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民俗与艺术(精)》是刘锡诚先生多年撰写的民俗与艺术相关论文的精选结集,全书分为民俗与艺术、民俗与民俗学、巫傩与信仰、节日与民俗、民俗调查五部分。这些论文系作者对多年发表的论文系统整理后,略作修订编选而成,反映了作者多年来从事中国民间文化整理研究和保护的一些见解和思考,对于现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传播提出了许多可资参考的见解。 目录 第一辑 民俗与民俗学 民俗百年话题 中国民俗学的滥觞与外来文化的影响 ——为《歌谣周刊》创刊70周年而作 世纪回顾:中国民俗学面临的选择 ——为顾颉刚等妙峰山进香调查70周年而作 民俗与国情备忘录 文化对抗与文化整合中的民俗研究 民俗文化是一条滔滔巨流 关于民间信仰和神秘思维问题 ——兼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问题 “历史民俗学”的提出与尝试 ——在《中国民俗史》首发式上的讲话 时代特色与文化精神 ——评《中国民俗大系》 民俗志的时代性和认识价值 风俗学与风俗史 国情观和历史观 民俗旅游与旅游民俗 第二辑 巫傩与信仰 送旧德立新德 ——傩仪象征新解 石敢当:灵石崇拜的遗俗 关于龙的风波 春神句芒论考 哈尼族的“埃玛突”与古代的“社” 石狮子的风波 枣的象征意涵及其嬗变 第三辑 民俗与艺术 形著于此而义表于彼(二题) 象征的诱惑(外六章) 葫芦与原始艺术 舞法及其象征 漫说黥面和文身 论颜色的意义 中国年画中的文化象征 钟馗论 萨满艺术余音与文化多样性 蓝夹缬的另一种文化意向 民间艺术主要是女性艺术 刻刀下的历史 早期民俗摄影随想 第四辑 节日民俗 重建国学与节日文化 传统节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慎终追远 生生不息 ——春节的民俗学解读 清明节的天候和物候 ——清明节的文化意涵之一 黄石的端午礼俗史论说 戊子端午感言 端午:礼俗、传说和我们的节日 中国民间故事中的鼠 向龙年一拜 骥不称其力而称其德 羔羊跪乳 岁终更始说鸡年 狗的文化属性 四时报喜 肥猪拱门 ——猪的文化阐释 迎春簇杖鞭土牛 第五辑 民俗调查 葛沽皇会调查报告 历史变革中的渔村民间文化 青海大通互助采风记实 勒布采风手记 唐布拉采风手记 伊宁情思 妙峰山纪事 再上妙峰山 城市气质与民俗变迁 ——以东安市场为例 东安市场百年祭 北京胡同里的民俗世界 后记
|