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伯纳德·巴鲁克,1870年出生于南卡罗莱纳州,毕业于纽约市立学院。从周薪3美元的勤杂工起步,迅速成长为华尔街屈指可数的大亨。 20世纪上半叶,巴鲁克是美国股市和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既钟情股市,又热衷政治,被人们冠以“总统顾问”、“公园长椅政治家”等美名。然而,人们更愿意称他为“在股市大崩溃前抛出的人”。 他一生性格多变,行为不定,个人观点如同波澜诡谲的股市,随时都会改变,故其一生总带有传奇色彩。 巴鲁克创立的巴鲁克学院,以金融投资课程著称,培养的首席执行官(CEO)和高层管理人才的数量在美国所有大学中列首位。 目录 推荐序 最重要的是人性(刘建位)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我的父亲:南方邦联的医生 第2章 北美殖民地的几位母系先祖 第3章 乡村男孩 第4章 大城市 第5章 大学时代 第6章 寻找工作 第7章 从错误和教训中学会做事 第8章 有情人终成眷属 第9章 我的第一次重大交易 第10章 我犯了一个错误 第11章 恐慌袭来 第12章 华尔道夫的几个特色人物 第13章 我生命中的一大憾事 第14章 一个转折点 第15章 与古根海姆家族的合作 第16章 探寻橡胶 第17章 为美国寻找铜 第18章 J.P.摩根谢绝赌一把 第19章 我的投资哲学 第20章 世外仙园 第21章 黑人进步 第22章 未来岁月
精彩页 在回忆战争中的点点滴滴时,父亲从未对北方联盟表示过强烈敌意。这也许说明他每次被俘后受到的待遇对他产生了影响。 父亲第一次被俘是在安蒂特姆战役中。在南山发动初步猛攻时,南卡罗来纳州第三营伤亡惨重,三营的指挥官乔治·詹姆斯(George S.James)上校战死沙场。南方邦联部队蜂拥着如潮水般向后撤退,父亲受命负责在布恩斯伯勒的一个教堂墓地照顾伤员。一扇门板被匆忙卸下来权当手术台,下面支着两个炮管用来保持平衡,一个伤势严重的军人被抬上台子。伤员正在接受三氯甲烷麻醉剂注射,父亲刚刚拿起手术器具,这时一阵弹雨呼啸而来,打断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伤员被转移进教堂接受手术。 父亲还没做完手术,教堂外面的路上就挤满了北方联盟的骑兵。父亲和给他打下手的医护人员继续做着手术,而在几英里之外的夏普斯堡,猛烈的炮火连续不断,震得天摇地动。北方联盟的一位外科医生顺路走过来,问父亲是否需要帮忙。这一主动提出的援助实在出人意料,给父亲留下了深刻印象,直到50多年之后他仍然记得这个人的名字,他叫戴利(J.P.Daly)。 接下来,助理外科医师巴鲁克成了军事囚犯,但他知道很快就会获得释放,因为南北交战双方尽快交换被俘军医是两军定下的规矩。他在布恩斯伯勒差不多滞留了两个月——他一直说这两个月是他在北方联盟军队中度过的最自在的日子。随后他和另外好几个医务人员被带上开往布恩斯伯勒的火车。在火车行驶途中,这些军事囚徒得到消息,在前方小车站同情南方邦联的人会迎接他们,安排他们到声誉杰出的平民家中寄宿,等待交换。 但是,负责押送的北方佬中尉军官不喜欢这样的亲善安排,强拉硬拽着把他拘押的囚徒带去见宪兵司令。结果,宪兵司令就没那么谨小慎微,他给父亲和同行的一位军医官放行,同意他们在城中自由活动,但条件是他们得发誓保证第二天来宪兵司令部报到。这两个南方邦联的年轻人被带到一个富有的平民家中,他们在舞会上受到款待,舞会一直进行到深夜两点。 用过早餐,他们在许多年轻女士的要求下,乘坐一辆没有围护的马车前往一个摄影师的照相馆,在那里,每位女士都摆了个姿势与父亲合影。在仰慕父亲的这些异性付钱拍的照片中,有一张还挂在我幼时的卡姆登家里。第二天,这些被俘的南方邦联外科军医踏上前去弗吉尼亚州的路途,在那里他们将被交换。 10个月之后,父亲在葛底斯堡第二次被俘。我长大成人后,父亲和我去了一趟葛底斯堡,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将那场战役做了一番描述。