭前进之路 9—3 “保漕”任务的局限 第十章 魏源的筹河策 10—1 揭露和批判利河多事的腐朽政治 10—2 倡议改河,但又认为“事必不成”,“必自改之” 10—3 从地形水势议改河,未能摆脱师古、信天的束缚 第十一章 兴利并以除害的设想 11—1 “天下皆治水之人,黄河何所不治”的展望 11—2 “熟究留沙之法,因祸而得福”的倡议 11—3 分水济运,并以减轻水患的探求 第十二章 欧风东渐后治河策略的趋向 12—1 河流概况 12—2 改道北流后,减轻下游河患的议论 12—3 蔑视西学,以“中学为体”的“大治办法” 12—4 帝国主义掠夺下的治河方案 12—5 在近代科学技术指引下,李仪祉论治河 12—6 全面治理,综合利用,促进经济发展的设想 结束语 |
| 截图 | |
| 随便看 |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本站自身不存储、不制作、不上传任何内容,仅对网络上已公开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展示。
本站不对所转载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负责,所有内容仅供学习与参考使用。
若您认为本站展示的内容可能存在侵权或违规情形,请您提供相关权属证明与联系方式,我们将在收到有效通知后第一时间予以删除或屏蔽。
本网站对因使用或依赖本站信息所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承担责任。联系邮箱:101bt@pm.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