父亲一边谈着战况,一边拿着一顶黑帽子打着手势比比画画,长长的白发在风中拂动。他描绘的皮克特(Pickett)将军部队向皮奇奥查德推进的画面真是惊心动魄。父亲回忆说,几乎所有的伤员都被北方佬的纵射火力击中身体的侧面,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南方邦联部队接到命令改变了进攻冲锋的方向。 南方邦联的野战医院先前已设在黑马酒馆。父亲指给我看位于马什一带的地方,说当年医院里的勤务兵就是从那儿给外科医生取水的。他告诉我,自己连续两天两夜都在做手术或是密切照看伤员。 后来,当南方邦联部队开始令人心碎的撤退时,传来李将军的指示,他命令父亲和另外两名医生留守医院直到接悉下一步通知——这个命令意味着留下来的人必被敌军俘获。 在等待北方联盟部队过来的同时,父亲和另外两名医生忙着烤一只雄孔雀吃,这只孔雀此前一直在附近的一块草地上招摇地走来走去。这可是父亲他们三天里第一次好好地大吃一顿。他们刚把最后一块骨头啃干净,北方联盟的一队骑兵就出现了。 北方佬对待父亲的方式让他惊得目瞪口呆。几乎不一会儿工夫,一个名叫温斯罗的文书模样的人文质彬彬地顺便过来见父亲,主动要提供急诊医药用品。然后,他指给父亲看设在葛底斯堡的公共卫生委员会的仓库,仓库里的军需用品多得漫到了街上——在南方军人的眼里,这真是罕见的景象,他们在部队里过的日子可是温饱不保。 P6-8 导语 伯纳德·巴鲁克著的《在股市大崩溃前抛出的人(巴鲁克自传典藏版华章经典金融投资)》讲述了一位白手起家的犹太富翁,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股市投资者,一位开拓崭新领域的风险资本家,一位辅佐威尔逊、罗斯福、杜鲁门、艾森豪威尔从而被美国工商界誉为“多位总统顾问”的政治家。总之,一位在华尔街和华盛顿叱咤风云的人物。 序言 最早是我的几个孩子极力劝说我写下自己的人 生经历。他们渐渐长大成人,常常问我:“生活刚 刚起步的年轻男士或年轻女士,现在仍然能做到您 在过去做到的那些事吗?”或者问我:“在这不断 变化的世界中,有什么东西是固定不变且持久存在 的吗?” 其他人一直要我讲讲在华尔街的职业生涯—我 暗自揣测,他们是希望我揭示某个不为人知的致富 捷径和某个必然成功的发财魔法。另外一些人更为 关心的,是我对自己熟悉的从威尔逊到艾森豪威尔 这7任总统都有什么看法和评价。 还有一些人一直催促我回顾自己在两次世界大 战和两次缔造和平期间的经历—我得坦白他们的强 烈要求对我影响最大,他们想看看我的观察和观点 是否会给解决今日世界面临的生存问题带来一些指 导性思考。 实际上,我在20世纪30年代末便已着手撰写回 忆录,但一拖再拖始终无法完稿。随着希特勒的崛 起,我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国家备战,力图使我们国 家得到最佳的战争保障。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我全身心投入其中,帮助国家加速动员战争资源以 赢得战争胜利,同时也竭力避免重演我们在第一次 世界大战中犯下的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我不禁发现自己还在奋力解决战争遗留下的诸多困 难以及如国际核能控制之类的问题。 身负这些职责,虽然让我无暇顾及写作回忆录 ,但给了我更多可写的材料。这些经历赋予我新的 眼光和对事物的理解,因此我也需要将以前写下的 很多内容加以改写。 我最初打算直到自传写作完毕才付诸出版,但 一部叙述起始于南北战争后重建时期、延展于原子 弹成功研制之后的自传要压缩进一卷书中并非易事 。另外,我始终觉得一个人的回忆录理应趁自己尚 在人世便公开发表,如此一来,对回忆录中所写内 容可能提出反对意见的人,就能拿自己的观点来与 作者当面对证。 因此,在年届87岁的我看来,似乎不应再等到 以后才出版这本第一卷回忆录。我希望不久之后接 着出版终卷本,目前我正在努力撰写。 或许,回忆录格外关注我的个性和人格形成阶 段的那些岁月,会特别有益处。我们所有人在成年 之后,谁也不会真正脱离年少时代留在身上的印迹 。我们在成人生活中解决种种问题的那些方式,通 常与我们如何处理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不会偏离太远 。 孩提时代,我既腼腆又胆小,在公众场合说话 总是感到恐惧。我控制不住脾气,常常爆发些无名 之火。随着年岁渐长,我喜欢上了赌博—如今,观 看马赛、球赛或拳击赛,我依然感到紧张刺激,感 到自己又年轻了。 无论看到别人做什么事情,取得什么成就,我 都满怀动力设法亲身体验。在付出很多努力之后, 我才领悟到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认识到自己如 何才能做到最佳而将无法做好的事留给他人。 如果说这种成长的过程有什么“关键之处”, 就在于,为让自己受到严厉的自我审视和自我评估 ,我付出了系统性努力。而当我逐渐认识自己时, 我便能更好地理解他人。 事实上,我在华尔街和商界度过的那些岁月成 了我在人性方面接受教育的一个漫长历程。无论是 在证券交易所还是在其他交易中遇到的问题,几乎 总是如何将关于某个形势的众多客观事实与伴随这 些事实而来的人类心理因素抽丝剥茧般地剥离开来 。在离开华尔街进入公众生活后,我发现自己面临 同样永恒的谜题—就是如何让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 个世界的事物的性质与人类的天性保持平衡。 毋庸置疑,人类天性的变化较之我们所处外部 环境的变化要缓慢得多。当新形势出现时,有些人 尽管你苦苦相劝也要自以为是地坚守过去,宣称我 们必须固守以往的规则和惯例;另外有些人则视过 去的事情毫无价值,仿佛新形势要求采取全新的处 理办法,必须依赖试错法反复试验。 为了有效地治理自我,这两种极端做法均须摒 弃。真正的问题是,要知道何时应恪守古老的真理 ,何时应以新的实验性方法坚定地走下去。我在回 忆录中阐明了我的行动哲学,我一直以来设法根据 我的行动哲学,将随时准备冒险尝试新行动与采取 预防措施以免重蹈过去的错误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我所做的事情有些可能会引来非议和责难。然 而,我之所以叙述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只是因为我 发现,与成功相比,错误和失败给人的教育意义要 远远大得多。 在准备本卷回忆录材料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哈 罗德·爱泼斯坦、萨缪尔·卢贝尔和赫伯特·斯沃 普几位朋友的大力帮助,在此深表感谢。亨利·霍 尔特出版公司的罗伯特·莱施尔也提出了很有价值 的编辑建议。
内容推荐 伯纳德·巴鲁克著的《在股市大崩溃前抛出的人(巴鲁克自传典藏版华章经典金融投资)》向我们展示了巴鲁克的人生哲学和投资哲学如何帮助他解决各种重大的投资问题、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揭开一个个故事的面纱,我们发现这位投机者有着真正的投资观,他坚持弄清楚所投资公司的真正情况,一旦获利超出预期,就卖掉股票,即使行情仍然看涨。他相信,无人能让二加二不等于四,所以高涨的希望和长期的消沉完全没有必要。《在股市大崩溃前抛出的人:巴鲁克自传》笔调轻松却不乏敏锐思想,涉及隐秘细节却从未偏离重大事件和重大问题,洋溢着一个真正的杰出人物之非凡人格与个性。至今,人们仍把大行情来临前的战略抉择称为“巴鲁克选择”。 在这部回忆录中,伯纳德·巴鲁克分享了他的人生经历,正如他自己所说:“有些人在生活早期便已知道自己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的人生变成梦想如何成真的故事。坦率地说,我的一生不是这样。我在个人志向方面经常为相互冲突的渴望所困扰。我的生活中发生的那些重大转折都是由突然出现的事件决定的。”这些事件成就了他的人生哲学和投资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